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魏海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69-01
新课程改革在近几年里不断的发展成熟,硕果累累,我认为其核心就是因为其倡导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发挥了学习主体最大的效率,让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最好的实施了素质教育。本人就从事的语文教学为例,谈谈引导学生想学、会学的几点感受。
一、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1.自设目标,获得满足
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目标以及预设的学习结果,全是由老师来决定。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被动的由老师牵引着,可想而知,他们的学习欲望与兴趣自然无法激发。我们不妨鼓励学生自己来设定学习目标和他们想从课堂中获得的学习结果,这样学生就知道要做什么,那么学生能够很积极地完成自己的目标,这样也能使他们的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保持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让学生把学习当做是一种快乐和享受。
2.创设情景,激发学习
如果语文学习离开了情景和实践,它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為一个语文教师,倘若仅满足于对课文和字词作程序化的分析与概念化的解释,而不求助于情景的感染和形象的描述,就会使课堂语言平淡,表情呆板,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课文中。为了课堂需要,可通过语言描述或情境展示,为学生设置一些他们感兴趣又富有探索性的问题,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营造一些有实效性的应用情境,让学生运用自己当堂所学来解决问题,学有所用的惊喜会让他们更加乐于参与学习。
3.开展竞赛,你追我赶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有比较才有进步”。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既可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动学习,又可以将以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中,将激活课堂这一湾清水。竞争好胜心理驱使学生乐于参与比赛活动,这又是进行某项或几项知识与技能综合训练的手段,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形式多样的竞争比赛是激发情境、激活课堂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在紧张欢乐的气氛中既获得知识,又不易产生心理疲劳,有效地避免了学生课堂上的“走神”现象。运用课堂竞争机制可以大大改善课堂评价的实效性,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反省,合作竞争。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完全成了课堂的主人。
4.宽容以对,留有余地
语文学习不只是生字词语的掌握和熟练过程,更应该成为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我们鼓励学生经历语文的学习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在课堂中应该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与言论。作为老师,在对待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与思维的方式上更应有一颗包容的心,用宽容、鼓励、引领、赞赏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学生,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宽松、民主、和谐、友好的人际氛围。同时,给学生思考与探索的时间,给学生交流与验证的机会。当学生有用武之地与用武之机时,他们怎会没有英勇表现的愿望与行动呢?
二、为学生提供方法、技能的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学生学习的最好办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会学”,使其终身受益。
1.阅读方法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引导、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使得学生知识丰富,逐步形成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风气,充分调动他们听课的积极性。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及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学会粗读和精读有关内容。对于教材新内容的章节预习,由于只要求在阅读时掌握所学知识的概貌,将教材内容在脑海中串连成线,了解知识的条理特点,就只需要粗读。而对于教材中的重点语句,则需要反复阅读、体会、思考、记忆。对于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则需要在阅读中加以对比,体会特点,增强记忆。对于有疑难的地方,则让学生做出标记,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这就需要精读。这样日积月累,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指导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视听课。但仅有思想上的重视是不够的,要使听课取得好的效果,就应该在听课方面指导学生处理好听课、观察、思维和笔记之间的关系。听课和观察均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听清楚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的导入及行成,听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听方法和知识的总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前行的最佳助力。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手段,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达到学以致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那么学生也必将成为想学者和会学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