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院旅行 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6-03

廖杨梅

同往常一样,从快递柜里取出自己的包裹。回家拆开,跟着手册的指导,采集2ml唾液,将样本寄送给检测机构。不用出门,静静等待一到两周,你就能收到一份独属自己的基因数据定制化解读。

这就是基因检测,祖源、遗传病、运动能力、皮肤……几乎无所不包,只要你有想检测的项目,基因检测公司就能为你送上一份相关的基因数据报告。看起来很高端,但操作却很简单,价格也不贵,最低的,200元就能做。從临床变为日常,购买基因检测服务的人数“蹭蹭蹭”地涨个不停,科学家所说的“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似乎正在实现。然而,在《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生物类专业却几乎“住进”了红牌专业榜,从2013年到2017年,生物年年见。在网络上,更是满屏都是学长学姐含泪劝退的呐喊。生物类专业,除了生物学院里的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和生态学4个专业,还有生物与其他学科交叉后产生的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尽管它们常常被划分到工程学院里,但专业名称里,只要带上了“生物”,就逃不脱“本科就业难,还是再读几年吧”的命运。

一边是可能改变人类的美好前景,一边是基于就业数据让人哭泣的残酷现实。生物学的两极化现象未免也太撕裂了。

生物类专业的未来,到底是一片正待开疆拓土的蓝海,还是一片接不了地气、男默女泪的苦海?

生物科学醉心科研请入《坑》

进了生物科学专业的人,如果不是对生物爱得深沉,那多半就是被调剂的。

身在基础科学链条的“上游”,生物科学做的都是基础研究,探索自然规律、揭示生命本质,一旦有所成就,对全人类都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比如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就是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发现它可以破坏疟原虫的蛋白质,从而为每年3亿多感染疟疾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不过能取得这样的科学成就,是她带着团队进行了数十年的实验与研究。对于生物科学这个领域来说,博士通常也只是起步的学历和研究水平。

本科阶段,所有的学习只是打基础。

一是生物知识的基础,从宏观的生物分类与进化,到植物、动物、微生物、人等一切生命体的结构、功能,再到生命体的大分子、细胞等的特征。总之就是聚焦在生命体这个领域里,从宏观到微观,不断不断地细化。

对生物科学望文生义的朋友,总会默认学生物科学的人就是博物君,指着路边的树就要你给他科普。的确,这个专业要学分类,但生物科学的人只需要记住大的分类和特征,然后就钻入到他们的大分子、细胞里去了。别人不认识的,他们大概也不认识。想知道答案,出门右转找隔壁学生态的才是正道。

二是化学知识的基础,有一种说法是生物学得好,不一定能学好生物科学,但是化学学得好,大多能学好生物科学。因为掌握生命体的基础知识之后,人们要通过生命体里的物质进行提取、合成,以创造出新的物质,寻求疾病治疗方法等现实问题。自然就需要先了解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等化学基本知识了。

三就是实验的基础了,这个阶段我们还不太具备,在生物体中寻找正确的物质组合,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解决现实难题的能力。当然我们也不可能还像高中那样,只是拿着已有的实验步骤,去把实验做出来。我们要开始去设计与分析,控制哪些变量,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等。

不少本科生会在研究生的带领下做实验,一开始还新奇,但很快你会发现,连续站上5个小时,一直进行重复机械劳动,脑袋瓜早就混沌麻木了,而后眼睁睁看着自己加{昔试剂、扔掉重要的管子,只能带着对自己“真笨”的责备进入梦乡。然后日复一日,这就是“生物民工们”的生活。硕士是这样,博士是这样。那些大科学家也是这么炼成的。

实验一旦开始,你就要被实验控制了,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能不能休一天假,都要看你养的菌,你的实验步骤来决定。

学完大学四年,可能真的只是刚刚摸到生物科学的门。想要真正在这个领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做出一番成绩,深造是必不可少的,生物科学的考研率、出国率一般都很高,学历越往上,就业也就越开阔,有更多机会在高校、研究机构、生物和医药类企业,获得一个起点不错的工作。而本科毕业生能做的对口工作,基本上就是做医药代表、卖生物器材了。

