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黄潇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157-01
中学教材教法明确指出,语文不仅是一门有活力的基础工具学科,而且是教与学双向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线教师,都深有感受:語文教学都是耗时较多,效果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特别是山区农村的学生,在学习条件与学习视野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更应解决好教学中“教”这一重要因素。只有教者的“教”力求有法,学生的“学”才能易成,正是:教需有法,学方易成。
一、高效课堂的基础是再现教师的功底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水平、能力、素养高低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易受学生欢迎,这中动力可促使学生学好语文及其他各门课程。就如鲁讯先生说的:“师如荒谬,不如叛之”,这就是说,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做足功夫,要体现自己的真实功底,让课堂中再现自己的知识精华。
1.先从备书本、备教材谈起。备好教材是搞好课堂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实际,可以就地利用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就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主次分明。抓住课文的难点,教学设计的形式,问题的处理方式才不会单一,语文的课堂才会丰富有趣,才会是一个完美的知识殿堂。教材的内容是丰富的、可以挖掘的、为我所用的资源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宝藏,成为我们创新课堂的宝石,成为我们学生开拓视野的媒介。教师要深入教材,走进教材并能走出教材,让语文课堂成为真正的大语文课堂。
二、高效课堂的关键是合理的教学措施
1.教师“教”得有方,学生“学”才能得法。
因为“教”的效率通过“学”的效果来体现,教学也是如此。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叶圣陶早就对语文学习的习惯作过论述“所谓阅读书籍的习惯并不是难能的事,只是能够照读物的性质作适当的处理而已,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理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出它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纵观语文学习的优秀生,棉洋不把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当作自己的学习目标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本身就严格要求自己,他也就能严格要求自己,且一抓到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就如学习文言文,普遍学生都是比较难和怕的。事实上,我们阅读文言文,有两大不利因素,一是语言的隔阂,二是思想内容的隔阂。因此我们要先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畏难情绪。文言文是古代书面语,有它特殊的表达形式,从表面上看很生僻,实际上古今汉语是相通的,很多地方是相似的。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好课内的读通、读顺、读懂,加强翻译能力的训练。做好对150个左右文言实词和文学常识、文化传统等在内的必要知识的积累和梳理,在理解的基础上尽量多地记诵名家、名篇,这些都是学习课内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的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我们还可以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在平日的写作中尽可能多地引用古诗文中的名言佳句,为我们的作文添彩。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无疑是让作文“出彩”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之一。
2.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思维来自于教师,教师的思维方法、思维内容、思维效果都较之学生高明、深刻、有效。教师对问题的思维分析、处理解决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知其意、明其理、学其法,使他们的思维与你同步进行。这样效果就会较为明显,比直接告诉答案的教法要有效得多。
3.教学中满足“参与心理”,提供其参与教学活动的途径。
“参与心理”是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学习的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各中各样的心理因素,其中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是中学师生形成良好“参与心理”品质的重要因素。
三、高效课堂的重点是可行的施教环节
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备好的课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备好教材的同时必须了解好学生。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的差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如何认识及处理处理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成功的语文课堂的关键所在。如我讲朱自清的《春》,从读唐诗“吹面不寒杨柳风”和宋诗“春风又绿江南岸”开始,引入课文,很快就把学生带进文章的意境。然后,指出文章的构思脉络:迎春、绘春、颂春。散文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引导学生抓住这个线索,他们就能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进而领会文章的内容。接着,用“以读带讲”的方法,读一段讲一段,讲后,当堂背诵。运用这种教法,对领会朱自清这篇散文的语言清新、含蓄、有韵味的特点是一个十分恰当的例子,在当今教育环境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只有以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积极地、生动活泼地自主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