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由校园暴力事件引发的思想政治学科德育分析

时间:2024-06-03

李星辉

【摘要】频繁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折射出的是部分青少年脆弱的道德情怀。作为德育性质的思想政治学科,需要确立符合时代发展的德育定位。与科学化的德育、功利化的德育定位相比,生活化的德育才是德育的本质,探讨生活化德育的实施路径可以从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校园暴力 思想政治学科德育定位 德育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4-01

一、校园暴力概述

(一)校园暴力现状

综合各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校园暴力主要指学龄期(7至18岁)青少年之间利用斗殴、性侵、敲诈勒索等暴力手段,对师生的生理、心理等方面达到某种程度侵害的蓄意暴力行为。校园暴力不仅仅只是发生在校园内,甚至还会发生在校园外部。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网络频频出现校园暴力事件,暴力程度、人性摧残触目惊心。辱骂殴打、拍摄裸体照片、烟头烫伤等等行为,这些与青春校园截然对比的画面一幕幕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

(二)校园暴力分析

学龄期的青少年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随着身体机能的快速发展,他们更加在意自己与周围人的变化,这一方面加剧了他们心理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攀比、嫉妒等心理。正是因为如此脆弱的青春期,才需要外界各方面的关爱与帮助。然而,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家庭期望过高,学校更看重成绩,社会市场主体与行为的更混乱,部分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中便产生了价值观的混乱,得不到有效的关心,便用他们自以为正确的方式来排解内心的困扰。

青少年的生活态度和观念出现了问题,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缺少了必要和合理的关注和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众多,社会转型大背景以及其影响下的家庭原因、学校原因、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发展原因、同伴群体原因等等,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学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有关方面。

二、思想政治学科德育定位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低效是造成青少年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而作为学校德育重要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该切实反思本学科德育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德育的低效首先是源于对德育定位的不合理,“近代以来,学校德育的最大特征和痹症就是对生活的遗忘,它直接导致意义在的德育中失落了。”[1]德育经历了科学化的德育、功利化的德育,正走向今天生活化的德育,使得德育不断回归本真意义,即真正实现回归生活,体现人文关怀。

(一)科学化的德育

实证主义及其所倡导的科学主义影响到教育领域。在实证主义的影响下,知识被看作是客观的、精确的,从而排除了个人的价值判断。教育教学便是在对确定知识框架的技术性的操作过程。实证主义追求知识的科学化,因而将德育看成抽离价值意蕴的纯粹的道德规范的道德准则,即科学化的德育。

科学化的德育脱离了生活,缺少了人文关怀,由此,进行德育的过程变成教师传授道德规范和准则,学生接受道德教条的过程,道德养成便是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机械记忆,抽空道德意义的教育不能在教学中体现特有的学科价值,使得学生失去对学科的兴趣,但是基于强制性的学习规定,部分同学便滋生一些问题,漠视生命,缺少应有的责任与关怀。

(二)功利化的德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工具理性全面统治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哈贝马斯就把以科学技术为主要载体的工具理性,看作现代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2]“在工具理性的扩张与主宰下,世界不再自成目的,而成为人满足自身需要的手段,人的一切行动也都以可计算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经济冲动力成为人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于是,现代化对任何事物唯一的价值标准就是擅理智的功利性和效率。”[3]社会的功利性渗透在教育领域,使得德育也浸染上工具理性的色彩。

德育的功利化表现在,“当某一科学被运用于经济之中时,这门科学马上身价百倍,人们为了获利,纷纷追求它,并在学校推广这一学说。”[4]于是,培养人知识与技能的学科,由于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利益的需要而备受社会重视,因而也成为学校的重心,而道德教育由于其显现效果的长期性和内隐性,而受到弱视。社会上于是出现“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的区别对待,思想政治类专业的学生由于短时间内创造的经济价值较低,直接影响到了其在中学的课程地位,成为所谓的“副科”。

(三)生活化的德育

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社会更加呼唤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原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受到冲击,教育界进入改革时期。此时,德国现象学大师提出的生活世界理论,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他认为,非客观化的、直观的生活世界,是现代强势的科学世界的根基和源泉,而且完整丰富的生活世界本身就是人的唯一的主题和目的。”[5]新世纪伊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并进行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教材的研发,尤其突出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更加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材的设计上,注重贴近生活的活动教学环节,意在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增加道德体验,使得学生的道德经验不仅仅停留在道德规范上,而是将这种道德准则落实在具体情境中,从而使道德准则更加具有生命力。德育回归生活化的理念,使得德育真正找到了其对人道德培养的生长机制。

三、思想政治学科生活化德育功能的路径分析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之前德育的不合理定位影响以及面对现实压力,生活化的德育理念并未踏实落实,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着提升的空间。也就是说,当下,一方面对生活化德育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另一方面落实该理念教学实践也存在着诸多压力。

