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张德付
【摘要】创新是进步的源泉与动力,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信任学生的创造能力,借助教育的指引促进学生的创新水平;教师们还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领域内,持续创造明媚的未来,借助当下的创新教育来发展符合社会要求的创新栋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 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107-02
一、激趣導入,引入情境
“兴趣”在学习当中是最好的教师,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小学生表现欲强,好奇心强,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兴趣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小学语文课本中选来的课文都非常经典,无论从哪一方面都能带给学生们知识与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与学融为一体,尽量和他们走得近,融为一体。与中学生不同的是:小学生喜欢动,包括跳、唱、表演欲望很强,不怕做不好,就怕没机会表现。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一课时,学生们兴致特别高,为了激起他们的兴趣,在导入阶段先播放童话故事里的花园,让学生们设想自己是那个男孩,和巨人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学生们积极配合,课下自编自导课本剧,教师负责摄像指导、点评,最后评优,给予奖励。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深刻地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学习动力定型,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小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要加强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加强课堂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加强课堂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才有激情,才能在自主、自觉中自悟、自得。激发兴趣,实现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收器”“熟读深思子自明”的主动地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是“输出设备”,学生是“接受器”,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造成了“教师教的累,学生活受罪”的恶性循环。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能力的开发,无论是情感的培养,还是品德的形成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来实现,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思考。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努力转变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自身教学的创造性。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与研究,不仅找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
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敢于创新
要想在教学方面做到实际的创新,教师应该持续革新自身的教育宗旨,教学方面应该具备充分的创新思想。用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讲授的《与象共舞》一课做示范,其中,王老师通过两类手段、两种教法为不一样的班级讲授了同一篇文章。其中的一个教学理念为“通过训练阅读水平做引导,关注文章内容的了解、体会与积蓄”;一类教学理念为“将训练习作水平作为目标,关注语言变化的掌握、体会与使用”。这两节课,均通过一课时结束教学工作,别样的教法,相同的效果,均引起学生充分的学习兴趣以及深切的学习感受,同样获得一千多位听课老师心中的感慨以及激烈的鼓掌。王崧舟老师的此种教学方法极大地展示了一位名师热情的创新思想。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开拓学生眼界
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阅历明显减少,也就伴随着他们自学能力的不足。所以教师要运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技术向学生尽可能地传输一些解题技巧或是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小学生建立起语文学习的概念体系,否则他们对语文学习的认识会是极其零散的。例如:在讲解《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时,学生通过自读课文之后大致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是——智慧。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可以利用PPT放映一些关于司马光砸缸的图片,让学生懂得如何在同伴危急的时刻利用就近的实物来解决当下的困难,司马光给小学生树立了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规范,通过对这一课文的讲解,学生们都会在无形之中树立起临危不惧的镇定精神,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细胞。
五、讲究学练相结合,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学与练的教学模式,是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另一主要表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注重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注重小学生的写作训练,却忽视了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的过程。在小学生的小学语文知识学习过程当中,小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写作练习二者之间是相互孤立的,并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把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储备应用到写作过程当中去,这也是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大弊端。而将学与练相结合进行教学,在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同时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会知识的运用,及时复习与巩固。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长城和运河》一课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在讲解完作者对长城与运河的写作之后,可以让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或者布置当天的语文作业,让小学生对自己曾经去过的一处自然景点进行描写。如果小学生没有去过自然景点,可以对课本中的图片展现出的自然风光进行描绘。在学习完课文写作方法之后,让学生及时进行练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而并不一定非要等到写作课时再让学生动笔练习。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弊端现已逐渐显现出来,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创新教学策略来加以不断完善,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吴爱萍.探究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58-59.
[2]金旭英.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万子渝.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探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
[3]奚洁霞.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