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李棠阶与鸦片战争

时间:2024-06-03

王占西

[摘要]李棠阶平生潜心研究理学,以道德楷模闻名于世,对于战争的发生、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鸦片战争结束后,被任命为广东提督学政,通过在当地的调查,认为朝廷的战抚不定、将帅无能及清军贪生怕死导致战争的失败。他认为朝廷赏罚不明、用人不当是导致战败的主要原因,并主张吸取教训整饬军备,以防备敌人的再次入侵。

[关键词]清朝;李棠阶;鸦片战争

[中图分类号]K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093-02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李棠阶是京城任职的一位普通官员。这次战争引起了李棠阶的极大关注,因为此次清军的作战对象为“英夷”,不同于以往的敌人。1842年,李棠阶任广东提督学政,此时鸦片战争已经结束,但是李棠阶对于鸦片战争的思考并未结束,从实地考察战争的情况,思考战败的原因,这对于李棠阶在同治朝的施政理念有着极大的影响。1846年,李棠阶辞官回到故乡,从收拾人心的视角出发,“用人行政,惟在治心”,主张修身正己,维护传统道德,用传统理学的观念提出整治乱世的方法,这一切都源于他对于战争的关注与思考。

一、京官李棠阶与鸦片战争

“何小笠来,说英逆事三四刻”,是李棠阶关于鸦片战争的第一次记载,此时战争已经开始了一个多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棠阶关注战争的发展态势及沿海地形,时常观看海图,看邸报或读相关的书籍,并不断向其同僚好友打听战争的进程。在京城的李棠阶不明白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只把这次事变当做一次普普通通的夷狄进犯中国,战场上连续的失陷城池,使得李棠阶很是抑郁。

根据琦善与懿律达成的协议,清廷严厉查办林则徐,而英军则逐渐撤出定海,琦善到达广东以后与英军展开谈判。琦善到达广东以后基于对清、英实力对比及清军的士气低下认为战则必败,应该对英军安抚。从琦善的奏折中反映出当时的士大夫的自命清高及对于外界的无知,“而今之在粤者各为兵目,尤多蛮野之人,礼仪不知,廉耻不顾”。这种自大的心态,使得琦善等人无心去了解对手的实力,不去理解英军进犯的真正用途,使得清廷的决策一误再误。道光皇帝对琦善等人畏敌自保,妥协退让不满,当得知琦善擅自允许把香港割让给英军以后,非常震怒,将琦善革职抄家。“恭读申饬怯懦大臣剿洗逆夷之谕,不觉额手称快”,李棠阶认为经过皇帝下一道圣旨就能平定英军,由于清廷的腐败,军备废弛,兵将贪生怕死,在战场上一败再败。

“承奉逆夷无所不至,不知何故至此”,对于英军的步步紧逼,李棠阶忧心不已,对于战争李棠阶有了自己的见解。“开不讳之门,名功罪之实,大反前事,引咎责躬,使人心畅然而无所憾,则逆夷亦隐然而夺其气。指日荡平,定可预卜。”这种言论直指清廷的赏罚不明,用人不当,要从根本上让臣子开放言论,各抒己见,赏罚分明,有功必奖,有过必罚,经常反思自己,这样能够使将士心情畅快,奋勇杀敌,同时也表达对于朝廷赏罚不明的不满。“赏罚分明,引咎责躬”是李棠阶为官恪守的信条。对于所谓的“汉奸”,多数人主张“杀无赦”,而李棠阶主张招募,使能够为己所用。

二、战后李棠阶的战争反思

李棠阶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擢太常寺少卿,督广东学政。在任广东学政期间,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是李棠阶对于鸦片战争的探讨并未结束,并试图了解外部世界,并总结出克敌制胜的一些方法。

李棠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外界情况,而同期的其他士大夫保持着与外隔绝的情况,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对于战争的伤害没有任何的触动。“英夷乃提督、总兵官、侯、伯、子、男爵全袭我国,有官爵者亦皆中国语音。侵犯数郡,不据土地,惟贪金帛,恐是奸商纠合洋匪,为赚财货计。其人无谋,亦并无勇,在城中屡为土匪欺侮,多丧躯者。惜官兵震于其国强悍,动言船坚炮利,摇惑人心,以代张其凶焰”,当时的士大夫多停留在对英军事实而非的认知当中,甚至认为英国很多地方都是在学习中国,只是因为船坚炮利才打败的中国。