生活化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不是简单的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有其自身的科学性,生活化必须建构在科学化的基础上,不能离开科学化片面去谈生活化,更不能以生活化而牺牲科学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生活化只是说要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6]

本文从组成教学系统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着手进行有效德育路径探究。

(一)深刻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特征

1.青少年学生的一般特征

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发展最为剧烈的时期。他们的体型、器官以及机体组织等趋于成熟,面对身体的急剧变化,部分青少年无所适从,引发心理困惑。智力的发展,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加强,使得青少年认知能力增强,独立性、创造性、批判性也大大提高,部分青少年容易过度自信、以致走极端,因此容易在同学间产生摩擦。该时期也是情感活动变化比较丰富的时期,容易突变、冲动、感情用事。性功能逐渐发育成熟,此时期对男女情感比较好奇,容易引发早恋、情感纠葛等问题。

2.信息化社会影响下青少年学生的新特点

当代的青少年可以说是信息化、数字化的原生代,他们的生活环境从一出生起就充盈着无数的数字媒体和爆炸式的多媒体信息,“数字化生存”全面展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满足了青少年的需要。青少年为此乐此不疲于网络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大交际圈、浏览丰富的信息,这使得青少年的视野进一步扩大、个性更加张扬、价值观更加多元。

然而信息社会影响下的青少年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依赖,可能会导致无法适应现实生活,出现人际交往的障碍。“就其实质,人们以网络为中介形成的社会关系是虚拟社会关系,主要源于网络的虚拟属性。而虚拟社会关系的致命弱点之一就是不能满足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相见和信任的需要,其满足受挫就会引发群体成员发展的障碍。”[7]青少年在这种条件下容易出现的特点:(1)沉溺网络,逃避现实。心理趋向封闭,社交能力差。(2)感情淡泊、诱发暴力、精神孤独等问题。(3)加剧自我认同危机。

3.思想政治学科视角下学生的心理

目前,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并不是很浓厚,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法就是考前突击背诵,学习的意义就是能拿到分数,学习的意义不大。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大众受功利化的影响对该门课程的偏见,另一方面是由于该门课程德育没有发挥其学科特有价值所导致的。

基于对学生群体及个体的分析,在进行学科学习时,将学生关注的焦点、社会的热点以及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点、兴奋点不失时机地融入教学活动中设计中,便会在潜移默化中拉近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美丽,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

(二)教育者要提高自身道德能力

教师的道德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身要起到道德示范的作用,具备道德素质,这体现在教师言行的点点滴滴,包括穿着、谈吐、教育方式、待人接物等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者的一个规则就是:要把自己在广泛的意义上培养好,那是你就必然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当你致力于教育别人时,不论是在教育活动的范围以内,或是在它的范围以外,都要努力于自我教育。”青少年时期特别具有“向师性”的特点,他们会选择教师或者其他长辈的某些言行进行效仿,因此作为政治学科的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二是教师要具有道德教育的能力。“对教师而言,德能包含两种基本的能力,其一是个体选择道德价值、实践道德价值的能力。其二是,应对教育教学中伦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它包括敏感知觉道德问题的能力,善于道德推理与引领的能力,以及对不同道德观点宽容与信任的基本能力。”[8]教师道德能力的提升旨在为学生营造一种感受、体验、内化道德生活的气氛,使得学生能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深刻感受知识背后的思想、情感与价值,与学生一起探讨通过知识进入“真善美”的可能路径。

(三)充分挖掘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内容中的育人价值

教学内容是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专业学科知识的提炼,既体现了国家对本学科所培养人的基本方向,也蕴含着独特的学科价值。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属性决定了其教学内容更多的育人价值,那么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具备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的洞见能力与较高的设计和实施教学的智慧。叶澜教授指出:“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的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9]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首先是对学科知识的建构,在这期间培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方法与思想,这种思想与方法构成本学科的理性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理性能力,便掌握了根据具体情境进行情感迁移的能力。也就是说,一个学科的思维与方法体现着本学科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那么,培养学生本学科的思维与方法是达到育人的核心条件。

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特点挖掘教材中典型的事例或者是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诸如,辩证看问题的能力、系统观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现代经济社会所需的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等等。

青少年暴力事件只是青少年心理发展问题中的一个方面,以其为代表的种种事件折射出青少年群体需要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思想政治学科教学道德教育只是一方面,而更多的需要学校多角度的教育,也需要全社会的配合,甚至需要法律的介入。

参考文献:

[1]李菲.学校德育的意义关怀研究[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9.04:34.

[2]李菲.学校德育的意义关怀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39.

[3]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04:7.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5]李菲.学校德育的意义关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47.

[6]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98.

[7]霍福广,刘社欣等著.信息德育论——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0.

[8]田保华.试论学科德育的问题与出路[J].课程·教材·教法,第35卷第7期.2015.07.

[9]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