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品德教学中提高学生有效获取和使用信息能力的策略初探

时间:2024-06-03

叶卉妍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到了“信息意识”,这一素养的养成,会是学生日后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地获得和使用信息不仅是小学品德学习过程中常用的基本技能,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技能。品德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在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学生有效地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关键词】信息意识;小学品德;获取;使用信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101-01

在小学品德课程当中,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开展社会调查,往往涉及收集信息、资料、数据,处理数据等步骤。如何对学生进行调查数据分析指导,提高学生有效地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品德教学的新使命。结合教学实践,接下来我谈谈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有效地获取和使用信息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教给方法,让学生有效获取信息

1.利用网络搜索,能便捷地获取海量的信息。互联网是一个浩瀚无边的信息海洋,不受国籍和种族的限制,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在这浩瀚的海洋里,找到无数宝贵的信息。

2.看电视、听广播,这是获得信息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连续七天观看电视的天气预报,对广州市各区空气质量预报情况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

3.进行调查、访问,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第一手信息。有些数据是从书本和网络上找不到的,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实践,走出校园,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并亲身到现场进行调查,了解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搜集到真实、有效的数据。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说说零用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设计的两份调查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让学生和家长分别填写,对学生使用零用钱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了调查问卷后,让学生分组对调查问卷中的信息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发现了学生在使用零花钱方面的不少问题。教师结合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跟学生共同探讨,一起来为同学支招。

二、参与实践,拓展获取信息的时空

品德与社会课是与学生现实生活以及社会经验密切联系的课程。脱离学生生活和经验的品德与社会课,本身便没有意义。所以,我们强调品德与社会课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标准》中指出:“课程的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教师应将本课程的教学与相关学科、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社区活动、社会重大事件等紧密结合,从中捕捉、挖掘鲜活的素材,调动学生在课外学习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充实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同时将课内学习延伸至其他学科的学习或校内外其他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程改革下,教学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以生为本”,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的内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推动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体验、调查和研究等活动来获取信息资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体验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中获取第一手信息资料,让学生自己到实践中去体验生活,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理论深刻的理解。

三、搭构平台,让学生及时使用信息

收集信息的目的是使用信息。如果我们不给收集来的信息资料提供使用的机会,那么收集者就会失去动力,这样,培养学生的各种潜能,提高课堂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能成为空谈。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使用信息资料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获取和使用信息的技巧和能力。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使用信息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集信息资料,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分享这些信息呢?学生可采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交流、辩论、汇报调查结果、演讲、手抄报、出板报、做课件等等。小组学习是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合作、沟通能力和民主意识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使用信息资料的常用平台。

2.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信息资料。

在品德课堂上,学生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然后推荐代表汇报的方法,走上讲台,运用展示、表演等方式,在课堂上将收集到的信息资料,用来论证课本中的原理和观点,或者用来拓展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汇报交流的形式,展示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学生通过对空气质量预报数据的统计,发现在那七天里,广州市各区空气质量平均级别是良好等级,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有可吸入颗粒物(PM2.5与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学生还从收集的数据发现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与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影响广州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

3.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使用信息资料。

教师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与帮助学生对自己和同伴在学习中的表现及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既可以看出学生收集和使用信息的情況,又可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互相借鉴,相互促进。

四、数据分析,让学生有效使用信息

学生在收集信息的时候,获得不少数据。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意识”的培养,就是让他们认识到数据是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数据分析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然而,调查数据分析是一种技能,必须讲究方法,才能保证质量。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起点出发,结合数学学科学到的相关知识、技能,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通过柱状图、饼形图、折线图等方式,将数据更直观地呈现出来,教会学生用图形替数据说话。

“信息意识”的养成,是学生日后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地获得和使用信息不仅是小学品德学习过程中常用的基本技能,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技能。学生只有培养了良好的信息意识和能力,才能为他们将来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品德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在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学生有效地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参考文献

[1]谢家发.调查数据分析.郑州大学出版社.

[2]于永昌.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高丽石羡.培养学生收集和使用信息资料的能力[J].海峡科学,20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