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戴莹莹
【摘 要】學前儿童数学教育有助于形成幼儿对生活的和周围世界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及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及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纲要》中指出:“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见,有效的教学提问是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23-02
引言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直接指导,能够为幼儿数学概念的发展提供支架。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为幼儿获得数学经验创设环境,提供学习材料,还要通过自己的直接指导促进幼儿的发展。关于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提问的研究,国内外有了很多深入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一般教学活动中的提问策略、有效提问的设计、提问的艺术等方面,具体学科的教育活动提问也是语言类偏多,对于数学教育活动中的提问研究较少,提出的也大多是关于提问方法和设计的研究。很少见到研究某一学科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现状以及如何改进的文章。所以,为了能让教师更好的了解数学教学活动中提问的现状以及改进策略,研究者选定了这个题目。
一、概念界定
1.幼儿园数学教育。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包含狭义和广义的不同。
本文研究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主要从狭义角度出发,特指规范性的集体数学教学活动,不包括一日生活的其他方面和数学区角的活动。主要指教师在教室内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方向,设计一系列多种形式的数学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参与其中,获得对数概念、数量关系及空间方位等数学相关内容的认知,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探索客观世界的重要方式。[1]
2.教师提问。
康丹认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提问是在幼儿园真实自然的教学活动环境中,教师依据特定的活动目标,根据相关的活动内容,以口头语言向儿童设置疑问、表述问题,以引发其回应或回答,也包括了儿童的提问意识。[2]
本研究对幼儿园集体活动中教师提问的定义是:教师在幼儿园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以特定目标为目的,为使幼儿回应,所使用的适宜的提问内容与提问方式。
二、调查结果
笔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幼儿园的两个大班中对该幼儿园现阶段的数学教育活动进行了观察。笔者在该幼儿园共观察了21个大班集体数学教育活动,其中包含2个含有科学数学领域的整合课程。并对共计314次教师的提问进行了分析。
1.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教师提问的对象。
三、讨论与结论
1.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提问对象的讨论。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不论是独立的幼儿个体还是幼儿整体都应该是教师关注的对象。教师提问对象的不同,能反应出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关注的群体不同,进而影响教师的提问。由表1不难看出现阶段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对象较为均匀的指向了单名幼儿和多名幼儿。并且在以集体讨论作为提问对象的次数还是略多于个人的。刘老师在教师访谈中说道:“在选择提问对象时,我其实没有过多的进行刻意选择,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根据活动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一般问题的提出都是指向全班幼儿,或者我感觉某幼儿能力较弱,我就会转变,去提问个人。”这说明现阶段教师已经能较好的把握问题幼儿个体差异和群体发展的不同。教师在进行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时已经能在提升幼儿整体水平的同时,关注到个别幼儿的发展情况,并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做到关注每个幼儿,并且能合理的控制不同提问对象的选择。
2.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提问原因的讨论。
在教学活动中提问的时机是直接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在恰当的时机,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会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帮助。由表2可见,现阶段教师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提出问题的时机主要集中在重点难点、导入环节、认识疑惑错误处和归纳总结。
其中,教师会在重点难点出提出更多的问题来引导幼儿进行思考,从而使得幼儿能更好的理解和学习。阮老师在访谈中讲到:“每次活动的核心经验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能让每个幼儿都掌握活动的核心经验,我在讲到重点和难点的内容时会进行更多的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能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也能对幼儿构成一个重复的过程,去加深印象。”
教师也会在导入环节大量的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吸引幼儿,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开展学习活动。陈老师在访谈中提到:“上好一节课最重要的就是在开始的时候吸引住幼儿的兴趣,幼儿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地跟着学习。那比较常见的是展示一个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还有一种就是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了。这个提出的问题既要是能吸引到幼儿的又要是与主题相关的。”
这上述这些问题中,以重点难点提出的问题占比最多,这是由于幼儿对于数学领域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的兴趣,在提问探究过程中逐步发展。所以让幼儿在对于自然事物的探究中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时能使得幼儿更好的获得数学领域的直接经验。这也是教师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累积经验的过程。
