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摘 要: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比如:把握不住文本重点,浅读文本,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等,认为一旦忽视了文本中一些最有嚼头的地方,就会窄化文本的价值,削弱学生的探究欲望,消减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关键词:矛盾;比喻;细节;切入点;主体性
一处矛盾 万般情怀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用饱蘸感情色彩汁水的妙笔书写人间亲情之爱,生命之悲等,文笔细腻,语言朴实,堪称精品。
很多读者都认为《背影》这篇散文最经典最感人的地方就是“父亲攀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于是以此为切入点,笔者赞同,但也并不完全赞同。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在这段描写“背影”的段落中,作者一共流了两次眼泪。我们读者会轻易共鸣吗?未必。
我想我们读者很大程度上会认为主要是因为父亲身体肥胖再加上年迈,导致买橘子这件小事对于父亲来说显得不大容易,因此我们读者是不大会流泪的,除非也有特别类似的经历和父亲。这也是后来有的学生解读这段内容的时候说“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原因。
可见,这里的“背影”于当下的莘莘学子来说是有隔阂的。
笔者在反复阅读这篇文章时,越发感觉这篇文章最能打动人心,易引发共鸣的是文章最后的一封来自父亲的家书: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这封书信中有非常明显的“矛盾”:首先,父亲说自己“身体平安”(意思是身体好着呢),紧接着又说“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就是一大矛盾。明明身体好着呢,为什么又会即将离世?
笔者认为,一开始说“身体好着呢”是为了宽慰北去求学的儿子(作者)勿念家中,一切以学业为重;而说出“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话,又是实实在在的为病痛所折磨的苦痛的倾诉,既有“朝不保夕”之虞,亦有“再难相见”之忧,本质上既是浓浓的父子之爱,又是“爱之艰难”的体现。这一矛盾,勾起了万般情怀,普天之下,古往今来,父母亲情之爱不就是这样的吗?
接着学生踊跃地说出自己生活中父母的矛盾之处,比如:“妈妈经常催促我上学快点,又说要慢点,刚吃过饭,对胃不好”,又比如“爸爸在外地上班,叮嘱我不要乱花钱,但随后又说别苦了自己,想吃啥买啥”的话等等,不一而足。有的学生说着说着,甚至落泪了。
這就是共鸣。所以笔者认为,要想体现教学“有效性”,需要找到切入点,教师自己首先要读出自己,反反复复,直到找到情感的共鸣处,方才罢休。
三处比喻 一生壮举
法国作家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这篇小说讲了一位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心无旁骛地植树,最终把土丘变成了绿洲的故事,从文中,笔者读到了这位中国式的“植树愚公”最崇高的精神和最高尚的情怀。
笔者本着“长文短教”的想法,最终在千寻万觅中找到了三处比喻:第一处: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第二处: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第三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在语文课堂上,笔者和学生穿梭在这三个比喻句的美妙之中“不可自拔”。第一句准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于1913年初到法国普罗旺斯地区,放眼望去,满眼荒凉的场景。饥饿的野兽似乎吞噬了这里的一切生命,衰败、萧条、了无生机,从而推动了小说情节——作者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才看到那个“黑影”。
就是因为此地荒芜至极,为牧羊人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特殊的背景——接近于人生绝地,这样也与下文此地变得生机勃勃形成了霄壤之别。
第二处比喻更是奇绝。作者把牧羊人比作“泉水”,水首先是万物之源,如果没有牧羊人这个“源”,哪里会有后来的飘香微风和穿林打叶声?也与中国的《老子》所言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如出一辙。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质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纵观全文,牧羊人不就是这样的吗?
学生在品读过程中,也不断地感受到了牧羊人的精神之光,不断地感动着、唏嘘着、震撼着……
第三处比喻恰是牧羊人带着这种如水的精神矢志不渝、心无旁骛地努力的成果。将白桦树比作棵棵站立的少年,蓬蓬勃勃,蔚然成林。这棵棵白桦树又何尝不是牧羊人手里、心里的孩子?个个朝气蓬勃,棵棵凝聚了心血。有一个牧羊人的身份,却不再放羊,只因羊吃树苗,最后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为了自己的“孩子”,甘愿做着一个几乎“没有羊”的牧羊人。他实在是一位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大写之人!
