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林博
【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典范时文评论的分析,谈谈议论文写作问题意识的培养。本文所阐述的问题意识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在作文题材料的外部针砭时弊,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问题;二是在审读作文题材料和论述分析材料的过程中自觉运用一些思维方法,发现并提出问题,为材料去蔽。2015年凤凰网凤凰评论评选了影响中国十大新闻评论,并颁奖,不知为何,2016年这个活动就停止了。此文写于2016年高考后的夏天,可资参考的只有15年的评论。
【关键词】 问题意识 新闻评论 议论文写作 2016年高考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8-112-03
0
立意为作文之首要任务,立意高低往往导致分数的云泥之别。
立意讲究高远、深刻、新颖,而这些无不与考生平时的积累特别是问题意识的培养密切相关。有了很强的问题意识,对材料背后的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对材料的分析才能做到高屋建瓴,入木三分或独辟蹊径。
高中生阅读量有限,对社会的接触和了解更少,该如何培养问题意识,除了平时多读书多看新闻多思考之外,阅读优秀的时文评论文章是捷径之一。
好的新闻评论无不是评论者带着自己平时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和判断,借助某个新闻而写出来的想法,新闻只是一个由头而已,这样的文章写出来肯定很漂亮。写议论文也是一样,题目中的给的材料也只不过是写作的一个由头,写作的过程就是展现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展示自己平时对此类问题的思考与积累的过程。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的材料多是贴近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的事件类或现象类的材料,和时评的由头——新闻事件——极为类似,那么时评写作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意识就值得被借鉴于议论文写作当中。学习一个好的评论者都需要积累哪些关于人生和社会的问题,如何培养问题意识,如何从一件事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并围绕事件阐述问题,将对学生培养议论文写作的问题意识有极大的帮助。
一、问题意识的积累
下面我们以凤凰网评出的2015年十大新闻评论为例,看一看这些时评作者关于社会生活都积累了哪些问题,进行了什么思考。
1.舆论的价值:第一篇《公共问题敏感化遗害无穷》(廖保平)以计生政策和军界腐败为切入点,关注的是舆论对于政府决策和权力运行的监督作用,认为只要是公共问题,就应该放在阳光下让大家共同讨论,否则到问题严重了才想到处理,只能贻误时机。
2.真相的追寻:第二篇《真相别总靠“倒逼”》(丁永勋)针对安庆火车站枪击事件,提出如何追寻真相的问题,公众对真相的知情权和权力的暗箱操作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而对真相的追寻如果缺少畅通有效的官方制度渠道,民众自然会“旁敲侧击”、“曲线救国”,甚至利用“人肉”的方法来倒逼真相,而这也给了流言和假消息很大的生存空间,助长了恐慌情绪的蔓延和质疑声浪的高涨。
3.发展的隐忧:第三篇《五问天津爆炸》(胡涵)是作者在获知爆炸相关信息的第一时间急就的。其中的第四问,将问题指向天津市的化工围城问题,这实际上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普遍问题,反映了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隐忧,比如造假横行、工业污染、交通拥堵、雾霾围城等等。
4.改革的智慧:第四篇《改革思良将,前行想万里》(光明网评论员)在改革先行者万里辞世之际,通过缅怀万里,缅怀了七十年代一批影响时代转向的政治家,探讨了改革的问题,指出改革不但需要高度的智慧还要有担当的勇气和牺牲的精神。
5.制度的拷问:第五篇《股灾的监管之责》(邓聿文)作者没有将15年的股灾完全归因于民间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而是敏锐地看到政府在风险管控方面的失职,进而对我国金融制度进行了一次拷问。
6.责任的落实:第六篇《呼格案的告慰要让公民完整看见》(王聃)作者发现呼格案虽有案件的重审,却无有效的追责。二十年前的旧案,时移世易,责任该如何落实才能合理又服众、悲剧如何才能不再重演都是与公众权利和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有道是“凡人畏果,菩萨畏因”,只有结果的重铸而无原因的追溯和源头的疏浚,对于受冤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告慰”自然是不完整的。
