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学语文活动课应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时间:2024-06-03

郑建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238-01

语文学习要培养的良好习惯,指的是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习惯。它大致包括: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听话习惯和表达习惯。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的渠道很多,而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语文活动课是其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这里结合自己的实践,探讨一下中学语文活动课程与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问题。

一、语文活动课为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吕叔湘先生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也就是说,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是靠听讲听出来的,不是靠教师改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通過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因此,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必须给学生创造模仿的条件和反复实践的机会。教师也可利用正常上课时间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可是,由于受教学内容和课时的限制,它给学生提供的机会十分有限,而且有机会参加实践的学生不多,无法达到养成习惯的目的。语文活动课则不受这些因素的限制,它充分表现了参与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观。贵在人人参与,动脑、动口、动手,教师只是当顾问、参谋,必要时才进行干预,学生则得以在广阔的空间内自由活动,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相应的语文能力。这样,无疑就为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语文活动课有利于习惯培养中诱因的激发

习惯不仅是一种行为体现,还是一种心理品质。而习惯作为一种心理品质并非孤立存在的。一个人习惯的养成,同他的动机、兴趣、情感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动机、兴趣和情感是习惯产生的诱因”。而语文活动课的开放性特征可以很好地激发这种诱因的产生。

语文活动课的开放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活动内容的开放。学科的内容总是有一定的稳定性,课堂教学内容受它影响,往往表现得较为集中、统一,缺乏时代气息。而活动课内容允许超越课堂,更贴近现实生活,它可以是阅读活动,也可以是听说活动,还可以是社会实践活动。与此同时,它还可以结合各种生活领域开展,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扩展了学生知识来源,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知识面。如在高一年我们结合教材,同时针对学生存在普通话语音不准的现象,举办了一次绕口令比赛。在小组荣誉的驱动下,学生一反平时经再三强调也无所谓的态度,个个情绪高涨,不仅注意自己读准音,还认真的挑出其他同学出现的语音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乘势阐明了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这次强调则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仅自觉地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也有意识的改掉了一些不良的习惯。

(二)活动方式的开放。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一般以教师讲、学生听为基本模式,教师自导自演,学生处于观众位置,心智处在压抑状态。语文活动课可以打破传统的窠臼,根据各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精心组织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感 到新鲜、刺激,从而爱学、乐学,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动力和热情。这就为良好习惯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例如我们特别设计了一堂活动课,带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去浏览报纸,比较感受办报宗旨与报纸内容的关系,认识报纸的版面组合,认识版面、设计、文字美术的搭配美。经过这一示范性的活动后,学生个个兴致盎然,认真的设计制作。我们对学生办出的每一期手抄报都进行评比,优胜者集中展览,以此促使学生通过认真办报,办好报来促进养成读报的习惯。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活动课开放性的特征,既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求,又创置了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自然会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为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语文活动课有利于习惯养成中意志的培养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坚强的意志、坚韧的信心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心理学的检测结果,在非智力因素中,“意志与学习的相关度很高”。可以这么说,意志是习惯养成的中介。如果一个学生有了写一手好字的动机,加上有坚持不懈的练字的意志,便能养成书写工整的习惯。可见坚强的意志是养成习惯的关键。又因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费时多,难度大,见效慢,意志的培养就显得尤为困难。语文活动课则是巧妙地把意志培养融会于趣味的活动中,譬如说,可以召开以良好学习习惯为主题的讨论会,经过你一言我一语层层剥笋式的讨论,逐步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道理,使他们自觉地去克服困难,达到培养坚强意志的目的。也可以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或小记者招待会,让学习尖子或有较大进步的学生充当发言人,其余学生则当小记者,在模拟采访的一问一答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思维的迅速反应能力,无形中也起了榜样示范的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