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运用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

时间:2024-06-03

杨雅晴

【摘 要】运用多种感官,能促进学生大脑形成关联,而这些关联可以促进学习的过程,增强记忆。小学课堂中,合理设置教学活动,让学生耳眼口到,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学习,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记忆。

【关键词】多感官 动手操作 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41-02

运动可以在大脑中形成关联,而这些关联又可以促进学习的过程,增强记忆。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要经过具体操作-表象操作-形式操作三个阶段。教师如果能在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数学学科教学中,巧妙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耳、口、眼、手脚等多种感官都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中,这将会使学生课堂上思维更活跃,能加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一、运用多种感官,提升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要求学生从观察具体事物,抽象出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而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像等的基础上,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实际观察和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例如,在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这一章中,我首先让学生由观察生活中的具体实物开始,如卷纸盒、足球等,重视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对几何概念的形成,让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一起说一说,来感知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体这四种形状的特征,形成初步的形状观念。接着,我再进一步根据学生观察到的图形特征,由实物直观到几何直观。接着,设置了“变一变”环节:展示不同大小、位置的几何图形,让学生通过摆放实物来“辨一辨”它是何种图形,这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更有助于学生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个相似图形。在做习题:四个小正方体可以摆成什么样的图形,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才能摆出一个大的正方体.我也是让学生自己数学学具,动手操作,并让学生自己上台演示讲解。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性和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的:“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个做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把握概念的本质,建立空间观念”。

二、运用多种感官,提升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

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的专门语言,具有抽象性、准确性、简约性、形式化等特点,学生必须准确理解数学里的符号、图形、表格、公式、方程式、以及文字等准确含义。但是,一年级学生仅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容易形成数学学习上的形式主义,难以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将数学语言的形式与具体内容正确联系,更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加强数学语言教学对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数学表达及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教授“+”含义时,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圆片、小棒等学具结合图中的情境摆一摆、说一说,再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将算式与情境相结合,说一说加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利用几何直观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再如学习《9的加减法》一课,上课时,我给学生发了九宫格卡,规定两人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让学生在图形的帮助下,在涂、写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的互逆关系。

□+□=9

9-□=□

又如练习题9+( )=12这道题,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此类问题,而理解题意对学生来说很重要,为了突破难点,教学时,我先出示了12个○,9个△一一对应,两种形状个数一样多,那△还需要画几个?然后再让学生画一画,填一填。并提出问题:你为什么画3个△?以此帮助孩子们突破难点。

○○○○○○○○○○○○

△△△△△△△△△

三、运用多种感官,有助学生理解算理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不发达。在做口算题时,学生最初往往要借助手指头、摆弄小棍、圆片等学具来理解数的分与合,数的加减,形成数感和理解算理。在学习20以内加减法,如13+5=□,17-6=□,14-10=□,即使学生已经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最初遇到这些数字相对较大的题目时,都不知如何解答。这就需要学生明白此类算式的算理。在做这类题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同时进行,借助操作活动,让学生按一定的逻辑思维逐步发现知识建构规律,形成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动手操作的过程,应该伴随着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总结、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能将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过程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建立数学模型。上课时,我借助数学学具来实现教学目的,先让学生通过波动计算器上的珠子,来完成课前研学,让学生自我摸索,此类计算题,首先应将对应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减。掌握数理之后,学生很快就能运用10以内的口算基础,快速的解答出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适度配上音乐,配上动作,也能帮助学生记忆知识。在设计数学题目时,将题目的形式变一变,让学生涂一涂,画一画,也能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和对题目的理解和记忆。或者将体育活动与数学思维相结合,让学生边跳绳边进行口算.....总之,实际教学中发现,如果教师做好组织者、引导者,能有效的开展课堂活动,采用有效的教学学具,借助教育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给学生带着目的和任务去参与数学活动,就能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