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究小学数学应如何进行应用题教学

时间:2024-06-03

方军

【摘 要】 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水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得到提升,而应用题一直都是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所在。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策略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以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以提升其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教学策略的实质就是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升最终的教学效果,因为种类多和教学时间长等原因,教师便只能一类一类地教,一例一例地讲,而学生也只能够反复不停地练习,可见,这一过程更加偏重的是学生的技能训练,学生的主体性根本没有得到发挥,最终造成了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结果,亟待解决。

一、教学能力策略

(一)加强数学问题结构训练

所谓的数学问题结构,就是指在解决某一问题之前,要首先对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对其加以分析,找出其中的已知条件和相关的要求,再对这些条件和要求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分析,从这个整体中把握住那些具有本质意义的关系,这样就能够说是把握住了数学问题结构。所以说,数学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数学问题结构训练,要让学生通过长久的问题结构训练,学会把握题中已知条件和各种问题的关系。

例如,教师在对一步应用题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画线段图的训练、问题或条件补充的训练、不变题意变叙述方法的训练、应用题自编训练以及对比训练等;在进行两步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开展应用题“结构课”课程,可以将应用题中的直接条件转化成为间接条件,可以将应用题中的问题换一个问法,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拆题、扩题或者缩题等;在教学多步应用题时,教师应该将训练重点放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之上,通过“思维发散课程”的开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培训,让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使其一看到题目,就能够很快反应出来具体应该从哪里入手。

(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应用题的难学之处就在于其题目本身的复杂性,再加上训练的缺乏,学生在看到题目的时候通常都会觉得非常茫然,不知道从何下手。在这里,我们先将应用题和计算题做一个比较:因为学生对运算法则、顺序及其步骤都非常清楚,所以在看到计算题时,学生很快便能做出反应,而其整个思维过程也和运算的顺序是高度一致的,计算结果的对错也是一目了然。但是应用题就不同,从审题一直到式子的列出,都是以一种内部语言的形式来进行的,教师很难通过学生写出来的式子判断出学生思维过程的对错,也就更无从谈及开展更为深入的针对性训练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套教学方法,过程化学生的结题思维,使学生的在解应用题时,更加有计划和有步骤。

第一步:读题。仔细读题,了解应用题中的情节与事理,判断出在所有的已知条件中,哪些是已知的,哪些又是间接的,所有的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又有哪些关系。可见,读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题意进行了解的过程。

第二步:画批。将题意当中能够进行思维分析或者得出判断结果的重点语句用文字或者圆圈、箭头、着重号、曲线、横直线等符号勾画出来,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厘清题目中各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三步:画图。是指画线段图,让学生以线段的形式将题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表达出来,以一种更为形象、直观的方式反映出相应的数量关系。

第四步:说理。让学生用简洁和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说明自己思考问题的思路,呈现自己的思维过程。

通过上述四个步骤,将解题思路这一内在的思维过程转化成为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已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二、图标应用策略

图标应用策略就是指教师在应用题教学过程当中,要加强对学生各种图形和表格识别和绘制能力的训练,要使其能够利用图形和表格表达应用题中所涉及的各种数量关系,从而自主地解决应用题。低年级的数学应用题首先是从图画、表格和图文应用题开始的,后来才有了文字应用题,并且这些应用题大多都被安排在了课本教材内容的操作活动当中。中年级和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尽管文字性更强,但其中的大部分关系都是能够用图形和表格表达出来的,图形和表格这样直观的表达,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各种数量关系。

例如,教师在对“两数相差多少”这一类应用题中“小明家养了11只白兔,5只黑兔,请问小明家的白兔比黑兔多几只”这一题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11只白兔,然后再画出5只黑兔,使其与白兔一一对应起来,在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去掉白兔和黑兔相同的部分,让学生自己说出白兔还剩下多少只,剩下的就是多出来的白兔的数量,多出来的那几只就是用减法算出来的数字,也就是这一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和分析,学生脑中就会形成大数减小数的意识,再次遇到这类问题时,学生不用再画图,也能够条件反射式地找想到解决办法,从而提升了学生解决应用题的效率。

三、生活化运用策略

生活化运用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尽可能地将应用题的各种数量关系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形式表示出来,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对利息、纳税和保险等应用题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的办法。以利息类的应用题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个任务,为他们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现在有100塊的零花钱,你们要放到银行存一年,请大家回去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一年后,自己将能够从银行取出多少钱等到下节课上课的时候,每个同学都要将自己的答案拿来和大家讨论。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有热情去裙秋问题的答案,学生的父母肯定会告诉他们怎样算,加之又要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讨论,学生就是更加用心的学习和记忆,效果也将会因此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虽然数学应用题教学相对其他教学来说更为困难,但只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这些困难都是能够被克服的。但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要认识到,学生数学应用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参考文献:

[1]王宝红.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障碍与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28:38.

[2]陈加怡.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1,35:170.

[3]田军.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J].学周刊,2014,05:16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