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牛吃草”问题解法的实质

时间:2024-06-0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88-01

“牛吃草”问题,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的,牛在吃草在长的数学问题。在小学奥数竞赛中常以变形的解决实际的问题出现,我们先来看扩展的例题。

例1.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6、8公顷。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1头牛吃1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12头牛吃14天。那么第三块草地可供19头牛吃多少天?

分析,牛吃多少,草有多少,草长的速度?涉及这三个变量,但很容易知道的基本等式:原有的草量+生长的草量=牛吃的草量

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解:设每公顷有草x,每公顷草每天长y,每头牛每天吃草a, 根据上面的等式有

第一块: 5x+5×10y=11×10a ……①

第二塊: 6x+6×14y=12×14a ……②

第三块: 8x+8×?y=19×? a ……③

(假设19头牛吃?天)

有把上面方程中的a看已知数,联合①②解得

x =7a, y=1.5a

把x,y代入③

8×7a+8×?×1.5a =19×? a

两边同除以a,得?= 8×7÷(19-8×1.5)

=8(天)

其实在上面①②的结果中,很容易看出或证明x、y、a三者之间是倍数关系,这就是它们的实质。因此令a=1,那么可以求出x、y;只要令三个未知数其中任一个为1,那么可以求出另外两个未知数(只需单位一样)。所以为什么有的算术解法可以把其中设为“1”的就是基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各种杂志刊物的和网络看到的种种解法,也仅仅是上面解法的变形而已。

当三块草地同样大小即变成了一块地,则成了“牛吃草”的基本问题。

另外,从上面可以看出5×10y可以写成(5×y)×10,也就是5公顷草地每天长5y,是一个恒量;而6×14y=(6×y)×14,也即6公顷的草地每天长6y的草,也是一个恒量;对同一块地,把这个值重新设置,问题就更简单化。

例2:一片10公顷的草地,每天都匀速的长出青草,这片草地可供27头牛吃6周或23头牛吃9周,那么可供21头牛吃几周?

设每头牛每周吃“1”份,这片草地每周长x份(当然也可以每头牛每周吃x份,草每周长“1”份)(如图):

那么两线段相减得:9x-6x=23×9×1-27×6×1

x=15

原有草量: 23×9×1-9×15=72(份)

于是有21头牛可吃

72÷(21×1-15) =12(周)

显然“10公顷”是一个多余条件,一般就忽约而叙述成“一片草地,一块地”等。实质是牛吃草问题是一种理想化状态。首先牛吃第一天、第二天等后,被它吃过的草也在随着时间在长,总不能要求它又倒回来吃;而草的厚度生长快慢都假想一样,所以说是理想化。但实际生活中,也有这种相对的如匀速前进的车、水流等问题,只是我们没必要纠缠细节,否则简单问题复杂化就会寸步难行,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利用例2的方法,可以去解生活中的车站检票、一只水管进一只水管出、某些工程、行程问题等“牛吃草” 变形的数学问题,如

1.某车站在检票前若干分钟就开始排队,设每分钟来的旅客人数一样多,从开始检票到等候的队伍消失,若同时开4个检票口需要30分钟;同时开5个检票口需要20分钟,为了使15分钟内检票队伍消失,需至少开多少个检票口?(提示,所检的人数=开始排队的人数+又来的人数)

2.快、中、慢三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去,出发后6分钟快车超过了一名长跑运动员,过了2分钟后中车也超过去了,又过了2分钟慢车也超了过去。已知快车每分钟走1000米,中车每分钟800米,求慢车的速度。(提示,三车未出发时,运动员离A有一段距离)

3.自动扶梯以均匀速度由下往上行驶着,两位性急的孩子要从扶梯上楼.已知男孩每分钟走20级梯级,女孩每分钟走15级梯级,结果男孩用了5分钟到达楼上,女孩用了6分钟到达楼上.问:该扶梯共有多少级?(提示,把刚上扶梯脚踩的梯级看作一个点,那么人到达扶梯顶端所跑的级数,就是顶端离这个移动的点之间的级数,而这时这个点离扶梯底端也移动过一定的级数)

罗天恩,男,1963年1月,大专(数学系),小学高级教师,全国小学奥数一级教练。

本文主要探讨“牛吃草”问题解法的实质,为什么有的变量可以设为“1”?以及生活中“牛吃草”的变形的数学问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