生物技术 《技术》就是最佳通行证

酸奶、酒、做面包用的酵母等,都是通过微生物的初级发酵来生产的,这些都是传统的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产品更具科技范儿,像基因重组疫苗、诊断试剂、转基因农作物、超级杂交水稻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医学、农业以及工业的进步。

作为生物技术的学生,两方面的学习都会涉及,从一开始,你就会深刻感受到,“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一句超级大实话。

大一基本不学专业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有机无机和分析化学全部都要学,相关的实验也散发着化学的气息。打基础,就得下苦功夫,“熬”是年度关键词。专业课的铺开,一般从大二开始,大量的实验室学习也会一股脑儿袭来。

根据过来人的经验,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在早期的相似度超过95%,基础课一样,都是数理化。这两个专业不仅课一起上,连试也一起考。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专业课上,生物技术会有一些应用方向的课程。

某种微生物的发酵是用来生产醋还是酒,属于发酵工程;研究细胞分泌的物质有没有用,属于细胞工程;把胡萝卜切成块,再变成完整的胡萝卜,这种植物组织培养,是植物生物工程的范畴。喜欢生物、热衷实验的人,在这段时间,好奇心将得到极大的满足,当然,各种严谨、细致,同时需要不断重复的操作,也会大大考验一个人的耐心。

一些大的理论,比如生理学、解剖学也在专业课列表中。穿上白大褂,走向实验室时,总会被当作医学生,这误解可就大了,生物技术的学生不做人体解剖。

不同类型的学校,生物技术的偏向各有不同。农林类的学校一般侧重生化和植物,工科类则侧重制糖、发酵,综合类的更倾向研究病原理、人体学。去学校官网看看培养方案、报考前把招生简章仔细读一遍,着实很有必要。如果是师范类,一般有师范方向的是生物科学,而不是带有“技术”二字的生物技术。

四年一晃而过,你会发现,不懂的太多,甚至连一些仪器按键的作用都还不知道。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实验能力,都亟待提升,因此很多人都会选择考研或者出国,有人会一路读上去,走科研路,说不定哪天对克隆、疫苗技术、转基因技术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中,就有他们呢。

进企业、考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生物仪器企业,做抗体、生物肥料等的生物技术企业,都比较偏爱生物技术的学生,硕士相比本科生更有优势。

也有人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对生物专业的兴趣,凭借数理化的功底和努力,他们有的成功转了专业,有的辅修了双学位,本科毕业直接找工作时,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生物信息学 解码生命奥秘的程序员

好奇自己的祖上族源、担心体内某处不安分的细胞癌变?你可以花个几百元做一次基因检测。担心未出世的小宝宝可能患有先天疾病,又害怕羊水穿刺或者绒毛取样会造成伤害,可以试试取样母体血液,筛查和检测含在其中的胎儿的DNA。

从科技服务,到临床应用,再到健康跟踪,护肤美容,生物信息的研究成果,一次又一次强势闯入人们的视野。想想看,只需要刮一点口腔上皮细胞,就能预测患病风险、个性特征,知道为什么自己一不小心就长痘痘,谁不会心动呢?

在这些研究成果的背后,是生信的探索者与研究员。生物信息学,就是结合数学理论与算法,应用计算机技术,来为我们揭开一层又一层生命科学奥秘的重要功臣。

打好了理工科公共基础知识的基础,拥有数理逻辑硬实力,那想学好生信,你已经成功了一半。生物信息学的核心课程由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组成,门槛相对来说比较高。

中学课本和各种报道中,经常出现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等名词,在“高大上”的生命科学课程中,一个都不会漏掉,还有基因、染色体、染色体重组、遗传与变异等,它们不仅是生物学的术语,更是生物学的数据。只有真正理解了它们,知道数据从何而来,才能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计算机课非常扎实,硬件软件都要学。在IT界司空见惯的JAVA、MySQL、算法编程等,前端后端一个都不放过,给生物学课程打上马赛克,把课表随便拿给谁看,对方一定会认为你是计算机专业的。

作为交叉学科,生物与计算机的结合必不可少。比如在蛋白质组学课上,需要学习Bioedit这个生物序列编辑器,很多人一开始都一头雾水,必须得下一番功夫,才可能用这个软件进行质粒绘图,并作出注释。

