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应试化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措施

时间:2024-06-03

吴伯明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历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可是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使培养的人才水平难以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面对应试化高中历史教学,我们应深入研究历史教学现状,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入手,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前紧迫的任务是转变应试化教育观,确立注重创新的教育观。只有真正培养起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关键词】应试化历史教学 必要性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39-01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高考应试为目标导向,高中历史教师也主要是开展单向灌输式的知识教学,这对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是相当不利的。归其原因,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过分看重历史教学的应试性

在当前我国现行的高校人才录取和评价举措与体制下,社会、学校、家长以及教育管理部门的关注点仍然以“高考”为主;有很多人都普遍地认为,高考是改变人生命运最大的转折点。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很多教师还是习惯于将历史课教学与高考应试直接挂钩,甚至一切高中历史教学活动都是以应试高考为导向。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通常只是要求学生会背诵,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做正确就行了,并不要求学生对历史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理解。因此也就忽略了对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的培养,导致学生也认为自己学习历史的目的只是为了应对高考,没有意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最终对于历史课堂失去学习兴趣。

2.忽略了历史学科的素养的培育

学生的历史素养,重要的就是历史的思维能力。即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主干知识的学习,以相关的历史学理论为指导,去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弄清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解释历史发展的重要现象,并根据历史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提出自己正确认识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教师必须认真地分析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教与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立即让学生阅读、整理能够证实答案的相关史料,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有机会去创造他们自己的历史叙述和论据。多样而适应学生的课堂教学和训练,对学生历史思维是最有效的培养。

二、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

1.创新历史教学形式,让历史教学更加有趣.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在历史课的准备阶段和整理阶段多导入一些历史故事,这样不仅可以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教学内容变得更有趣味,而且可以通过故事载体对历史授课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打破了原有历史教材体系的限制,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热情,营造出快乐化的历史课堂教学情境。

2.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增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授课环节中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课外给学生更多历史学习和历史实践的时间与空间。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历史知识的价值,把学生的学习思维充分“激活”,让学生的历史学习情感得以良性发展。

例如,历史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参观一些当地的历史古迹来感受历史知识的“厚重”,有效拓展学生历史学习的视野。高中历史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导入一些与社会实践相关的史事资料,实现理论学习实践学习的有机融合,有效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

3.科学组织与评价,让历史教学成果更加有效

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每堂课上历史教师除了要完成常规教学任务之外,还应当在教学组织上给学生预留下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课堂上发现的问题开展反思性学习或互动性学习,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学的重点是战争期间签订的各个条约的具体内容以及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不要一味地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机械性的记忆,而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给学生预留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多结合“鸦片战争”和“马关条约”等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情感,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1)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及时地进行总结与评价。比如,在一堂课的末尾,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课堂表现,采取科学的教学评价策略,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表扬,既要保护好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自信心与热情,同时也要让学生总结反思在课堂学习到的内容与不理解的内容,培养辩证思维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培养学生优良的历史责任感。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学生纳入到教学评价的主体体系中来让学生自己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多开展自主评价和相互评价,这会比教师一味实施单向评价更加有效,也更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更好地推进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

(2)总之,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在成绩的指挥棒下专研成绩提高的最有效途径,从而忽略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忽略了历史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学生自身綜合素质的提高,成为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在花费了大量时间、大量精力和大量金钱后,历史知识难以被学生掌握、应用,历史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四、结束语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远远不止于以上内容。社会在变革,知识在更新,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培养思维灵活、判断准确、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应对学生从小开始就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极力扭转“学生应试是高手,运用知识是低能”的倾向,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参考文献:

[1]杜厚文.定义的表达法.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3.

[2]卢现祥.中国应试教育的制度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11.

[3]金吾伦.整体论哲学在中国的复兴.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08.

[4]王炳义.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1.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