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张贵芳
【摘 要】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等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其艺术特征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具有较强的符合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童话教学虽然已经受到重视,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有效认识童话的艺术与审美特点,没有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使得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51-01
童话是一种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叙述童年的生活场景(或模拟儿童生活场景),表达童年的特殊感受和体验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具有神奇性、幻想性、叙事性及儿童性等特征。童话体裁对于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深得小学生喜爱。在我国当前使用的各种版本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童话故事都占据到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提高对童话体裁的认识,加大对童话教学的重视程度。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童话的艺术性被忽视。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教材编制也是采取以知识与能力为中心的逻辑序列,这对于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忽视了不同作品在语文教育中的不同功能。在当前的小学童话教学中,不少教师受语文工具观的影响,将童话教学当作了学生认字、组词、造句的一种途径,忽视了童话的艺术性,使得原本受学生喜爱的童话学习成为了一种负担。
2.过于强调思想教育。
当前的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每篇童话都有着让学生发现一个道理的作用,这种教学理念在教材的选编和课堂教学中都有体现。如《小猫钓鱼》表达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神笔马良》向儿童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等等。这种过于强调思想教育的童话教学是从成人认知出发的结果,忽视了童话的本质以及儿童的心理征,没有真正深入到儿童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兴趣与需要。其实儿童世界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儿童文化是审美的、感觉的、移情的、热情的,充满了想象和创造,他们对童话的理解是“天马行空”的,并不会像成人那样基于固定的模式解读童话,基于成人的角度的童话教学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3.滥用童话表演现象严重。
童话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将童话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但在实际的童话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还没有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情况下,教师就急于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甚至有的老师按照教学内容强制性的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演绎童话故事,把童話教学变成为表演而表演,严重脱离了童话表演的真正意义。还有一些教师将童话作品制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搬到屏幕上,将童话教学改成了“观赏课”,但忽视了内在的审美精神,缺乏与学生深度的心灵交流,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二、优化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对策
1.充分发挥童话的审美功能。
童话不只是具有教育功能,它还具有认识功能与审美功能。学生通过阅读童话作品,能够了解到很多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这就使童话具有认知的功能。比如《小蝌蚪找妈妈》这篇童话,从童话的认知功能来看,能够让学生了解青蛙生长和发育的知识,即由卵子到蝌蚪再到青蛙的发育过程。但这也并不是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而是生物课程的任务。因此,认识功能与教育功能一样,都算是童话教学的次要功能。我们在儿童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其基本的、主要的功能——审美功能。即通过童话教学,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生命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这就要语文教师从童话的艺术性和人文性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童话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童话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于儿童的发展十分重要。而童话作品都是以作者的想象为基础的,没有想象就无法童话世界。因此,童话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具有其他文学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训练,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掘故事中的切入点,充分调动儿童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例如:学习《蜗牛的奖杯》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很多年过去了,蜗牛回想起自己的故事,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想象老蜗牛的话,也就是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既给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又给学生提供了表达的机会,达到思想与语言共生的效果。
3.根据童话作品的具体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虽然表演是同学教学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运用得当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还能使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童话作品都适合用这种方式。教师要根据童话作品的具体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备课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选取最佳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童话教学要符合小学生的心智发育特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让童话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童话教学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真正发挥出童话教学的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钟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6(30):25.
[2]范峥光.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5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