想要走得更远,从一个标准的人多达100G的全基因组测序原始数据中,扫描筛选出需要的片段数据,再用计算机处理(生物信息分析),找到基因突变信息,必须要系统钻研生物和计算机这两门学科,再交叉融合才行。因此,很多人会读硕读博。

在本科阶段争取进课题组,跟着学长学姐做实验,对未来深造也很有帮助。尽管白天的课程满满当当,晚上还要做实验到深夜,每天都比高三累,但当一日日的付出,换来漂亮数据,收获到发paper的小惊喜时,内心的成就感会让你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也有人会在学计算机的过程中“移情别恋”,一心钻研计算机。在课程的基础上,自学更多,做项目,参加计算机竞赛。在本科毕业就进入互联网巨头公司,拿着羡煞旁人的薪水的,不止一个人。

大概这就是生信的独特魅力,与应用领域结合起来学习,专业实力够硬,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做擅长的工作不会是奢望。

生态学 下一个博物君就是你

如果你热衷于看自然类的纪录片,比如BBC的《生命》,相信一定会被自然的魅力、生命的神秘深深吸引,不少人就是因为对大自然充满好奇选择了生态学专业。

不同学校对生态学的定义有所不同。有的把它划在环境学院下,比如云南大学的生态学与环境学院;有的则把它界定为生物,归属于生命科学学院,比如中山大学、兰州大学。

不管是哪一种,动物、植物、微生物你都要学,环境相关的课程也有安排。好在,生态学的课基本上都趣味十足,内容丰富多彩。如果你能把生态学囊括的一切,都认认真真给学了,下一个博物君就是你了。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专业的学生普遍认识很多的动物和植物,分类学可是一大基础。对于从小就喜欢捉虫子、认植物的人来说,这专业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甜饼。

当然,这还因为,他们总要在期末考试前,把厚厚的手写笔记和打印资料一页一页“吞”进肚子里。所以下一次,当你学生态的朋友,耐心地解答你问个没完的“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时,记得当面给ta一个大大的赞。

最令人期待的就是野外实习了,如果学校恰好靠近某个原始森林或者自然保护区,那你就能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一起去那里待上十天半个月了。不过,平时不注意锻炼身体的,这时候就要泪流满面了。你得在炎炎烈日下,戴个草帽翻山越岭,要是遇到暴雨的日子,最好牵紧身边同学的手,一不小心滑倒掉坑里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不管爬山有没有累到哭泣,到了目的地之后,所有人都会瞬间满血复活。有认植物认鸟的,有捉蝴蝶认蛾子的,还有兴奋地布置陷阱打老鼠的,只要林子里有,你想选什么方向都行。不认识也不怕,有老师在呢!专攻动物或者植物的老师们,简直就是活的百科全书,真怀疑到底有什么是他們不知道的。

有的老师还会用到遥感一类高科技的工具,等采集一些基础数据回去后,他们还会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这就涉及到计算机领域了。

生态学的有趣吸引了不少人,经过本科四年的学习,你会发现不懂的还有太多,想要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继续深造是最佳选择。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考研或是出国,也有人考教师资格证应聘中小学的生物、科学老师,少数会直接就业。当然,环保也是可以选择的方向之一。

生物工程 左手数理化生 右手金工制图

如果一个自称学生物的人,却在实验室里安装家庭电路,去车间里打铁,或者在考试周熬夜画工程图,那他多半是学生物工程的。

不同于前几个理科类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属于工科范畴,综合性很强,换句话说,就是要学的东西非常多。

在课程方面,带有“生物”二字的专业,就别想着能避开数学、化学、生物和物理,这“四大金刚”永远不会掉队。再加入工学的部分,工程制图多半躲不过,不同学校还会选择性地开设机械原理、电工技术之类,看起来和生物没有半分钱关系的课程。因此,有些生物工程的人也有金工实习经历,学过机床的操作、打过铁。

生物工程涉及的方向也特别多。

偏向微生物的,学习方向主要就是养菌,各种各样的菌,得“好吃好喝”地养着,才好观察它们的形态,进而得到产品,相关的数据也是要测的,不过到了最后,通常你得亲手杀了它们。