鸦片战争结束后,大都舆论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官员的昏聩无能,将帅在战争中不能奋力杀敌。清军对英军的恐惧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李棠阶也清楚清军的表现,“奸淫抢劫,过于贼寇,令人发指”。战争结束以后,李棠阶对于清军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表现依然是很失望,“水师船只全不足用。武备废弛,可叹”。与清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群众的抗英斗争赢得了李棠阶的高度赞誉。1841年5月29日,英军闯入三元里,遭到民众的抗击。在李棠阶任广东学政期间,为生平社学撰写对联:“辛丑四月,逆夷大肆,兵将无纪律,升平社纠二百馀乡围鬼子于四方炮台,期尽杀之,而广州守为解,鬼子得脱,至今以为大恨焉。兵农合而礼教聿兴,睦姻任恤,寓奇威于比户,永保升平”。李棠阶对于广东民众的抗英斗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对于兵民联合抗敌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李棠阶任广东学政期间,了解到虎门失陷的真实情况后,对琦善的所作所为也很是愤慨,“将士力战而不发火药,且下令鬼子放三炮方许我军开炮,不知是何居心。琦善非大汉奸而何?”把虎门失败的原因归结于于琦善指挥失误,所以认为琦善是“汉奸”。而此时道光皇帝正起用琦善为热河都统,李棠阶对此也表达了不满的态度,“乃复使效力行阙,彼能效何力?徒为外夷耻笑”。道光皇帝本人对耆英等丧地失城的封疆大吏一味袒护,“总因朕未能先示机宜,即将汝等治以重罪,又于事何益。”通过调查战争的经过,李棠阶对林则徐这位钦差大臣充满着敬意,为其鸣不平,“粤人思林少穆如父母,而官乃恶之如仇,其人可知。故第一失著在易林为琦,堕逆夷术中”。“闽浙江南之流毒,实由广东之纵寇”。李棠阶把战败的原因归结于“朝廷之赏罚不明,无以使将帅,将帅之赏罚不明,无以使士卒”。

对于战后的打算,李棠阶认为“今边氛稍息,若不及时振纲纪,选将帅,严饬武备,精造器械,以备不虞”。李棠阶从“人”的角度出发,的主张利用息战的机会,与民休息,痛加整饬弊端,精选将帅,使官兵都能够同仇敌忾,建造坚船利炮,以防止外敌的再次入侵。“择人专任”是李棠阶关于用人的看法,他指出“得其人而任之,使便宜行事,便已迅奏肤功,亦实赖本兵王晋溪专主于内,无掣肘者”,表达了对于朝廷频繁调换统兵将领,并对将领处处制约的不满。李棠阶对于林则徐的做法不尽完全赞同,但是从国家大局考虑,李棠阶还是同意起用林则徐,用人能够“不拘一格”,使之能够为国尽力。这也反映了李棠阶的另外一种关于传统的忠臣奸臣的看法,认为前线打仗失败,是由于奸臣在作怪,如果没有后方奸臣的扰乱,那么清军将会取得胜利。李棠阶主张发动百姓的力量以抗击外敌,“幸而逆夷骄横,激怒百姓,为祸尚浅,不幸而逆夷深计远谋,利诱士民,不数年间,恐沿海各所自团练者有二万余人”。

与李棠阶忧患意识不同的是,在和议签订以后,官员文恬武嬉,不知商女亡国之恨。正如李棠阶所忧虑的“仍因循故常,牵拘资格,泄泄沓沓,以幸旦夕之无事,杞人忧天,恐事未可知也。”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李棠阶因违例送考,议降三级调用。回到家乡的李棠阶仍然牵挂战争,从好友曹谨口中了解鸦片战争期间台湾的抗英斗争。“听说台湾各情形及英夷情形,除却船炮,无他技能,惟大洋中难与争锋,近岸即无能为。平日沿海牧令能信孚于民,真可制梃挞之矣。然孰能为孰肯为乎”?曹谨是李棠阶好友当中为数不多的直接参与到战争中的人,曹谨给李棠阶表述了他在台湾的所见所闻,以至于李棠阶认为英军除了船坚炮利,“无他技能”,英军只善于海战而不善于陆战。李棠阶认为英军之所以不能够被制服,是因为沿海牧令不能够取信于民,不能够对其制约,表达了对于官员的失望。“然孰能为孰肯为乎”的感慨一方面是对于清廷官场的失望,也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惆怅。

三、结论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李棠阶代表的是极力维护传统道德、排外心理极重,又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处于新旧交替的一批知识分子,是传统士大夫忧国忧民的表现。李棠阶把英军的进犯理解为传统的边患,也把英军取得胜利的原因简简单单的归结于船坚炮利。李棠阶站在传统士大夫的角度来看待战争的进程与结局,从“人心”的角度出发,受理学的影响,其主要思想仍然受儒家“忠君爱国”约束,从历史上优秀的儒将身上提取克敌制胜的经验。李棠阶并不反对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主张学习建造坚船利炮的技术。不论是做京官的李棠阶还是做广东提督学政的李棠阶,思考战争仍然是从传统的角度,把战败的原因归结于“赏罚不明”、“用人不当”。

(责任编辑:章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