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朱铁军
【摘要】 地理教育是国家意志的充分体现,初中地理课程作为不可或缺的学科,承载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再次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所以,在地理课程实施中,教师应注重对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的分析与应用,强化人地观念在课程中的渗透,使地理课堂充满生机。
【关键词】 课程标准 情境教学 揭示原理 艺术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7-026-02
0
课程改革十多年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现了“一标多本”,各种教材案例选择不同,教学活动设计也不一样,课程资源丰富多样,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形式多了,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多了。师生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更日趋成熟。
由于地理学科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人文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凸现出“地”的丰富多彩;而地理学科又具有探究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任务,揭示内在联系,使“理”变得丰富多彩,复杂多样,富有哲理。面对如此庞杂的学科,只讲“地”、不讲“理”,单一、呆板、僵化的教学模式会扼杀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相反,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来完成不同的教学内容,将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但应当注意的是,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怎么“学”的实质性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善的解决,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不够浓厚,地理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而且,初中学生思维往往海阔天空不受约束,如果缺少教师正确的启发性引导,会造成学习方向出现偏差,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一、依据课标,创设情境
1.精心选图,引入学习内容
为了让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在呈现学习内容之前,可让学生观看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示意图,以便学生从思想上做好准备。如笔者在教学“气温和降水”一节时,先通过课件展示黑龙江与海南的图片、撒哈拉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图片,并提问:黑龙江与海南的景观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撒哈拉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差异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就使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气温和降水的情境中,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打下基础。
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注意选图的典型性,要符合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范围,能突出反映学习内容,从而达到精确用图的目的。
2.图文结合,加强感性认识
在讲授某些概念时,若课文中没有包含过多的地理要素,结合图形则更易释疑。如学习“农业”一课时,课本关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内容只有简单的几幅图片,并无具体文字,学生很难理解什么叫因地制宜。但如果把图1“因地制宜的假想模式图”与课本知识对应起来,则可以直观呈现不同地理条件下应发展哪一种农业生产类型。教学中,笔者结合各地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强调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启发学生去认识这种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合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这就是“因地制宜”,这就是我们要适应地理环境、发展生产的表现。这样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提出问题,培养自主学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和理解问题,教材往往呈现示意图,以此作为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提示,进而进行知识的延伸。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示意图,分析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再结合文字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形象而又具体。如学习“西北地区”时,课堂上展示图2.
读图时,教师会先说明这是新疆的坎儿井工程,学生马上会提出问题:“为什么要修建坎儿井?”此时,教师不再进行解答,而是将问题抛还给学生,让他们分析得出答案:减少水蒸发,因为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干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這时,教师顺着学生的思维,引导其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气候图,进一步了解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最后根据探究结果小结知识。
二、分析课标,揭示原理
1.动手实践,变抽象为具体
《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提出:“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就会爱学、乐学。地理实验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对探究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对在平时课堂中难以训练的创造和操作技能的培养。重视这种动手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为力避免学生“纸上谈兵”和“眼高手低”局面的出现。
就地理学科本身而言,它有学科交叉的特点。如笔者在讲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这一知识点时,需要学生借助物理学的知识,如热冷空气的比重不同、水和土比热容的大小来理解地理现象(而这些内容则在八年级才开始学习)。笔者在课前让每个小组准备一盆水和一盆细沙,午休课时放至操场暴晒,上课时端回教室,让每名学生感受水和细沙的温度差别;临近下课时,再次让每名学生感受温度差别。从而让学生理解了“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这一难点。通过实验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深地体会物理原理的奥妙,同时加深对地理现象的认识。
2.以图释文,学会“组合”用图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斯坦丁的记忆实验说明,图片比文字更容易记忆,情节生动的图片尤其如此。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图优效应”,即在记忆时,图片的优势更大。地理略图能直观显示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关系,而联系图表能表现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在逻辑关系。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利于学生地理空间观念的形成和掌握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将地图、略图、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有机地结合使用,达成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是“组合”用图运用策略的关键所在。所以,将课本文字转化成地理示意图,以直观的图表来描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大有益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的能力,不仅能增加趣味性,也能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更能提高地理示意图教学的有效性。
如学习了湘教版八年级上“滔滔黄河”一课后,将课本内容归纳成图3的板书,学生通过读图可以直观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各河段的水文特征和地形特点,从而进一步理解黄河的治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讲“地”说“理”,培养创新能力
三十多年前,原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的景才瑞教授在谈到地理学科特点时,曾风趣地说过:地理地理,就是地之道理,讲不出道理,就不是地理。这里所说的道理,就是指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及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人与地相互影响的关系。近些年来,地理学科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人急功近利,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即只讲“地”,而忽视了地理学科最本质、最基本的精髓——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的理解与运用,即不讲“理”,这种教学倾向严重地阻碍了地理学科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精髓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教师应依据学科特点,通过讲“地”说“理”,从不同的方面找出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中学地理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支撑学科之一。
三、理解课标,艺术评价
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所说的“愤”、“悱”、“不以三隅反”的情况,其实就是指对学生的“课堂”反馈信息事先做了设计引导,使学生的问题化难为易,就有了成就感,就实现了“针对性”、“鼓励性”、“启发性”。新课程对评价的新要求是:地理学习的评价应注重多途径收集信息,准确反映学生地理学习的结果及过程,激励学生有效的学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评价的診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新的理念的落实、新的教师角度的变化、新的学习方式的构建,对我们广大初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应积极面对,进行自我反思,与学生共同成长。新课程下的新型教师要敢于挑战传统的教学观念,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新的理念和方法渗透和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充分体现在对学生个体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上,让学生在常规教学模式之外获得新的体验和新的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李家清,雷鸣.《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2]袁孝亭,王向东.《中学地理素养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袁孝亭.《地理课程与教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何芳.《初中地理示意图教学方略初探》,《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2.67-6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