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王赫
【摘 要】台湾作家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一篇散文具有极强的写景艺术,她把山中的一个小屋幻化为“空中楼阁”,并采取了多种写景手法,一是把目光集中于小屋,移步换景多角度摄取画面;二是驰骋想象的思维,运用巧妙的比喻设喻写景;三是让景物融合感情,通过写景抒发出内心感触。多种写景艺术的有机结合,使文章给读者以无限的艺术享受。
【关键词】我的空中楼阁 写景 艺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59-02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其著名文章《陋室铭》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在刘禹锡的笔下,一方小小的陋室何以显得如此高雅而富有情趣,其缘由是这一陋室处于清幽之环境,陋室中不乏谈笑风生的博学之人。刘禹锡身居幽静之处,广交高雅之人,修行至馨之德,其心中自然充斥着绝美之景。无独有偶,异曲同工。台湾作家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也为我们“复制”了如同“陋室”一样的美丽所在。在李乐薇的眼里,“痣”大的一个小屋却是那么清丽脱俗,主要是缘于小屋具有翩然的姿态,它是那样的轻灵自由,在这个小屋,作者可以尽享花香之馥郁,尽享鸟语之欢快,尽享烟雾般的浪漫与温馨。作者笔下这个“超凡脱俗”的小屋,就是给人无限快乐的幸福驿站,就是令人心驰神往的空中楼阁。李乐薇之所以能如此使平常的小屋幻化出令人无比神往的魅力,主要是作者调动了多样的写景技巧。
一、目光集中于小屋,移步换景多角度摄取画面
文章题目是《我的空中楼阁》,其描写的对象似乎让人感觉扑朔迷离,如梦如幻,但作者把所谓的空中楼阁具化为一个小屋,并把小屋当做描写的关键点和核心。小屋虽然位于高高的山脊之上,但却不是形单影只的孤立个体。它位于一棵高大浓绿的树木之前,它与蔚蓝的天空遥相呼应,它与外界有或隐或现的小路相连,它分明是一个曲径通幽的神奇终点。作者以小屋为焦点,运用辐射式的笔法,从多侧面、多角度尽情描绘小屋及它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立体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作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动态观察审视,她把从不同侧面“摄取”的美景毫无保留的传送给读者。作者把小屋“安置”在山上,并让小屋与山有了不可割舍的联系,小屋与山相互映衬,没有了山,也就不存在小屋;没有了小屋,山也就失去了情调和生气。围绕着小屋,作者选取了与之关系最为紧密的树和花,他写山写树,把有限的领土与无限领空相结合,使有形的围墙和无形的围墙相映衬,写空气写光线,写出入的交通要道,写小屋的白天和夜晚……众多景致在作者笔下虽然似乎穿越了时空,但依然显得有条不紊,摇曳多姿。从视角空间来看,时而远观,时而近察;时而驻足山顶平视,时而立足山下仰观;时而抬头望天,时而鸟瞰地面……从时间来说,他笔起拂晓,笔落夜幕,似乎时空在作者的弊端凝固。其观景写景的艺术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为定景移点,一为定点换景。定景移点是立足屋外写小屋和山,小屋与树。山之上下,屋之前后,作者的脚步不停的在行走,使相同得画面呈现出不同的秒处。定点换景是立足小屋,变换角度发散摄录景色,对象多样变化,有领土、领空、围墙、空气、光线、交通、夜晚……从相同的点观察不同的景致,以审美的笔触去庙会,景色固然会各不相同。
二、驰骋想象的思维,运用巧妙的比喻设喻写景
在《我的空中楼阁》中,作者放开想象的思维任意驰骋,用多种新奇富有特色的比喻描写烘托小屋的美丽和别致。不妨选取几例来分析。比如,作者对宋朝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名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精髓进行变化,用新的想象把山比喻成女子描画过的眉毛,又把小屋比成“眉梢的痣”,这样的比喻有承接古人比喻的特点,又融入新的对象,使所描绘的景色既富有诗意,又十分传神,让人浮想联翩。第二个很有特点的比喻是文章第三节的一句,即“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作者连续使用四个比喻,以“水面”和“天空”比喻“山”,用“风帆”和“飞雁”笔喻“小屋”,既实现了以动衬静,以大衬小,又能准确定位山与小屋的位置关系;以“灵动的色彩”、“一点生气”、“一点情调”隐喻山离不开小屋,因为有了小屋,就使山平添了色调,使景致平添了韵味。这样的比喻写景艺术,不仅从“点”和“面”上勾勒出了其完美的形态特征,而且还使静止的景物显得活灵活现,让读者产生无限遐思。这正如培根所说:“在美方面,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第三个极具特色的比喻是在描写小屋的光线时,作者用“花蕊”比喻“山”的形状,用“花蕊”的绽开和收拢来比破晓和入暮时光线的明暗……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比喻,使“我的空中楼阁”如梦如幻,美不胜收。
三、让景物融合感情,通过写景抒发出内心感触
纵观《我的空中楼阁》整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李乐薇写“空中楼阁”,其主要目的并不是单纯的客观的描写小屋,而是在描写小屋及小屋周边景色的时候,处处渗透着自己居身处世的主观情感。这种写景的特点正如清代王国维在著作《人间话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正因为山上这个小屋是作者无比热爱的小天地,是作者工作繁忙精神疲劳渴望释怀时候的精神寄托,所以在作者的眼里,这个“深居”山中的小屋才会如此象人一样有生命,有活力,甚至像情人一样能让她寄托绵绵的情思!作者看见小屋,就会觉得心情舒畅如释重负;作者走近小屋,就会倍感亲切无比温暖。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写道:“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我把一切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简单地几句话,真实地道出了作者写作意图和达到如此之高艺术境界的关键。
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是的,台湾作家李乐薇在《我的空中楼阁》一篇文章中很好地诠释了王国维这一观点。她把本来不算特别优美山中小屋当做描写对象,并把自己浓浓的主观感受和感情附着其上,就使得小屋增添了无限的美感,也让读者获得了艺术享受。李乐薇的写景艺术,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时提供了很好借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