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张艺谋的《一秒钟》太短,历史滚滚向前

时间:2024-04-23

文胡椒

一 个米粒大点儿的人踉踉跄跄地走在漫无边际的西北荒漠——张艺谋最新电影《一秒钟》开头的取景和构图方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拍摄于上个世纪的电影《黄土地》。对于熟悉张艺谋的观众来说,这种真实粗砺的电影质感实在是久违了。

毫无疑问,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里把作为视听语言之一的色彩用到极致的一位。不管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是新世纪以来拍摄的商业电影《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通过色彩的铺排、渲染和对比来辅助叙事,是张艺谋自成一体的电影风格。然而,当故事情节有“硬伤”,人物形象不够饱满的时候,再高超的艺术技法也只能表现出叙事的空洞无力,电影最终沦为奇观式的视觉盛宴。

如果说张艺谋的上一部作品《影》仍然延续了他对电影“美”的极致追求,那么《一秒钟》则完全相反。和张艺谋合作了20年的摄影赵小丁说,《一秒钟》是张艺谋拍得最笃定的一部电影,他把颜色的饱和度抽掉了30%,一个接近自然的色彩还原。沙漠的光线、明暗很容易拍得很美,但张艺谋不要沙漠的美感。

褪去浓烈的色彩和一切华丽的表现形式,张艺谋再次回归电影的内核,即叙事。影片讲的故事并不复杂,角度却很新奇。上世纪70年代,三个毫不相关的小人物因为电影结下了缘分。为了看一场电影《英雄儿女》,劳改犯张九声从监狱逃跑了。因为他听说,女儿在电影正片开始前的新闻简报里出现过。孤儿刘闺女,一心想着偷一段胶片,给弟弟做灯罩。在民众里极具声望的放映员“范电影”,想着保住自己的铁饭碗。三个人物,因几卷电影胶片而纠葛在一起,从争夺到抢救,随着片中电影的放映,三个人的故事也抽丝剥茧地展开,各有各的缺失,各有各的苦楚。

《一秒钟》聚焦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可以说是张艺谋近年来难得的现实主义作品。张艺谋本人说,这部影片有《活着》的意思。但目前看来,《一秒钟》有《活着》的气质,格局却小了一些。在这部自己担任编剧的电影里,张艺谋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但也掺杂了不少“私心”。

影片在宣传时打出了“张艺谋给电影的一封情书”这样的标语,但《一秒钟》发生的历史却充满了血泪。劳改犯张九声因为被定义为“坏分子”,他的女儿为了摆脱“出身”的影响,在14岁就争着去扛面袋子。“那时候人是不能左右命运的,我自己深有体会。”张艺谋说,在那个时代,他不敢想自己能上大学、拍电影,因为自己的“出身”不好,他一直活在恐惧里。正是因为很早就有这样的出身意识,张艺谋更加懂得电影的珍贵。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摄影的时候,张艺谋很自卑,周围的同学很多出身于艺术世家,见多识广,他只能用最笨的努力奋起直追。

知道张艺谋早年的成长经历,就更加能体会到《一秒钟》中范电影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范电影号召群众抢修胶片的情节看起来很夸张,甚至显得可笑,但他之所以对自己的工作小心翼翼,是出于那个年代对生存的渴望,尤其是当他还有一个因为喝了胶片清洗液变成智障的儿子。他不断向别人证明,放电影这个工作,只有他能做。张艺谋的经历多少带一点这种悲剧性,这是时代局限。他曾对作家方希说:“我一开始就有这个意识,让自己迅速工具化。工具化你就会对别人有用,人有了用,有些东西就不会找到你身上,你就会有空隙生存。”

即便带有自传色彩,《一秒钟》仍然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看到了时代是如何在个人身上留下烙印的,也会因为小人物的真实情感产生共鸣。当张九声重复看着那一秒钟有关女儿的影像,台下的观众也难免泪流满面。是的,一秒钟,太短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你我都是如此短暂而又微不足道的存在。就连那唯一证明过存在的胶片,最终也被吞噬在无尽的黄沙里。

从美学回归叙事,从奇观回归真实,《一秒钟》确实是张艺谋在古稀之年,回归初心的一部电影。电影的技术和美学不管怎么演进,最后还是要落到对人性的关注。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第五代导演们对现实的人文关怀显得十分难能可贵。这样一部影片,也许是对当下电影创作者的一种警醒。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