时间:2024-04-24
王智慧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需要伦理道德的支持。经济伦理支持经济建设,政治伦理支持政治建设,文化伦理支持文化建设,社会伦理支持社会建设,生态伦理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总布局;伦理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7.0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要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其他诸方面建设,把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正是这一总布局贯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又是建立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一基础之上。本文拟从总体上研究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对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的支持作用,这一研究从学理上也就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伦理支持问题。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济伦理支持
经济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又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前提。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才能良性运行。古代社会,经济与道德关联紧密。亚里士多德就有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主要集中于《政治学》和《伦理学》两本著作中。他分析了两种财富观,其一便是“专以聚敛财富为能事,另一却为生活而从事于觅取有限的物资。”在此基础上,他批评当时不顾道德追逐金钱的风气。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反对价格欺骗,也反对在商品的质量与数量上的欺骗,认为一件出售的物品如有三种缺陷之一,就构成欺骗,是不道德的,也是非法的。第一种是关于物品本质方面的,第二种是关于数量方面的,第三种是关于质量方面的。中国古代也有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孔子主张义以为上,否定见利忘义,强调经济行为的道德意蕴,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义利观,并把义与利的对立推到了极致。梁惠王问他:“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他回答说:“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到了近代,经济与伦理的关系出现了二分,亚当·斯密的观点是个典型。1759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17年后又出版了《国富论》,在《道德国情操论》中,他认为人是道德人,具有同情心,是利他的,但《国富论》认为人是经济人,是利己的,这两个相反的人性论命题似乎成为一个明显的矛盾。马克思指出,亚当·斯密“对一切问题的见解都具有二重性”。二百多年来,众多学者对此颇为关注,并未取得共识。本文认为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是古典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典型,二分符合当时时代的精神状况。在经济活动中,人是利己的,但经济活动之外又是利他的,故其主张经济领域是远离道德的。但近代市场经济时期,经济的自由扼杀了实质的正义,阶级矛盾激化,经济危机频发。现代市场经济需要伦理的引领,这就有了经济伦理学的诞生。马克斯·韦伯是个代表性人物,他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并首先提出了“经济伦理”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推动形式公平进一步向实质公平发展。按照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阐述的公平观,人类真正追求的崇高境界是“事实上的平等”。针对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社会公正的伦理实践已经在社会安排时把相对弱势群体的利益放在前列,促进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成果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导向,经济伦理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
2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政治伦理支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治保证。但政治建设需要伦理的支持,需要伦理提供道德方向,也即需要政治伦理的支持。所谓政治伦理即社会政治共同体的政治生活,包括政治结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和政治理想的基本伦理规范和道德意义。在中、西传统道德观念中,政治和伦理道德之间始终存在着难以割舍的关联。一般来讲,古代的政治与伦理关联紧密,具有内在统一性。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论语》等所讲的既是政治,也是伦理,既是治国之道,也是做人之道。中国先秦儒家的德治理念使政治伦理化了,周代的以德配天的政治道德观念更说得明白。到了近代,政治与伦理的关系淡化,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在其名作《君主论》中提出了一种绝对现实主义的政治哲学,被视为西方“无道德的政治学”主张的理论滥觞。洛克的《政府论》将国家政治限定在政治权利本身的产生、运作和制约的合法性上,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所关注的根本问题并不是政治之“道”理,而是政治之法则。到了现代,政治与伦理的关系进一步拉近,20世纪60—70年代可谓是政治伦理研究重新受到高度关注的重大转折点,1971年出版的罗尔斯《正义论》打破了政治哲学和政治伦理长久以来的沉寂,重新恢复了政治哲学的传统方法论。社会主义政治是一种现代政治,具有鲜明的民主和人本意蕴,故社会主义政治与伦理有紧密的关联。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基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它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作人员把自己视为人民的公仆,驱除当官做老爷的传统消极观念的影响,把人民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治行为对错的标准。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基本规范被概括为尽职尽责、廉洁奉公、办事公道、务实高效等。在此基础上生成的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基本范畴包括正义、公平、民主、廉洁、务实、勤政、高效、任贤等范畴是政治道德关系的必然要求与反映,为政治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服务。
