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他给后进村“摘帽子”

时间:2024-06-03

张毅

沿着平坦的通村水泥路走进陕西省富平县流曲镇孙村,只见道路两侧如垂幔般悬挂的一排排粉条在迎风起舞,成群的奶山羊悠闲地漫步在青草地上大快朵颐,三三两两的农民结伴劳作,在田间地头洒下一串欢声笑语……此情此景,让人不由得感叹:“好一幅产业发展、群众富裕的美好画卷。”

别看如今的孙村一派和谐文明的景象,可就在几年前,后进村的帽子还牢牢地扣在村子头上。那时候,这里的村部破烂不堪,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容村貌脏乱差;那时候,这里的农民文化生活比较乏味,喝酒打牌成了常态……而引领孙村从穷到富、从乱到治的就是村里的党建指导员兼远教管理员宁甲鑫。

说起宁甲鑫,孙村的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是一致称赞:“要是没有小宁给我们请来了远程教育这个好老师,我们的苦日子还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呢。”的确,自打当上了远教管理员,宁甲鑫就琢磨着要利用这个现代化的平台让孙村来个大变样。他使出的第一招就是用远教聚人气。而如何才能发挥远教站点作用、凝聚人气就成了他那段时间经常思考的问题。接地气,才能聚人气。为了摸清村情民情的脉,宁甲鑫一有时间就走家串户,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党员群众的心声和诉求。在对这些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时,他发现,大家反映最多的就是致富缺少技术、精神生活匮乏。为此,他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将下载的远教课件资源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根据不同人群的口味制作出了一份有针对性的“课程表”。随后他又把课程表打印出来,分发到各家各户,让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自选课程、参与学习。这一招还真对了村民的心思,大家纷纷表示:“过去集中上课,有时候放的节目我们也用不上,自然没兴趣学,现在有了这课程表,想学啥直接按照上面的时间去学就行,实用多了。”村民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的效果也逐渐显现,宁甲鑫高兴地说:“每次到群众家里,看到他们贴在墙上的远教课程表,我就感到很欣慰,这说明群众对远教是认可的。”

打那以后,孙村的远教站点人气是越来越旺,每个远教学习日,党员群众都像赶集一样,热热闹闹地聚到这里,认认真真地看片讨论。村民王瑞龙说:“对俺们村民来说,远教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免费教技术,还能给提供新点子,这‘远水解了俺村的‘近渴啊。”就这样,曾经的“样子站点”也变成了如今的 “希望站点”,而正是在这个“希望站点”里,宁甲鑫带领村民一步步放飞了富裕文明的新希望。随着远程教育能致富、能解难这个观念在孙村越来越深入人心,村民们有啥大事小情都愿意到站点来咨询求教。谁家的奶山羊突然不产奶了,谁家养的猪害病不吃食了,谁家种的菜生了奇怪的虫子了……这些种养殖过程中的大小问题,村民们都第一时间找宁甲鑫从远教网上查找解决办法。当然,大家的问题也都会在远教站点得到满意的解答。

眼见村民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宁甲鑫又打算借鉴其他地方实施的“远教进广场”做法,让远教学习更便民、覆盖面更广。于是,他根据本村实际,探索开展“远教夜场”工作,将每天晚上的6点半至9点定为远教站点夜场学习时段,把远教设备搬到村部前的广场上,让党员群众现场根据自身需求“点菜”,引导大家在夜晚空闲时间学文化、学科技。村民王瑞龙就是“远教夜场”的铁杆粉丝,只要有夜场播放活动,他是场场不落,如今已经成为了村里的奶山羊养殖大户。

如今的孙村,追求学习进步的多了,村民的腰包鼓了、日子富了。远程教育就像甘泉一样滋润着群众的心窝。

(作者系陕西省富平县委组织部干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