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林江琼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素质教育越发看重。素质教育着重强调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这也是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而对于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而言,依旧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的问题,在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以更符合当下社会对于学生培养的教育观念。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相关案例的探讨,简要分析了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初中地理教学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5-0059-02
在初中的教育中,初中的地理教学,在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初中的地理课堂,主要是对世界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进行学习,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当今社会下,人类所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球上的资源被过度挖掘,几近枯竭,从此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意识到要对地球上的资源加以保护,杜绝浪费。
当下,世界面临着人口压力过大,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极度匮乏等问题,而初中生通过对地理课堂的学习,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教师以此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素质教育视域下,如何对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进行改革,使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对初中地理教师而言及其重要。
一、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课程内容分配不合理
当下的初中地理课堂依旧遵照以往的教学习惯,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印在地理教师的脑海中,以至于课程内容偏重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但是,在素质教育的视域的下,地理课堂需要逐步的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科学素养,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在地理课堂上,教师要及时的反应当下社会的地理新成果,展现最新的地理科技,来培养学生对地理课堂的兴趣。教师也应该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用多種途径,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地理知识。
2.教育理念定位目标有问题
初中的地理课堂,主要讲解的是地理以及和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和现象,以此,希望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理念,导致学生仅是为了学习地理知识,而学习地理知识,丝毫的环境保护意识都没有得到培养。
地理课堂不是地理教师一个人的课堂,而是需要学生与教师互动配合,双方学习知识的课堂,然而,当下的地理课堂,教师故步自封,教学的模式上,没有加入合作探讨模块,更没有实践活动,这与当下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3.教学的考核机制单一、死板
初中的地理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在学生得到地理知识后,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简单的地理知识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才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在素质教育的视域下,初中依旧还是运用最原始的考试方式,来考核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但是,对于学生来讲,一味的考试会让他们拉低对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对于初中的地理课堂而言,是丰富多彩的,是融入于生活的,对于地理知识的考察,绝不仅仅只有试卷这一种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感知到周边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并让学生形成地理思。在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世界各地的地理样貌,中国和城市的地理表象,他们之间都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以此提升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兴趣。
因此,教师要学会优化教学手段,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程度。
二、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建议
1.优化教学的课程内容,体现多元和层次
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的地理课堂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课程内容,不局限于死板的理论知识讲解。
例如,在课程内容上,教师要重点讲解自然资源的状况,如《中国的资源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如《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内容,让学生充分的理解我国的资源状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要与时俱进,挑选一些当下地理科技的最新成果,让学生了解地理的神奇之处,以提升学生对于地理课堂的兴趣。
在教学的方式上,教师应该多加利用多媒体等互联网科技,展现各地地图,图标,甚至是详解的图解内容,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学会用地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利用体验式教学,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师习惯性运用满堂灌以及填鸭式教学法,将教材上的知识一次性全部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一次性接受太多的知识,无法消化,久而久之困惑越积越多,对于地理课堂的兴趣也就会逐渐消退。
因此,教师应该采用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布置和教材背景相同的场景,去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来真切的感受地理知识,感受地理的分布规律。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主动的接受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与此同时,教师的授课不应该局限于一方教室,经常带领学生走入自然,走入生活,会加深他们对于大自然的了解。
例如,在学习《天气和气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直接到操场上感受天气的变化,感受风霜雨露,感受天气的多变。由此,学生便会引发对地理课堂的兴趣,会对天气为何会变化产生兴趣,会对为何会形成风雨雷电刚兴趣,这样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感兴趣,教师的教学任务也会在高效高质的情况下完成。
3.创新地理教学的考核机制和评价机制
应试教育下,考试确实能够验证学生在一个阶段学习的成效如何。可是,单纯的考试作用也就仅限于此,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凭借一张试卷,根本 无法考察完全,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对此,学校要创新地理教学的考核机制,让考核机制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准确的考察出学生对于地理知识,人文知识的掌握水平。
其次,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很重要,它决定了学生是否继续对地理课堂感兴趣。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多元化,多样化。
例如,在学习《日本》时,教师先要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岛国的地图地形,对于教材上对岛国的描写,学生要用自己的话语进行转述,将教材上的文字图片,用语言的方式,讲解给教师和同学听。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要评价学生的回答,给予足够的鼓励和表扬,对于有问题的地方,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期待下,努力的提升自己的不足。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养,提升教学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地理课堂的教学任务就是带领学生,充分的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然后去保护地球。在学生教师的帮助下,了解地球的资源,了解地球的环境,其次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树立全球意识,形成保护意识,这有助于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的创新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地理课堂的兴趣,以此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任曼丽, 杨铭. 中学地理教育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 教育探索, 2008(8):77-7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