3.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提问性质的讨论。
开放性问题与闭合性问题都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他们拥有各自的好处。由表4可知,现阶段教师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偏爱提出开放性问题,其占比高达72%。开放性问题固然有他的好处,例如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能促使幼儿对问题进行更多的思考。但是闭合性问题也是不可或缺的。封闭式提问可以使教师较好地了解幼儿的具体情况,也能让教师更好的引导幼儿。现阶段教师在数学活动中的导入环节使用的基本都是开放性问题,使用开放性问题来提起幼儿的兴趣从而使幼儿主动地希望了解新学习的知识经验。之所以教师如此大量提出开放性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三到六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要求教师应该去主动地引导幼儿,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和操作学习来进行数学领域的学习。而不是为了追求掌握知识和技能。
许多教师都接受了要多运用开放性提问的要求,但是却也不能因此就忽略闭合性提问。在引导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闭合性问题来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幼儿向积极的方向探索,从而获得有用的知识经验。例如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对于具体内容的描述,如三角形的特点等,或是具体知识经验讲述和归纳总结时都可以运用封闭式问题。在重点难点处教师需要准确地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从而根据幼儿的认知情况进行更深入的教学。在归纳总结时教师也需要帮助幼儿整合新获得的零碎经验,帮助幼儿在顺应和同化的基础上,将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组,从而建立起更加系统的知识和能力。如果在这些环节大量地使用开放性问题,会使得幼儿产生困扰,对自己得到的经验产生疑惑。为了使幼儿能准确地习得应有的经验,就需要教师使用封闭式问题。封闭式提问可以减少这些问题的产生,也能使教师更好的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从而进行调整活动,进而更好的贴近幼儿的发展水平,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
4.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提问形式的讨论。
教师提问目的的不同会影响到提问形式,在现阶段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在导入阶段只会使用启发式提问来引导幼儿。在吸引幼儿注意力时,教师也大多使用启发式提问,零星出现层叠式提问,没有发散式提问。这是因为在导入阶段和吸引幼儿注意力阶段,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就是引起幼儿的注意,使幼儿能对活动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学习到知识经验。所以教师会通过不断深入的方式,来进行提问。在解答疑惑时,教师还是偏爱启发式提问,这与启发式提问的特点有关。在重难点、知识讲授和归纳总结时,教师大多使用层叠式提问,这是由于在活动过程中,使用层叠式提问,能很好地逐步深入,让幼儿获得层层递进的知识经验,也更有利于教师对活动进行把控。
现阶段教师在数学教育活动中使用了大量启发式提问和层叠式提问,但是极少运用发散式体提问。发散式提问能给予幼儿充分的空间去思考,教师能给予幼儿更多的机会去想象、去创作。尽管在数学教育活动中能运动的空间较小,但是也不能忽略他的作用,应该在合适的活动环节中提出。
四、建议
1.准确把握不同环节教师的指导重点。
每一次集体教学活动的主题都各不相同,但是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帮助。教师在不同互动环节下对幼儿指导的重点应根据实际情况而产生改变,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各个不同提问时机下对教育活动内容进行选择,准确地把握教师提问的目的,究竟是为了进行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兴趣还是为了对知识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在活动导入时教师就应该是为了吸引幼儿学习兴趣而做出提问,在知识归纳总结时教师就应该为了了解幼儿发展情况、确定幼儿现有水平,从而对已有经验做出归纳总结,对新吸收的经验进行巩固发展而进行提问。现阶段教师知道提问的价值,却没有在实际的集体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下提出的问题有的是随机提问,有的是反复提问。但是却不一定是有效的提问。
只有在确定好提问目的后,才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提问形式,从而对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得幼儿在积极和互动的状态中,在自身的认知冲突中去主动地思考具体问题、提升已有的知识经验、重新建构自身知识结构。进而使幼儿获得发展。
2.教师应在数学教育活动中避免无意识的不规范提问用语。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准确性直接影响幼儿理解问题内容和对象。教师若能规范科学地提出问题,就能使幼儿准确地获得知识经验。那么要提出规范科学的问题,就依赖于教师自身的数学学科教学水平。在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类似的提问,是一种形式上的互动,使得教学活动看似热鬧,但并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提问,很多都属于无效提问。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提出无需思考的事实性问题,或者是只需回忆的简单问题。
教师的提问不应该是随心所欲、随机设计、任意提问,而是应该了解幼儿的现状,对已有经验进行提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做到既要满足有助于形成符合教学目标要求达成的水平,又要符合幼儿兴趣和已有知识经验;既要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既要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的情感,又要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态度上不断进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瑾.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
[2]黄瑾.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