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杜卫新
在乘法运算定律这一内容中,教材提供了一个植树的现实问题: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教材的意图是学生列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算式(25×5)×2和25×(5×2),然后组成等式,再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活动发现乘法结合律。教师教学时一般也是这样预设的。然而,教学中我们却发现学生偏偏列出和预设不一致的算式,如:25×5×2、2×5×25、5×2×25、2×(5×25)、25×(2×5)等。为了得到预设的算式,教师只得费尽心思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解答。但是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后,教师无奈地出示预设算式,问学生:“这样列式行吗?”紧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类似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并不鲜见。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并反思自己的教学。
我们知道,教学不能没有预设,生成不能偏离预设,否则就是无效生成。但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生成不可能完全等同于预设,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果无视课堂的生成资源,教学就会处于“走教案”的封闭状态,违背了课堂教学的终级目标。教师只有以智慧开启课堂,大胆地重构教学,才能生长出更具生命力的因素。当教学不能出现预设的情况时,教师应沉着应对,灵活处理,把握好方向。
一、因势利导,曲径通幽
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脱离了课前预设的轨道,教师应发挥教学机智,因势利导,使教学达到曲径通幽的目的。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教师课前的预设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将任意一个三角形进行剪拼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再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在教学时,教师出示三角形后提问:“如何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呢?能不能从我们学过的图形中……”话未说完,就有学生大声嚷嚷:“我知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底乘高除以2。”
此时的教师有点措手不及,课前预设的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现在活动还没开始,学生竟然把公式说出来了,课应该如何进行下去呢?教师定了定神,灵机一动,就请刚才大声叫嚷的同学说说是怎么知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底乘高除以2的。学生说:“是爸爸、妈妈告诉我的。”教师追问:“那为什么要用底乘高除以2呢?”学生愕然,答不上来。教师趁机引导:“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什么是底乘高除以2吗?”学生齐答:“想!”“那就请大家自己动手进行探究找到答案,看谁最能干。”学生兴致勃勃地动手操作,课又继续进行。
二、机智灵活,内化预设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无论教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到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教师应机智灵活地处理,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后,教师准备沟通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
然而,当教师让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时,学生都因遗忘而哑口无言。这是教师始料未及的。是自说自话,从而保证教学得以继续进行?还是适时回头,引导学生再次巩固商不变的性质,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此时教师灵活处理,把预设的“由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系”这一教学思路变通为“由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联系来推想回忆出商不变的性质”。正是教师对偶发事件机智灵活的处理,使得学生顺利地沟通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系,教学收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
三、搭建平台,有效引领
生动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精心预设,更要有精彩生成。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使其“开花结果”,还要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搭建平台,巧妙地进行引领。
例如,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的教学,既要让学生知道字母可以代表数,更要让学生弄明白字母可以代表什么样的数,而且在不同的情境下,字母所代表的数的取值会有很大的不同。为此,在学生知道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數的基础上,师生之间有这么一段对话———
师:我知道a现在代表了老师的年龄,那我如果想长寿一点的话,你们觉得a可以代表哪些数呀?
生1:85岁。
生2:90岁。
生3:1000岁。
师:哈哈,那老师不是成了千年老妖了呀?!(学生哈哈大笑)我活得这么长寿,你们干吗笑话我呀?
生:老师不可能活这么久,人的寿命没有这么长的。
很显然,“a可以表示1000岁”这个答案离实际太远了,如何评价呢?一句“哈哈,那老师不成了千年老妖吗”,既维系了当时活跃的气氛,又用幽默的语言含蓄地否定了这位同学的猜测,让他明白了常理。学生对于a代表什么样的数更是有了一个清晰合理的取值范围,可谓一举多得。
动态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来自课前的充分预设,来自教师对知识本质的把握。当生成偏离预设时,教师要运用教学智慧审时度势、恰当引导,使生成演绎出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