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梁勇
【摘 要】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在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能力方面获得预期的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益,“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大的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即实现课堂教学中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起到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等,都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
【关键词】 目标;明确;具体;学情;调查;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 G6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项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在大力倡导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如何才能提高课堂实效成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探究的课题,下面我就这一课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预设
“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只有精心预设,才能心中有数,做到处变不惊,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我们听名师、前辈的课,常会感到其预设的精妙: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教学重难点的实施、突破,到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等方面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备课形式上看,有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两种。我们应充分利用好集体的智慧,多进行集体备课。从内容上看,备课分为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因此,备课要有完整的体系。
二、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基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在从下几方面进行探究式教学,从而构建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第一,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第二,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三、创设情境,以境致趣。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激趣的目的。具体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笔者曾执教市级赛课《荷花淀》,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美丽的荷花,美丽的荷花淀。并以之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因美而产生学习兴趣,因美而震撼心灵:荷花的美就是家乡的美,就是祖国的美。丈夫们有如此美丽的祖国,有如此美丽的家乡,而如此美丽的家乡却正在遭受日本侵略鬼子的蹂躏,为了美丽的家乡,为了美丽的祖国,荷花淀的普通人民甚至女人逐渐成长为坚强的抗战游击队员。进而学生便不难理解荷花淀人如荷花一样的美好品质了。他们善良纯朴,他们热爱生活,他们向往和平……也理解了反侵略、保家卫国的小说的重大主题,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的艺术描绘。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教师精美的语言,借助美术手段等多种方法达成。
三、教学模式要变
新课程实施一年以来,我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目前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其与新课程理念精神不相符的一面,以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可见,新课程给我们在一线的新课程实施者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就是要变化我们的课堂,将新课程真正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努力消除我们课堂上以往存在的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的弊端,所以教学上我在贯彻实施《课程标准》精神实质的过程中,主动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并在高一新课程的实施中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情况:1.以学生学习为立足点,使课堂“活”起来;2.以启发式学习方式为指导思想,使课堂“动”起来;3.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使课堂“新”起来。
四、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语言的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著名教育专家斯塔佛尔姆也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通过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细微之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优化和运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呢?我认为应该坚持正面引导原则,以激励性评价语言为主,教师的语言中不时地流露出对学生的理解、支持、尊重、信任等一些激励性语言,就会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求知欲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从而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清代的教育家颜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苟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决不吝啬赞许与鼓励,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生答的好,及时称赞说的很有道理、你太聪明了、老师佩服你、你是同學们的骄傲、你很有独到的见解、老师相信你会更出色等,使学生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
总之,新课程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习的内容或相近领域选择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调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特征而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在语文课研究性学习中,主要以作调查、写论文报告等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以必修课和活动课为载体,引导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互动,引导学生以所学知识,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盲点,关键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真正让学生从我们高效的课堂中提高自己的学习。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人民教育》、《中国教工》、《魏书生教学方法100例》等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