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李婷婷
【摘 要】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通过区域游戏活动既可以深化主题教育内涵,巩固主题活动中的教育内容,还能使幼儿能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索体验。那如何让区域活动发挥到更好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本文就我园开展区域活动中的一系列问题作以下探讨:
【关键词】区域活动;问题;策略;引导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283-02
一、区域活动中常存在的问题
1.区域创设方面。
区域创设方面,很多教师都能够感受到区域活动重要性,但在实际创设中大多教师仍是不知所措的。目前来说,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师不能根据幼儿的需要创建活动区,而是为了应付检查,致使活动区创建流于形式;第二,活动区的创设追求数量,不求质量,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第三、活动区的创设不利于幼儿学习经验的迁移,导致幼儿学习的经验趋于零散;第四,活动区一旦创设,教师便置之不理,不能根据幼儿的发展而变化形式,致使幼儿兴趣的发展受到影响。
2.区域材料投放方面。
在材料投放过程中也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师知道材料投放要符合幼儿的能力特点、兴趣需要,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却无法掌握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观念与实践相脱节;第二,教师投放材料缺乏层次性,一次性提供很多的材料,却没有考虑幼儿如何与材料互动;第三,教师投放材料的开放性不够,往往提供的是高结构的材料,幼儿只能根据教师的教育意图机械地操作,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3.区域活动教师的介入方面。
区域活动中教师无法把握介入时机去对区域活动开展有效指导:有的教师是放任自流,完全让幼儿自己玩,有的教师是干预过多,从活动主题、情节安排、活动过程全由教师安排,以上两种极端都没有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有失区域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4.区域活动后分享与交流方面。
区域分享活动是幼儿对区角活动成果的展示,更是幼儿经验交流讨论的平台,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自信增长、探索欲望都能得到有效锻炼与提高。但是分享环节却存在交流模式单一,内容浅表,不能达到分享与交流的目的。因为教师引导局限,导致幼儿常常被带入一问一答模式中,分享主线被教师牵引;幼儿无法将学习、体验的经验吸收内化,无法将知识经验迁移运用。
二、策略及反思
1.适时调整更换区域。
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是确保幼儿区域活动的必要条件,由于幼儿人数多、室内空间有限,因此教师要合理使用区域创设活动角,区角之间不流于形式,而是可以有所互动,能让幼儿“串区”来体现区域之间的联动性,主题性。根据区域的性质,可把区域分为三种,即常规区域、主题区域和特色区域。无论是游戏倾向的活动,还是学习倾向的活动都必须符合幼儿年龄的兴趣需要去创设。区域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区域也可随幼儿兴趣及主题掌握去进行调整。例如:医药角的创设,并不是指教师要在医药角上不停提供新玩法与材料,导致教师创设思维在不断运用后遭受“瓶颈”。建议在幼儿长时间实践操作并没有新发现、玩法出现时,教师可以考虑更换区域创设。
2.打破材料所属性。
(1)区域中部分材料的提供需满足当月主题表现的需要。材料的投放一是按课程活动要求,形成具有以幼儿经验为主的活动课程主题材料;二是能支持幼儿全面发展、可参与、可学习、可操作的。
(2)材料提供需存在层次性、合理性。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型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投放的材料既要符合幼儿原有水平,又能起到提升幼儿经验、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
(3)区域活动所选材料可多方位的表现多个主题。例如:教师拿到一个易拉罐废旧材料后喜欢自己给材料定标签,教师自主选择投放在建构区域,殊不知幼儿却可以将它放在益智区探索发现易拉罐的发声、美工区的装饰等等。因此,建议教师可以设立一个材料角,让幼儿按需求与创新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操作,不用成人的思维为材料贴标签,让材料灵活、多元。
3.实施教育、观察先行。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念,采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幼儿游戏活动,真正体现教师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作用。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幼儿的区域活动呢?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对区域游戏作出正确的判断,有的放矢地引导,帮助幼儿获得发展,并使其区域游戏得以延伸。而教师观察之后,应适时选择好介入方法:平行介入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起着暗示指导作用,这种指导是隐性的。当幼儿对教师新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不喜欢玩,或只会一种玩法时,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当幼儿需要或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即交叉介入。当幼儿游戏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的危险行为时,教师直接介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这时教师的指导是显性的。
4.倾听分享,寻找素材。
分享交流作为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一定的作用和意义,幼儿通过分享过程中去回忆做过的事,能看到自己计划与活动的联系,能對自己的思想、行为有一个梳理认识的过程,通过分享,让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吸收内化,并将知识经验运用到新的探索中。因此,幼儿的分享应让幼儿自己总结,教师避免用一问一答的模式局限幼儿思维,应让幼儿想说、敢说。建议教师在此环节中,为幼儿做好“后勤”工作,帮助幼儿更直观的展现作品或组织好班级幼儿的倾听与探讨,并未下一次活动准备素材,打好基础。
总之,区域活动学习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更多只是个引导者,教师在分享环节要为幼儿提供好交流的平台,让幼儿的知识得到迁移,并能激起幼儿更多的探索欲望。
最后,我想说区域活动被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认可、接纳,区域活动的开展也说明幼儿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选择、自主操作、自主游戏,并能按照自己的节律和兴趣爱好发展,因此,对于区角活动的开展还有着更深入的探讨与实践,总之,教师要在不断发展,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中去学习,提供更高质量的区域活动去惠及每一位孩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