7.共识的意义:第七篇《没对基本事实认同,就无法对话》(曹林)从体制内一位官员的一句话“越左越安全”,有感而发,对不问是非真相,只看姿态立场的舆论场域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阐明舆论各方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基本事实和国家总体方向的共识在当今我国深化改革,砥砺前行时代的重要意义。
8.传统的继承:第八篇《启蒙应予反思,传统有待传承》(戴志勇)在《新青年》创刊一百周年之际,以反思启蒙的角度谈如何面对传统的老问题,提出传统虽时過境迁但优良传统仍需继承,启蒙虽一度过激但真正的启蒙仍未完成。
9.人道的立场:第九篇《郜艳敏为什么不能感动中国?》(张天蔚)独辟蹊径,穿过“正义拷问”和“道德批判”,从被侮辱被损害的弱者自身的角度,站在人道的立场,看到了一个处在历史悲剧和舆论漩涡中的弱女子自身的人格尊严和人性光辉。
10.权力的监督:第十篇《庆安枪案,被维稳压倒的真相》(萧锐)十篇获奖时评两篇关注安庆枪案,此篇从地方政府的维稳逻辑和行动的角度来思考迟迟未到的真相。这不禁让人们思考,维稳究竟维的是谁的“稳”,地方既得利益集团之“稳”,还是地方民众权利之“稳”?毋庸置疑的是缺少监督的权力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综观以上十篇获奖时评,当面对一个社会生活事件时,我们往往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角度去进行深入的思考:从事件的时间维度来说,有真相的追寻、传统的继承,也有发展的隐忧和改革的智慧;从事件的参与主体来说,有制度的拷问、责任的落实、权力的监督和人道的立场;从事件的外部环境来说,有舆论的价值和共识的意义。
二、问题意识的运用
以上10篇获奖时评由于作者身份和具体题材的缘故,当中不是所有的问题角度都适合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借鉴,但都能在立意和构思方面给我们很多启示。
比如2016年全国卷一,从制度的角度,我们可以批判以分数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因为这种评价机制相对比单一而死板,而家长又往往只通过最近一两次的分数变化甚至是细微的变化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况,这种方法虽则比较有效快捷,但失之草率;从真相的角度,我们可以追问漫画中两位学生进步退步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是因为考场发挥、是由于身体不适,还是命题与答题方面的运气问题;从人道的角度,面对孩子微小的进步或退步就施予夸张的吻痕与掌印,这样的方式是否太简单粗暴,有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感受和成长规律;从发展的角度,家长们肯定是受到当今社会急功近利,只看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浮躁之风的影响,更令人担忧的是,这股浮躁之风早已吹进教育界,让人不由得不对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未来感到担忧。
比如2016年全国二卷,从制度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堂,局限于课本,所谓的大量阅读和社会实践,缺乏制度保障,只能靠学生在课外有限时间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课堂上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针对老师的要求,学生无能为力。语文素养的提升依据什么评价机制来衡量,难道只有分数吗?文学天赋好的学生做题不一定很强;从传统的角度,传统语文教育主张从小大量阅读,很大程度上虽然是死记硬背,但却不可否认阅读量的重要性,而西方的语文教育强调与现实的联系,注重实践,但也强调阅读量。反观我们的语文教育,在继承传统和借鉴西方两个维度做得如何?从共识的角度来看,什么是语文素养?是语文的学科分数?还是语文的作文水平?是阅读课外书籍的数量和能力?还是口语表达的能力,如演讲,辩论等?从不同角度,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当然很不一样,光面对“语文素养的提升”这样大而无当的论题,考生如若不能具体辨析概念,则会陷入一种空泛的无效讨论。任何讨论的前提都是对某些关键概念和基本事实的共识,如果缺乏这样的共识,讨论就会陷入鸡同鸭讲或空中楼阁的尴尬境地。关于语文教育的问题,专家本尚且争论不休,难以达成共识,想要学生说出个所以然是很有难度的。