偏向食品的,一般就走食品发酵方向了。不同于养菌,这个方向,最后要达到的目的,是生产出的食品让自己能吃好喝好。辛苦的付出,总算能安慰一下人们的胃。

还有偏向制药、环境、医学、人体工程等方向的,总之生物工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非常多维,理科、工科甚至医科,都可以和它牵手配对。大学四年下来,样样都学,但是没有一样精,别说略知皮毛了,毛上的细菌,可能都没搞清楚。

如果四年都专注一个方向呢?结果大同小异。不信你看,发酵工程,不深造往往只能制造酱油或者醋,工作还是倒班制;制药方向,不深造可以做做医药代表,薪酬待遇就不多说了;畜牧方向,不深造或许可以去给猪配种;药学方向,转了一圈还是做医药代表;人体工程方向,不深造就花钱买产品体验一下过把瘾吧;医学方向,拿什么和学医的比呢?

学科的性质与内容,注定了生物工程的考研率居高不下。大型药企的研发至少得拥有硕士学历,如果本科毕业就收到了相关的offer,通常只能做最底层的操作工,打打下手。就业的本科生,更多的,还是成为了医药销售、食品品管等,这些职业的提升空间也很有限,待遇普遍不好。

硕士毕业找对口工作情况就会好不少,还有比较适合女生的方向。比如做分析,实验室环境干净,工作也相对轻松,关键是有毒溶剂比较少。也有一部分人,会在考研时转食品、材料、生物膜等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 懂医学的工程师

读生物医学工程的,距离医生最近的时候,大概就是你做的手术刀正被医生拿在手上。

这是一个交叉专业,一般设置在工程学院。

知道你在工程学院的,以为你会在实验课上做个锤子,作为“定情信物”送给喜欢的ta;不知道的,看到“医学”就默认你是未来的医生,直接代入患者身份展开连环问问问了;还有的,一看这个混合风的名字,立马“经验十足”地判断,这不就是倒卖医疗器械的吗!

这个专业的内涵才没有这么敷衍呢!生物医学工程的本科配料,是大量的电子科学、信息科学,加上少量的机械工程、化学工程。

所以你大可以放心地把它当成计算机专业来学,因为写代码是必修课,像什么医学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之类的课程,不懂代码可不行。有一部分人,还真就这么干了,而且干得相当彻底,有人最后甚至成功出国读了计算机硕士,跳到了程序高薪行业。这个转身可谓相当华丽了。

如果你还偏爱医学,完全可以利用编程,对医学图像进行处理。人体的病变区域,要怎么用程序去定位、提取?如果要用三维的形式再现,又该怎么办?只是找到了还没完,还得进行量化分析才行。每一步都是挑战,当你把这些都搞清楚了,再来根据医学影像资料分析问题时,就不会一脸茫然了。

当然你也可以研究医疗器械。如果有机会趁着假期去医院实习,那可要抱紧前辈和老师们的大腿了!多与他们交流讨论,不仅能帮助你搞清楚核磁共振是怎么工作的、呼吸机的原理是什么,还能大大开阔眼界,近距离领略这个专业的魅力与价值。

学好生物不容易,学好生物医学工程更不容易。凭着本科四年所学,就想找对口的工作,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大多数人都会继续深造。将来若是能去科研院所、医药公司、医院设备科等,都是很不错的。

以医院设备科为例,简单一点的,做做无菌纱布、手术刀等,厉害一点的,可以做心电图机,更高级的,才能造高频电刀、核磁共振等高端器械。而经常出现在媒体中的3D打印人造器官、心脏支架、手术机器人等,则离不开医学工程师的研究,那可就属于更高端的领域了。

不管是常见设备还是高端器械,或者更具科技范儿与时尚感的手环,如果你的梦想是在医学领域,用技术为临床的进步添砖加瓦,生物医学工程这个充满挑战性的专业,或许能为你开启通往梦想的大门。

高校大PK 这些高校的生物类专业最值得你Pick

基因芯片、心脏支架、肿瘤筛查,生物学研究的每一点成就,都能揭开生命奥秘的一角,为医疗、健康领域注入强大的推力。国内生物类专业排名最靠前的学校,一直备受向往踏入生物学领域的人的追捧。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实力顶尖的学校,都是“985”“211”重点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如果你的分数够得上这些名饺,那基本不用细看,分数和哪个大学最接近,哪座城市、哪个校园和你的喜好最匹配,那就选哪个就行了。

