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互动探究的实效性

时间:2024-06-03

何海燕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有着自己的价值只是,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它不仅仅注重当前学生的发展情况,还关注了以后学术发展状况,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是的学生在情感的认识上有着更进一步的发展。至此,文章将从激发兴趣,调控课堂气氛,改进教学方法等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堂 互动探究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144-01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有着自己的价值只是,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它不仅仅注重当前学生的发展情况,还关注了以后学术发展状况,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是的学生在情感的认识上有着更进一步的发展。下面,就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一系列的探讨。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当学生有着学习的探索欲望的时候,可以很好的跳动期学习动力,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学效率,教师仅仅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付出实际行动,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而形成一个强烈的学习意识,加强学生的学习细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采用:1.情景教学法,通过讲故事,使得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投入到雪山下的过程中,2.游戏教学法,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围绕教学的内容进行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闪光点教学法,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4.对比学习法,通过对知识的对比,对过往语言能力和现在语言能力的对比,来使得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进一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学生的内心,都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设立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一系列的学习机会,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能够积极的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条件,重视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所或许的一洗了的知识,有意思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挑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活跃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动手参与

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准确、丰富而生动的感性思维材料,引导学生用学具操作,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思之有源。

2.动脑参与

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思维是关键。所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还要用脑去参与。参与时主要是解决怎么想和想什么的问题。教师要在知识关键处、转折处设问,通过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动脑的机会,引导学生对表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求同、求异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展开想象,从而探索新知、分析问题、发现规律、发展能力。

3.动口参与

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都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其中,所以,教师也要虚心的接受学生的教学反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做一系列的教学调整,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脑子想的是什么,是需要通过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的把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表述能力更好的结合起来,从而吧学生在课堂教学上观察到的、总结出的结果可以很好的通过语言表表述的形式表现出来。课堂上,教师要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的运用语言来表达思维逻辑,对于学生在表述的时候遇到的问题,要预计及时的纠正,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調控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课堂参与积极性高。因此,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1.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形形色色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数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对学生中具有独特创新想法要特别呵护、启发、引导,不轻易否定,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为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占有足够的自学时间,享有广阔的联想空间。

三、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例如:在组织一次班会之前,请同学们预算一下需要多少费用。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关系,为学生参与学习创造条件,逐渐引导学生在“学会”的同时达到“会学”,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芬.小学数学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尝试[J/OL].中国培训,2015(06)

[2]谢健,陈文略.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互动的策略[J/OL].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1)

[3]崔雪梅.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自我发现引导的探究——以《认识=、>和<》一课的教学为例[J/OL].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30)

[4]王中仙.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思考[J/OL].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30)

[5]李长青.无限延伸有效发展——运用信息技术摆脱传统数学课堂桎梏的实践与思考[J/OL].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3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