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联系生活:科学教学的法宝

时间:2024-06-03

杨洪春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新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科学课程要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即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基于此,我认为联系生活,是科学教学的法宝。

一、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所以,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科学。学生天生就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或发现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在科学教学中,我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强烈欲望。

《阳光下的影子》这课的重点是识别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和阳光的变化,难点是理解阳光与物体、物体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归纳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如果在教学这课时,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虽然看起来形象直观,但由于没有联系生活,学生缺乏亲身体验,是不能突出本课重点、突破本课难点的。所以,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到室外操场上去以太阳为光源进行实验研究,贴近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他们兴致高昂,望着他们欢快跑动的身形,我趁机投其所好,让他们利用自身的跑去研究影子的秘密。于是,我给他们创设了四个活动情景:一是快速找到自己的影子;二是很快把影子藏起来;三是变化你的影子,你有什么发现;四是想尽办法去踩到别人的影子。学生们通过一找—藏一踩,通过边跑边议,便毫不费力地发现了影子产生的条件,根本无需老师多说半句,就掌握了本课的重点!更让人惊喜的是,他们对影子的描述是那样逼真、细腻、实在:我的影子有时比人大,有时比人小;影子在我的前面,是因为太阳在我的后面;要是太陽在东面,那影子就在西面;影子是黑色的……这样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景,不但让学生感受到影子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而且会动脑思考探究影子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并将自己的感悟认识进行归纳整理,上升到理论认识,勿需老师多言,就攻破了本课的难点。

通过这一系列联系生活的情景创设与尝试,学生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原来,生活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对科学也就非常地感兴趣了。

二、联系生活,提供探究材料,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然科学是由一个个有趣而富有探究性的实验组成的,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而且形成了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那么,探究材料来自于哪里?探究材料并不限于实验室的现有资源和设备,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也都是重要的实验资源。联系生活选择实验材料,不仅能减少教师很多事,还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还能使实验设计更完善,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在教学《能量的转换》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找一个大纽扣或是穿了孔的圆形厚纸板,再穿入一根长100——120厘米的线绳,两端打好结,把扣子或园纸板放在线的中间,甩动绳子15——20圈,然后拉紧绳子,让扣子或圆纸板向相反方向旋转,又放松绳子,让扣子或圆纸板初始手甩动的方向旋转,最后不停地拉、松,使纽扣或圆纸板有节奏地旋转,学生边说边玩,体会能量的转换过程。搓一搓手,动能就转换成了声能和热能。“飞旋的扣子”游戏、搓手游戏所运用的材料均来自于生活,学生容易做,也方便实验探究。所以,在教学中如果一味地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大大制约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来源于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从而知道身边的小玩具、小游戏,其实也蕴藏着大道理。

学生收集探究材料的过程既是对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对能力的提高过程,因为在收集过程中他们不仅了解了这些探究材料的特点和作用,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联系生活,布置课外作业,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生活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联系生活,适当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向课堂以外,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得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学以致用。久而久之,学生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想办法探究解决。

例如,在学习了《能源》后,因为学生知道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总能量中,矿物燃料所占的比重相当大,而这些能源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但是,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这些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消耗速度极快,并面临着枯竭的危险,所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有的自己动手制作太阳灶,有的自己设计制作一种利用风能工作的模型装置,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可再生性能源。联系生活,布置的课外作业,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实践能力。

由此可见,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是科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引导学生将课内与课外整合,生活与科学整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又让学生获得了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联系生活,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全面体现在了课程内容中,着实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她是科学教学的法宝。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