但如果你的分数没那么好看,要冲这些名饺难度太大,那最好还是放宽眼界、转换方向,去考虑一些名气相对较小,但在生物学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的大学,比如兰州大學、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实力都不俗。

最具乡土气息

农业院校的生物类专业有着鲜明的农业特色。

中国农业大学的生物类专业名列前茅,其生物工程专业偏向食品方向,由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开设。

东北林业大学的前身,是以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为基础建立的东北林学院,其生命科学学院最大的特色就是森林生物学,生物科学专业则偏向生物信息学和遗传学方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林业科学、农垦、西北植物方面有突出的贡献,生物科学类专业偏向植物和作物。专业除了设置在生命科学学院外,还有设在创新实验学院的生命科学方向的基地班。

最具杂家特质

综合类高校海纳百川,除了常年霸占高校排行榜前几位的高校,不少重点院校在生物学领域颇具特色、实力不俗。

武汉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在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均设有基地班,醫药、农药、生物制品是最大的特色。

西南大学拥有桑蚕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桑蚕基因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

兰州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由兰州大学生物学系、教育部直属兰州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和植物生理学研究室、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合并而成,植物学、生态学都是优势学科。作为中国西部最好的学府,兰州大学的性价比相当高。

内蒙古大学的生物科学是“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生命科学学院里还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畜牧、生态是特色所在。

广西大学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都有着明显的亚热带生物特色,在植物、微生物遗传工程方面颇有建树。

最具教师特质

师范大学里的生物科学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生物教师,所以除了要修生物科学相关的课程,还需要辅修心理学、教育学等师范类的课程。

但在一些实力较强的师范院校里,生物科学专业也逐渐开始培养科研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有理科基地、基础理科实验班和免费师范生三个方向,前两类都重在培养科研人才。

陕西师范大学的生物科学也分基地班和公费师范生两类,生物类专业下,还有生物技术和生态学两个非师范专业。

西北师范大学的生物科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在植物研究方面优势突出,既培养科研人才,也培养教育人才。

在师范大学里设立的生物技术专业,和其他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一样,注重实验和实践,也不是师范专业,本科毕业后的学生,很少去当老师。

最具实干精神

制糖、制药或发酵,工科类院校的生物科学,常常在技术上有自己的“杀手锏”。

最典型的当属江南大学,其生物工程学院是我国发酵工程学科的诞生地,在发酵方面,江南大学堪称一流。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研究偏向应用。如果与王牌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相结合,就业会更easy。

南京工业大学的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是我国生物化工学科的诞生地,在生物制造领域颇具影响力。本科设有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制药工程专业。

数据会说话

大数据解读生命科学学院就业情况

304所

中国高校开设有生物科学专业。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雄居2018年生物科学专业高校排行榜榜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紧随其后。

5397元

是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月薪过万的大约占5%。但同时,仍有15%的人月薪为2200元左右。75%的人月薪分布在2000~8000元。

8万亿元

是2020年生物科技产业的期望值,该产业占据GDP的比重有望超过4%。生物科技产业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

美国

是生物科学专业硕士留学的酋选地。在所有开设生物科学专业的美国高校中,有26所高校的专业评分在4,0以上。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科学专业高居排行榜前三。

35%

的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进入了医药行业,12%进入快消行业,6%从事教育培训工作,剩下的分散在其他行业。

80%

是2018年全国生物科学专业学生考研率。考研热门专业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学科教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如果想进入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需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生分享大会

程序员

张博涵 四川大学生态学专业2015届 本科

“学习生态学可以增长见识,但却不太适合就业”

一开始,我学的专业其实是材料化学,但这个专业,对我来说,实在是太无聊了。听说生态学专业可以四处旅游,似乎很有意思,我就在大一下转了专业。

那时候,对于什么职业规划、生涯规划,根本没有概念,但本科就业难这一点一直都知道,因此也随着大流想考研,还认真备考过一段时间。可临近毕业时,我的想法又发生了变化,书好像读得差不多了,自己对搞科研没什么热情,继续读意义不大。

