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谯尧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探究科学规律,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积累科学素养。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师,不能让学生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堂教学不能拘泥于知识的灌输,而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科学,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科学活动,以便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学习。
【关键词】小学科学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49-02
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学科,是学生接触科学知识以及打开科学大门的重要启蒙教育学科,也是奠定小学生知识基础,观念认识的重要过程和途径。作为这门课程的小学科学课老师,应该在教学知识的同时,注重结合生活实践,贯彻落实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一、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要实现科学教学的生活化,积极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例如,探讨《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堂伊始请同学们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平常在家都喝什么水”,相信定可有效激起同学们的兴趣,纷纷展开讨论,积极抢答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说,“烧的开水”,有的会说“矿泉水”,接着教师可继续对同学们进行引导,“同学们春游时都要带矿泉水,接下来我们就尝试自己制作矿泉水,现在有三个大小、形状、高矮等都各不相同的矿泉水瓶,现在请同学们分别把它灌上水,并贴上价签”,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要根据水的重量来决定价钱”,但是哪个瓶子的水多,哪个瓶子的水少呢,这就很自然的引出了要学习的新知识《比较水的多少》。在这一过程中,既活跃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拉近了学科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消除了对科学的神秘感,可谓一举多得。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
进行教学设计时,任课教师要尽可能使教学内容的安排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在对教材进行生活化处理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比如,《土壤中有什么》的教学设计,从猜猜土壤中可能有什么开始,设计三个生活化的实验活动,首先让学生动手在学校花坛里取一份泥土,借助放大镜、牙签等工具仔细观察土壤中有什么;然后,让学生把土壤放入装有水的透明的饮料瓶,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含有什么,接着让学生摇晃瓶子,把泥土和水混合后再静止沉淀,观察土壤沉积物分成了几层;最后,加热土壤,观察烧杯内壁凝结的小水珠,闻土壤气味等判断土壤中有什么。又如,《身体的结构》一课,可以先让学生画下小组同学的身体,然后再根据图来研究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身体里面有什么,活动中把观察到的身体结构在图上一一标示出来。这样使科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融入科学的学习中。
三、依托教材,布置生活化作业
作业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布置科学学科课后作业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生活化教学方面出发,改变传统科学教学枯燥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该学科学习重视程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很多小学生经常会接触到食物包裝袋,但是对包装袋上的相关信息却很少关注,教师讲到“食物包装上的信息”时可以使学生对食品包装袋有初步认识,启发学生从更专业的角度认识食物,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观察食品包装袋的课后任务,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食品包装袋上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食品名称、食品保质期以及食品配料表等内容,学生在完成相关课后作业的同时可以了解食物的保质期,以免在日常生活中误吃过期食品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生活化的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课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与发展。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一文后,大家都知道看水在0℃以上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学生并没有感到这是一种作业的负担,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五、开展科学生活实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引导小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课堂以后的场所,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所以科学教师应该选择小学生熟悉的物品和环境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让小学生更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在学习课文《风向和风速》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这样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觉得风是什么呢?你们能听到风和看到风吗?能用什么词语来描述风呢?然后我在多媒体课件中给小学生展示各种风的图片,让小学生说说通过观看图片想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精神,改变小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课后,我让小学生利用制作的风向标去测量具体某一天的风向,以实现活学活用的教学效果。还让小学生思考: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在实践过后使小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生活经验,便于小学生的全面成长。
生活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对于小学科学生活化的授课方法,不仅要求学生要学好科学知识,还要学以致用地应用到实处。将科学普及到生活中的每一处。为了让学生接受得更好更快,教师一定要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能够在生活化的授课方式中印象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
参考文献:
[1]公绪凯.浅议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6(8).
[2]魏文杰.浅析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1).
[3]金银马.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J].科学中国人,2016(2).s.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