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对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点滴理解

时间:2024-06-03

向祚会

[摘要]为适应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校的适应性,强调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教学模式。笔者欲通过本文提升广大农村中学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了解,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从而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好各种课程资源,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课程资源

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着重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基础教育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但随之而来的研究性学习资源问题又严重的困扰着一线教师。

我国多年来一直实行的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政策,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绝大多数教师把教科书当作课程资源的主要部分甚至是全部,由此沿袭下来,大纲、教材、教学参考书、练习册成为各学科课程资源的代名词,甚至被极端化为惟一的课程资源。

为此,加强对于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澄清研究性学习及课程资源的概念,强化课程资源的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就成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二、什么是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含义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可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条件多种多样,但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

(二)课程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教材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绝不仅仅是教材,也绝不仅仅限于学校内部。课程资源涉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资源。它弥散于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因而课程资源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不同的地域,可供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不同,其构成形式和表现形态各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具有独特性,相应的课程资源各具特色;学校性质、规模、位置、传统以及教师素质和办学水平的不同,学校和教师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自然有差异;学生个体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生活经历的不同,可供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必然会有所区别。

2.价值潜在性。各种各样的资源为学科和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尽管如此,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从这种意义上看,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都具有价值潜在性的特点。同一资源对于不同课程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例如,动植物资源,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资源,也可以成为学习环境学、生态学的资源,还可以成为学生调查、统计的资源。如学校附近的山,既可以用于体育课程中的体育锻炼,也可以用于劳动技术教育中的植树绿化;既可以在艺术教育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可以在生物课中用来调查动植物的种类。课程资源这一特点,要求教师独具慧眼,善于挖掘课程资源的各种利用价值。

(三)课程资源的分类

课程资源的分类标准有多种,我仅从其来源和性质加以分析。

(1)根据来源,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一是指在学校范围内的各种可以利用开发和建设的资源,主要有教师、学生、学校文化、教材、设施设备等各种软硬件环境等。其中许多校内课程资源过去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处在一种闲置状态,一切以教材为中心,仅仅作为灌输教材上知识的陪衬,造成了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

1.教材是教师最为常用、最为熟悉的课程资源

所谓教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教材就是平常我们说的教科书(包括电子音像教材、图册),广义的教材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这里取其狭义内涵。虽然就教材的发展趋势而言,其作用相对不断下降,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至少在相当长的时期中是无法取代的,我们倡导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好教材这一课程资源。教师不能再把教材作为“圣经”,不作任何开发加工,而应把它作为课程资源中的一种,与其它课程资源一起共同支撑新课程。教材不再仅仅是那一点点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学生也不只是被动地记忆与接受,教材更是一个活的文本,一个充满张力的不竭的学习源泉,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坚实平台。教师要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做到既走进教材,又大胆地超越教材。

2.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还要好;其次,教师决定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与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課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

3.学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学生知道的东西远远超过我们所想象的,教师真的要好好地向学生学习,一定要把这一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这不仅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课程,而且让课程包含许多学生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同时学生生活于群体之中,相互之间不断地影响,有时这种影响力之大要远远超过教师的说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为课程资源。

4.学校文化是深厚的课程资源

文化是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深刻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而难以直接把握的深层东西,作为一种潜在的、弥散在学校每个角落的课程资源,对课程和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持久的作用。我们要积极建构优秀的学校文化,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让课程在丰富的精神家园展开,这样我们的课程才不单薄,才更有一种内涵与精神在里面。通过开发这样的课程资源,不仅促进了学校自身品质的发展,形成办学的品牌,还使学生在精神层面获得了升华。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之外的各种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家庭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过去,这些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因为学校几乎是对外封闭的,学生们在一个狭窄的世界中学习,生活被抽象成几门课程,课程被简化为几本干巴巴的教材,而校外各类资源的拥有者们也缺乏为教育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需求和教育规律,所以各种校外资源闲置现象十分突出。

5.家庭是可以依托的课程资源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命令》的报告,报告有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学生需要称职的家长。学生每天要在家里度过很长一段时间,爱到父母的性格、文化、素质、家庭环境与氛围等多方面极大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关系到学生的一生。过去,人们对家庭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似乎关注得还不够,简单地把家庭视为配合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个辅助手段,家访、开家长会是较为单一的家校联系方式。现在,家庭这一丰富的资源理应受到学校和教师的足够关注,并争取在课程层面得到落实。

6.大自然是率真本色的课程资源

大自然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鲜活的课程资源。非常值得学生去体验。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学生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既能领略到湖光山色,享受自然之美,放松身心,也能看到大自然的凶险的一面,感受到自然的伟大,接受了自然的洗礼,人性中内在的坚持、纯真的一面被激发出来,这种人格意志和情感力量的形成,不是课堂中空洞的说教就能起作用的。我们应该充分开发自然资源,把广阔的自由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浪花拍打在身上的感觉,在与自然的拥抱中,感受到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感受,体会到生命的崇高价值,成为意志坚强、情感丰富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2)根据性质课程资源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物产多样,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自然课程资源极为丰富。例如,用于生物课的动植物、微生物;用于艺术课程的自然景观等。认识自然、融人自然,与自然界和谐共处,是学生素质养成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课程实施过程应体现的一個基本理念。人们可以开发与利用的社会资源同样也是丰富多彩的。为了保存和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道路的线条美,古建筑的造型美等均可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课程资源;人类活动的交往如政治活动、军事活动、科技活动等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另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也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

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课程资源无论怎样划分,其目的都是要帮助大家澄清课程资源的基本概念框架,加深对课程资源的理解。

三、课程改革为什么强调课程资源的作用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和的适应性,不仅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而且强调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教学模式,这些课程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状况。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不仅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持,而且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离不开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可以说,课程资源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了。然而,由于长期高度统一的计划体制的原因,我们很少接触到课程资源的概念,所以,课程资源的提出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要引起我们大家的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课程资源单一,表现为:一个大纲,一本教材,一册教参,一个课堂。因此导致了“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往往偏重纸张印刷品,甚至把书面文字载体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加以固化,而对于多样的课程资源载体形式则重视不够。事实上,尽管教材作为素材性课程资源的载体,直到现在,依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在认识上我们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过去,我们把课程(其实那时我们理解的还只是教材而已)看作“整个世界”,接着就按部就班,准确无误地完成教材任务,是众多的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唯一目的。但是,现在我们应该认识到“整个世界”都是课程资源,作为教师就应当善于发现每一个可能会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精心疏通、引流,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正如赞可夫所言:“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师的天地就开阔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