家里没有矿继承,找工作就成了当务之急。

曾想过做室内设计,画画难不倒我,但公司的待遇很不好,干了几天就放弃了。干脆回家去,帮着爸妈给舞蹈学校跑了一段时间市场,这对我来说真的是巨大的挑战,谁让我从来都不是一个热衷并擅长交际的人呢,带来的痛苦自然是远远大于成就感了。趁着一次回成都的机会,我成功地“逃离”了家乡。我投了一份简历到一个培训机构。结果却“被骗”交了钱,在里面培训了半年写代码。虽然算是一个骗局,但我在培训期间,确实有所收获,而且发现写代码很有意思,我干起来还挺得心应手的。没想到,在学校是个“学渣”的我,在这里,却成了最优秀的一个。

从培训机构出来后,我才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工作——在一个公司做程序员。

早期,我们的团队都是两三人的小团队,我是团队里的头儿,工作就是写代码、写代码、写代码,以及改bug,大学生物专业训练出来的控制变量思维,在改bug的时候有不小的助益。工作一年多后,因为业务需求,短短几个月内,我们的小团队扩充到了六人,人数翻番后,公司要求的业务也总算维持住了。但是不到半年,大家却陆续离职了,最后只剩下两个人,身为团队负责人,我备受打击,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做管理的料。

问题已经出现,我必须把它弄明白。上网看前辈写的博客、阅读管理书籍,加上在学校积累的一点管理经验,我慢慢摸索到了行业内的门道,总结了一些方法和思路。沉淀了一段时间后,我重整旗鼓,和另一位小伙伴一起,再次扩充团队。现在,我们的人数稳定为八人,正好是计划中的编制。

有人说,程序员吃的是年轻饭,说白了就是拿命换钱。这话其实有失偏颇,借用乔布斯的名言,在我看来,程序员應该“Stay foolish,Stay hungry”,否则,你很快就会被新技术拍死在沙滩上。

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生分享大会

博士候选人

陈仕成 武汉大学动物学专业2018级 博士研究生在读

“发现一点新的东西,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事”

和很多喜欢生物的人一样,我也是抱着盲目的爱入了生物的“坑”,没想过做科研,那时就想着能学点生物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再做点应用。没想到,越深入学习,越沉迷于生科的魅力,一转眼,我已经做了五年研究。

我的专业属于生态类,需要经常去野外考察采样,每年至少要去青藏高原待上三个月,可别误以为是公费旅游,做研究的环境非常艰苦,而且回来后还要做实验和数据分析,是对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

我们的野外工作属于长期基础研究。我得观察记录动物的行为、判断它们的社会结构,还要进行血样采集。每天早早起床出门爬山,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观察记录动物的行为,风雨无阻、冰雪不断。大风、强紫外线和缺氧等恶劣环境,给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带来双重打击,但是没有办法,野外科考必须进行,想要获取珍贵的野外一手资料,这是必经的考验。

平时我们住在藏民百姓家里。藏民主要以游牧为生,很少会说汉语,他们吃糌粑、喝打茶、吃生牦牛肉,家中不设卫生间,可以长时间不洗澡。因此一般我们会选择稍会一些汉语的半游牧藏民家租住,去城里买电灶和炊具,自己做饭,蔬菜需要托人从城里带。洗澡方面,女生只能在房间里擦一下身上,男生可以去天然的塘子泡澡,还自带温泉效果。

不做野外考察时,我们课题组成员都是早上八九点到实验室,晚上九十点回寝室,吃饭也就在学校食堂,生活比较简单。

我们有的做分子实验,鉴定研究对象的亲缘关系;有的主要做数据分析;还有的研读国内外论文,学习理论、整理思路。

想通一个道理、发现一条规律,或是在方法上、理论上有创新和突破,是我们研究人员最有成就感的时刻。用世俗点的话来说,发SCI论文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体验大自然,研究大自然,思考大自然的规律。在艰苦奋斗、努力攀登科学高峰方面,我们的导师绝对是超级领头羊。他非常勤奋刻苦,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他也很有天赋,在nature、science、《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了非常多文章,是行业知名大牛,更是我们的精神楷模!

以前,我也在网上怒喷过生科,后来慢慢发现,工作难是普遍现象。人们通常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其实很多人最后都找到了一份工作,我的师兄师姐们,出路就各不相同,进高校、研究所、公司,考与专业不相关的公务员等。因此,对网上所谓的生物类就业的大数据分析,要理性看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