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李华莲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语文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而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课题。而本文就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思考,以期能有所收获。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99-01
“语文”是一门“心灵的学科”,课文应该成为学生内心体验的源泉,课堂上要有情感生活,有心智的活动,语文教学如果不能让学生凭借语言通灵、感悟、移情、益趣,那就是失败的教学,因为远离了语文的本性。在小学语文的各种教学内容当中,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感知能力,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
在新课程的标准下,语文老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往往过于追求营造课堂气氛,在语文课堂上对一些话题的铺垫和延伸过于繁多,因而出现了语文课堂閱读教学中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混乱现象,从而忽视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优化和整合知识与技能目标。
2.阅读教学课前备课缺乏针对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前期备课缺乏针对性。前期的备课形式不够科学,一般是以语文老师的教学用书为参考依据写出教案,甚至是照抄现成的教学方案,没有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备课,因此教学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3.没有一套合适的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受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的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没办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学中没有制定和完善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阅读教学缺乏实效性,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偏离。
4.没有坚持“以生为本”原则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老师固然重要,但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要载体。许多语文老师对“以生为本”的认识不够到位,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太少,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对知识的接受学习程度来推进课程,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也比较低。
二、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重点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方法指出阅读教学总体要求是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兴趣。在一般阅读教学当中提倡大量阅读,注意课内外的结合,注意阅读中的普通话正音问题,多读、多背、多积累养成多读书的良好习惯,培养诵读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重点应该包括: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开口朗读,读出真情实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朗读技巧指导,读出感情,有效掌握诵读和默读的要求,各种文体的要求等。改正喊读、唱读、等读、抢读、指读、动唇默读等坏习惯。
2.整体把握课堂,提高阅读课堂效果。在阅读感受的同时要兼顾对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做好对写字、正音、朗读习惯指引课内精读指导。在课外拓展阅读的教学中,不能随意放任,注意与总体目标相互结合。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措施的探讨
1.优化阅读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单元和课堂阅读教学内容,认真分析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深入研究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准内容的结合点,准确的把握课堂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阅读教学的目标,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以及认知目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等,让学生在阅读的体验中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应该根据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规律,合理的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的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是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及兴趣爱好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阅读教学的难以程度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同时也要坚持语文老师的主导地位,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体验加深情感
新课程标准把“尊重学生独特体验”视为“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在新课程改革总目标中也特别强调了“注重情感体验”,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学习,应该是以学生个体体验为基础的,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那种内在关于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对于实现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素养,打好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更要关注学生追寻“体验”,也应当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倾心追求,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情感认知”。
3.读写促学生表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读好比是理解吸收,写则是理解表达;有了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理解性的表达又促进理解性的吸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成为学生心灵的对话,对学生以情激情,学生情动也就会辞发。实践教学经验也告诉我们,学生在吸收文本语言与精神营养后,自然会产生有灵性的奇思妙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开展读写训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及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多种教学方法并举,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①重视默读、朗读、背诵能力的培养。要继续加强默读、朗读、背诵的指导,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学会默读、朗读、背诵,逐步提高默读、朗读、背诵的速度和质量。为了提高学生的默读能力和速度,教师还可以选择课外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另外在要引导学生把运用查字典、词典学习词语的方法与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方法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性的能力。
②注重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特点,提高学生自主性。要加强对学生整体感悟能力的培养,也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体验感受。文章本身是一个整体,它是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组成的。描写场景,作者胸有境,叙述事情,作者思有情,文章是不可以肢解的。阅读教学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利用课后练习题的提示等,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
参考文献:
[1范晓燕.美的真体验——浅析语文阅读中的美[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2).
[2]赵清华.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M].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