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文化伦理支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而伦理道德是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故文化建设需要伦理道德的引领,这就提出了文化伦理的问题。所谓文化伦理,一是指文化与伦理的必然联系,二是指文化发展的价值追求。文化与伦理的关联在人类历史上呈现波浪式的升降态势。古代的文化与伦理有紧密关联,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伦理主导着文化。但在近代,文化演化成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客观主义,把“是”与“应当”分开,文化成为一种科学文化。人站在世界之外,客观中立地研究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工具理性彰显,价值理性隐退。正是这种文化发展造成了现代性的危机,促成了文化与伦理的再度关联。20世纪的西方社会,以50年代为分水岭,前50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50年则是相对稳定的黄金时期。但无论前、后50年,西方社会均因为各种社会伤病而招致激烈的批判,所有这些批判始终如一的主题是西方文化的伦理批判,伦理价值成为衡量当代西方文化的重要标准,这就是后现代文化的出场。它试图在对现代主义文化的哲学基础的反驳中实现文化的伦理转向。近现代中国,伦理在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地位经历了从手段到目的的复杂转化过程,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开始一个新时代,超越了纯粹的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而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这个时代的实质就是伦理时代,道德还是不道德成为文化发展的必须关怀的最终问题。可惜的是,在我国的伦理学研究中,还未自觉开辟出文化伦理学的研究方向,以文化伦理为关键的论文寥寥无几,以文化伦理学为名称的著作更是尚未见到。
文化伦理的本质含义就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审视文化,一方面揭示文化现象的伦理意蕴,另一方面提出文化发展的伦理规范。文化伦理的外延十分宽广,文化制度伦理、文化政策伦理、文化市场伦理、文化教育伦理,文化传播伦理以及文化部门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等都是文化伦理的范围。它将全面充实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成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精神引领。
4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社会伦理支持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析出的旨在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建设,主要解决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的自由发展而造成的人与人之间实质的不平等问题,而这种自由与平等的正义追求恰是社会伦理学的课题。社会伦理学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它以社会伦理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权利义务关系为核心,以人为自由为目的,是关于社会和谐秩序及其实现条件的社会公正的理论。纵观人类思想史,并没有一个内容十分确定的社会伦理范畴,然而却有丰富的社会伦理方面的思想材料。社会伦理是社会与伦理的结合,社会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要受伦理规约,这便有了社会伦理。古代社会,社会与伦理是密切结合的。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公正作为核心与灵魂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社会共同体,社会成员各守其位、各司其职,这就是社会公正与和谐,就是社会的至善状态。奥古斯汀是第一个在宗教神学的面貌下系统阐述社会伦理的思想者。他关于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划分,关于政教分离、正义与幸福关系的思想包含了许多社会伦理内容。到了近代,社会与伦理的关系出现疏松,自由主义盛行,社会演化成为名利场。孔德针对这种情况,认为摆脱欧洲社会危机,重建社会秩序的现实途径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知识和信仰体系,主张将科学实证的方法运用于对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宗教等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社会伦理”一词。在他的知识体系等级中,两门最新学科,即社会伦理学与社会动力学占据最高地位。他反对原子论的还原论分析方法,主张用整体有机体的立场,注重经验分析的方法来认识社会及其道德现象。孔德所理解的社会伦理学就是他的社会静力学。此后社会伦理学进入学术视野,进入学科建构时期。中国的社会伦理学研究起步较晚,伴随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伦理学研究才提速。总体来讲,当代中国的社会伦理学研究应当以社会治理伦理与民生伦理为核心来展开,社会治理有鲜明的伦理意蕴,应以正义为旨趣,而正义的目的在于实现民生幸福,社会治理是手段和过程,民生幸福是目的和结果。社会正义了,民生幸福了,社会也就和谐了,社会伦理的使命也就实现了。
5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伦理支持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一环,其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需要从伦理上对人的行为进行规制,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这也就是生态伦理的任务。纵观人类历史,古代社会,人与自然处于圆融一体的状态,东西方皆有明确的生态伦理思想。道家哲学以自然主义为取向,以老庄为代表,系统论述了天人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就主张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儒家主张“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管仲提出“以时禁发”的开发原则。到了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盛行,人与自然关系开始疏离,自然在人类的战天斗地实践中被破坏,生态平衡被打破。人类中心主义把自然理解为一部没有生命的、僵死的机器,可以任人拆卸和组装。只看到人类的相对独立性,看不到人类对自然的终极意义上的依赖性,把人视为完全独立于自然的绝对主体,把自然理解为绝对被动的纯粹客体。主体对客体的征服和宰制成为必然,生态危机就这样到来了。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成为克服生态危机的必然,这就有了伦理学的诞生。传统的伦理学是人类社会内部成员所特有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伦理学则超越这种伦理观走向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事实上,人类的伦理经历了从最初的血缘关系扩展到亲缘关系,再扩大到种族、国家及全人类的过程。现在又要进一步走向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调整,这是伦理进化的必然。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社会扩展到自然界,其意义绝不亚于当年的废奴运动,奴隶等待解放,自然也等待解放。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它不同于人们常说的人与自然协调或人与自然和谐,它表述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突出人的能动性,并对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按环境演化的规律促进定向发展充满信心,还突出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区别,坚持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求得和谐与共同发展。人与自然协同进化是人类效仿生物与自然协同进化的规律概括出来的伟大的生存智慧。在当代中国,生态伦理学已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研究范围在迅速拓展,研究的领域既有西方浅层生态学思想,又有深层生态学思想。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生态伦理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为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29.
[2]孔润年.自觉开辟文化伦理学的研究方向[J].伦理学研究,2011,(5).
[3]宋希仁.社会伦理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