比如2016年全国三卷,从制度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无规矩不成方圆,面对制度和标准的缺失,小羽带头联系各方拟定行业标准,重建市场规范,才使得花茶产业越做越大。从责任的角度来看,获得专利的产品却被大量假冒伪劣产品所冲击,有专利申请却无专利保护,有法律条文却无执行力度,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责如何落实?由此造成的损失,谁该承担?是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制假贩假的商人?还是诚实经营,努力创新的创业者本人和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自己。而规范市场的责任最终由小羽来担当,是花茶产业之幸,也是转型期政府之不幸。由此可以由探讨政府职能与产业发展扩展到写一切事业的兴替与权责明晰落实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角度,可以看到小羽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推陈出新,创新就是对传统最好的继承,而产业化则是发扬传统的途径之一,传统的继承者非但要有创新的意识和市场的眼光,更要有一种对传统的温情与担当,当产业即将走向衰败的时候,小羽能果断放弃自身利益,公开工艺流程,建立行业规范,挽狂澜于既倒。由此也可见传统并非少数人的专利,共享精神也能使传统永续生命。
三、发现问题的方法
以上内容谈的是如何在材料外部积累相关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并运用到作文审题立意当中。下面谈一谈怎样从材料内部,通过审读材料,运用一定的方法,发现材料中潜藏的问题。
1.由果溯因,层层追问
“表面上看舆论关注计划生育是因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关注军队反腐是因为徐才厚、郭伯雄落马,但根本原因还是两件事都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简单而言,中国人口已出现“超低生育率”问题,而军队腐败也到了可怕地步。成因当然是复杂的,而將这两个问题或曰领域敏感化是导致其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共问题敏感化贻害无穷》廖保平)
此篇时评从舆论对当时热点事件的表象出发,看到相关领域背后的问题,并进一步追问,反思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比如北京卷,“老腔”撼人肺腑,酣畅淋漓的原因是什么?“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那么“老腔”到底象征了什么?题干要求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又强调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我想,“老腔”令人震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首先是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代表,那为何传统的和本土的就能震撼人心呢?我想,这种艺术形式当中蕴含了一种慷慨悲歌、坚韧刚毅和质朴苍凉的民族精神,而这样的精神烛照历史的隧道,足以滋养当代人的心灵。
2.发现联系,聚焦重点
对死者身份诉求的追问、副县长的廉政问题,这些看似与枪击事件无关的事,都指向更多的真相。仅靠有限的信息公开和警方人员讲述,显然无法平息公众的疑问,更无法缓解人们对开枪的疑惧。既然事发在众目睽睽之下,现场也有监控录像,不妨公开完整的视频,邀请更权威中立的部门参与调查,以此赢获公信力。
认真负责的调查,及时主动的公开,是对突发事件最好的应对。掌握了更多传播主动权的公众,需要更多真相,而且真相不能总靠“倒逼”。(《真相别总靠“倒逼”》丁永勋)
人们对事件真相的求索,带出了一系列相关联的事件,作者从这些事件出发,发现了内在的逻辑联系。此篇时评从舆论对当时热点事件的表象出发,看到相关领域背后的问题,并进一步追问,反思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比如山东卷,“行囊”里装了什么东西,不同的东西用处不同,这些并不是材料的关键。我们很容易发现,究竟要往“行囊”里装什么东西,是由旅程的目的地决定的,目的不明,自然会没有准备而惶惶失措,目标明确则会带上能发挥作用的东西,目标短浅就只会带眼前之用,而目标远大就会携带有长远价值的物品。正应了《庄子·逍遥游》中几句话,“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3.撥开表象,重现本质
