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4-06-03

胡菊香

【摘 要】目前我国一些幼儿园中仍然存在小学化现象严重。导致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幼儿园、家长、老师等因素。而小学化的表现即只将成绩作为评判儿童是否优秀的依据;十分注重背儿歌、算数、写字、做数学练习等等的教育课程,削减其他各种游戏活动、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极富有小学化的环境创设、传统的授课方式、死板的教学形式使幼儿缺乏创新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缺乏学习的兴趣等不良现象。为改变这种现象,首先应先改变老师、家长的观念,组织家长教师多学习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家园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成因;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70-01

前言

幼儿教育是除家庭教育外最早期的教育。是为小学教育做准备的,但绝不是小学化教育。目前有些幼儿园打着幼小衔接的口号,大肆宣扬幼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开设一些拼音班、识字班、数学班等较难的文化课程并每天布置家庭作业,以便更好的过渡到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导致许多家长错误认为让幼儿提前接触小学的内容和学习形式是必须的。这种现象在一些私立幼儿园和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班)最为多见,对儿童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需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避免幼儿园“小学化”这种现象的发生。

一、幼儿园“小学化”问题表现

1.只将成绩作为评判幼儿是否优秀的依据。

很多幼儿园的评价标准非常的“前沿”,将幼儿的成绩视为一切。不关注幼儿的其他行为。他们只懂得考核幼儿学习之后的结果,而不注重观察幼儿的学习过程。幼儿无法将自己学习成功的喜悦分享给同伴和教师,教师也不关心幼儿的学习过程,诸如有没有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是否充满快乐等。教师能看到的只有成绩、结果,进而无法去因材施教。这样会严重抑制幼儿的学习热情,阻碍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2.十分注重知识技能的教育。

在幼儿园,幼儿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非单纯的智力发展。很多家长、教师认为幼儿阶段就应该培养智力,智力才是学习的重要因素,其他的德智体美可以到了更高的教育阶段再进行学习。而实际上幼儿既需要注重智力的开发,也要注重德智体美的发展,幼儿园要严格按照五大领域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教育。把游戏当作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提倡游戏化教学、提倡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皆课程的课程观、提倡自由开放的课程观。绝不应该按照小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过于单调、生硬难以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许多幼儿园甚至将一年级的课程调到幼儿园来教授。例如让幼儿学习汉字、书写汉字;学拼音、背唐诗宋词、学习算术、培养计算机思维,锻炼计算能力等等,这些都违背了幼儿的发展规律,导致幼儿难以应付,对幼儿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二、幼兒园教育小学化的成因

1.幼儿园以利益为主的行为。

目前,民办幼儿园数量越来越多,为了盈利,想尽一切办法吸引生源,结合大部分家长的心理需求,一味地迎合家长,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下功夫,让家长感受到孩子上幼儿园后学到了很多知识,会背很多儿歌、古诗;会做数学题了;会写数字和汉字了等等,在社会上与其他公办幼儿园的家长一直宣传、比较,误导家长们的思维。还打着幼小衔接的旗号,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将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进行教授,严重违背了幼儿发展规律,没有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保教活动。而公办幼儿园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认真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保育教育活动的,没有任何盈利性质。

2.家长的功利。

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就相当于上学了,每天都要学到一些知识、本领,每天傍晚接孩子时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学到了什么本领?”茶余饭后也让孩子去做作业,总想着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幼儿园也迎合家长的需求,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都采纳小学化教学模式,每天还要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导致幼儿园方的小学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家长们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学到这么多知识本领,这么优秀能为自己争光。于是也不管孩子真正的心里诉求,哪里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哪里口号打得响亮就去那幼儿园。导致那些正规的幼儿园门可罗雀;而那些光会喊口号的、小学化严重的幼儿园门前反而门庭若市。

三、应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策略

1.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正确认识学前教育。

教育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和引导各种传媒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幼儿园也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组织家长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改变家长的错误观念,让家长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实现家园共育。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社会认识到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是为了攀比、也不是为了多学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将家长认为以孩子的知识技能为主的观念抹除,让家长不再那么功利。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幼儿教育回归正轨,真正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2.加强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幼儿园应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坚持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学习兴趣和需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践操作进行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

3.正确理解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连接,对于幼儿的发展十分重要,如果衔接不好,则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幼儿衔接不能急于求成,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比如将幼儿带到小学中去参观,或是让小学教师来到幼儿园中介绍小学的情况等等,都能够促进幼小衔接。而将小学课程搬到幼儿园中去,不仅不利于幼小链接,而且还可能让幼儿对进入小学学习产生恐惧,使得幼儿接受小学教学变得更加困难。只有正确理解幼小衔接,才能有效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4.加大管理力度。

目前许多民办幼儿园以利益为主,漠视幼儿教育规律。政府要加大管理力度,对这种不良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实学前教育教研力量,建立并完善学前教育教研制度,切实加强对各类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动态监管,定期对“小学化”现象进行专项检查,保证幼儿教育符合幼儿发展规律。同时也要加大幼儿教育投资,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条件,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幼儿园要创设多种区域活动空间,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书籍,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

总结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消除小学化,需要教育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参与。改变错误观念,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小衔接。同时也要加大管理力度,为幼儿教育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苏云晶.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成因分析及治理路径[D].东北师范大学,201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