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删繁就简见真谛

时间:2024-06-03

佚名

1938年年底,季羡林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写博士毕业论文。为了写好论文,季羡林通宵达旦地阅读了整整3大本佛典《大事》,然后将书中的动词做成卡片。

动笔后,季羡林认为应该在论文的正文前加上一篇有分量的绪论。这样,论文才显得气派。于是,为了写绪论,他翻看了大量用各种语言写成的论文,记笔记、列提纲。经过一年多时间,他才写成一篇相当长的绪论。

绪论写完后,季羡林满怀信心地把它送给导师恩斯特·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审阅。一个星期后,导师把稿子退给了季羡林。季羡林打开稿子一看,发现里面没有改动,只是用括号将全文括起来了。意思是,全文的内容全删了。

看到自己耗時一年多写出来的绪论被导师删掉,季羡林好像当头挨了一棒,不知所措。

看见季羡林这样,导师笑着对他说:“你的文章引用不少,但是,根本没有你自己的创见,看上去面面俱到,实际上毫无价值。你重复别人的话,又不完整、准确。别人如果对你的文章进行挑剔,在任何地方都能加以抨击,而且你根本无法反驳。因此,我建议,把绪论统统删掉。在对限定动词进行分析前,你只写上几句说明就行了。”

导师的这番话点醒了季羡林。后来,季羡林按照导师的建议认真写绪论和正文。

晚年,季羡林回忆:“写绪论那件事使我受益终身。如果没有创见,就不要写文章,否则就是浪费纸张。有了创见,也不要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