“无论是某些地方官场流行的“越左越安全”,还是网络舆论场上的“越右越正义”,都无视基本的事实和逻辑,把姿态摆在比事实更高的位置。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对一些问题的基本看法并没有差别,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这些都有基本的社会共识——人与人最大的问题不在价值观差异,而在看到的事实不一样。不同的人选择性地看到了不同的事实,就得出了不同的价值判断。”(《没对基本事实认同,就无法对话》曹林)
价值观的差异只是表象,本质是因为看到了不同的事实:有虚假的“事实”,有局部的事实,有偶发的、极端的事实,因此弥合价值观裂痕的前提是追寻对基本事实的确认与共识。
比如浙江卷,对虚拟世界的态度从本质上来说取决于对于虚拟与现实二者关系的认识以及现实的需要。“虚拟现实(VR)”的产生就像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一样,首先是为了解决现实的困境和现实的问题,VR只是认知与感受现实的手段,虚拟与现实二者的关系大致逃不脱手段与目的之关系,对于“手段”的选择多取决于现实的目的与需要以及“手段”本身的价值和普及程度,而对于“手段”的正确运用则有赖于人类自身的良知与道德以及法律法规的确立。
4.逆向思考,另辟蹊径
“针对这一事件背后的悖谬,舆论理当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但面对无辜的郜艳敏,媒体和舆论有责任给予公开和坚定的支持,承认并尊重她通过努力而找回的人生价值和尊严。她没有“放下”时,没有人可以强迫她放下。但如果她已经选择放下,别人也无权强迫她永远背负着屈辱的过去而不许她自拔。”《郜艳敏为什么不能“感动中国”?》张天蔚
面对这一事件,舆论普遍忽略了郜艳敏自身的角度,只看到“感动中国”与“苦难屈辱”之间的悖谬,却没注意到“坚毅隐忍”对“人格尊严”的努力重构。正如作者所说“撇开那个‘感动河北的虚妄称号,这样一位有勇气和能力战胜屈辱,重新站立起来的坚强女性,为什么不能感动中国?”
江苏卷的立意已经给定,反向理解这句俗话未尝不可,但要找准言说的角度,比如题干中的个性与创新的角度,就算是这样,未必不能对给定的角度再进行反向立意,别人已说的为何我不必再说呢,为何不能在已有陈说的基础上创新,或洞见新的问题。另外,如果换回原句的话题范围来看,有话则短可能是因为默契,也可能是因为一言难尽;无话则长则可能是因为客套,也可能是因为争论,由此探讨话语与沟通之间的悖论。
5.一分为二,辩证分析
“考诸百年中国的实际经历,这种激进的启蒙思路引发的种种问题,值得今天的我们格外警醒。自由、进步与科学,都是好词。可是,像英格兰启蒙思想家们所理解的那样,自主的秩序是一个逐渐扩展的过程,而不应如法国革命那样,通过建立一个看似全然异质实则对旧制度并无多大触动的秩序来实现。
决不是说传统的一切就全然合理。但对传统的扬弃应该是“相似相继转变”的过程。其实,传统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自我扬弃,自我进化。打碎一切传统共同体与习惯法的激进主义,只能导致社会的解体,只能造就原子化的个人。”(《启蒙应予反思,传统有待传承》戴志勇)
启蒙虽未完成,但传统却不可丢失,科学民主与传统文化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对于传统文化本身,若没有辩证的态度,我们将永远无法将民族精神的命脉与现代文明的曙光对接起来。
任何作文材料都有辩证分析的空间,比如上海卷,“评价他人生活”不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网络社会都存在,“评价他人生活”容易让我们想到网络空间当中的各种“围观”和“谩骂”,但也应该看到网络在放大负能量的同时也能聚集许多正能量,通过在网络上“评价他人生活”,使得民众有了一个参与公共事件,发出自我声音的渠道,对政府也形成了强有力的舆论监督。由此,应思考如何给“评价他人生活”设立合理的底线,既保证民众发声的权利又使其不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伤害。
时评阅读只是培养问题意识较为快捷的途径之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印发给学生的时评材料应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不断积累各类型的问题,并结合作文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对于问题的敏锐度和结合材料阐述问题的能力。意识的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有条件的话,开展主题阅读或群文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会更有帮助。
[ 参 考 文 献 ]
[1]《时评写作十讲》(曹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版).
[2]《我们欠学生真正的阅读课——一位中国教师在美国中学语文课堂中的观察和思考》(曹勇军)(《中国教育报》2016-10-2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