这一处比喻又与第一处比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恰恰又体现出了牧羊人“如水”的精神——平和、平淡、甘愿平凡……
这三处比喻的品读可谓是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在这样的小路中,见证了牧羊人一生的壮举,邂逅了人性的大美。
细数流年 方才震撼
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全文流淌着朴实无华的真情实意,文章中分明立着两个伟人!但笔者从听课的经历来看,好似更多地止步于“分析母亲形象”,殊不知,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就是朱德本人。
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母亲和作者的伟大呢?
笔者认为粗略地分析母亲形象(普通的劳动妇女形象和革命母亲的形象),难免有贴标签之嫌,细细读来,笔者认为那个年代的劳动妇女很多皆是如此:勤劳善良、俭朴节约、聪明能干。笔者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
如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文本处做文章,让他们真正地走近这两位伟人呢?
笔者发现文章第11、12段中,有几个关键的时间段细节不容忽视!宣统元年(1909年)、民国八年(1919年)、1944年、大革命失败的时候、抗战以后、七年中间,来来回回细数一下,笔者发现在35年的峥嵘岁月中,作者唯独在民国八年将父母接了出来,后来,就再也没有见过母亲的面。如果没有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的鸿鹄之志,哪会有这样的生离死别?最让人悲催的是大革命失败时,作者和家庭竟然完全隔绝了,真是“烽火连三月,家书再难通”。没有一颗“忧天下之心”的人焉能忍受这样残酷的人生!
读到这里时,再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就再也不是停留在“贴标签”的层次上了。
接下来,作者提到了一封来自侄儿的催人泪下的来信: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
一个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临死时的遗愿可以说渺小到尘埃中去了,只是见一面而已,可是就连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竟在那样的烽火岁月中未能遂愿。这正应了那句老话:自古忠孝难两全。
引导学生仔细想想,在这三十多年中,朱德已身居要职,母亲完全可以投靠儿子,可是为什么没有呢?笔者认为这一方面与母亲不愿脱离劳动有关,另一方面很大可能是因为母亲不想拖累自己的儿子,让他一心反抗压迫,毫无牵挂地追求光明。
这样,朱德的形象就站成了一面旗帜,母亲的形象便立成了一座丰碑。学生真正地走进了作者,贴近了“我的母亲”。正如肖培东老师一直所强调的:语文教学一定要贴着文字阅读。
借助这样的抓手,课堂效果明显不同,学生的主体性有了有效的体现,也有效地完成了精神的洗礼。
独辟蹊径 纲举目张
《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先生的《草房子》,这是一篇描写少年成长之路的小说。很多一线教师都从小说三要素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将重心放在主要人物“杜小康”上面,而对于“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的把握并不是本文难点。笔者读了很多遍《孤独之旅》发现,这篇文章的“鴨子”更有“嚼头”,读好了“鸭子”不仅能读懂“杜小康”,读好《孤独之旅》的深层之美,还能读精本文的“语言特征”,所以,以本文的“鸭子”为切入口,会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实效,且易达成目标。
先来说说“鸭子”与“杜小康”之间是一种衬托关系。文章第4段中写到了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又写了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用自己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两者似乎织成了很有规律性的花纹。接着又强调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这段写鸭的段落本身又构成了环境描写,不少参考书认为:这里渲染的是一种单调、重复、轮回的氛围,而这恰恰是杜小康孤独之旅的开始。在这里,笔者不完全赞同:短短的一段文字,一处提到“奋力向前推进”,一处说“都很急促有力”,从这两处可见作者在强调“鸭子”是积极向前的,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这一方面是由于杜雍和不肯给它们一点儿觅食和嬉闹的可能;另一方面,是用“鸭子”的无知前行衬托出“杜小康”的恋家以及拒绝放鸭的心理。这样,对“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我们有了初步把握,也在无形中使这篇散文化的小说增强了矛盾冲突,且使全文也更具有张力。
再来说说“鸭子”和“杜小康”之间是一种矛盾的借助关系。文章第35段说“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可见,这些“鸭子”一方面折磨着“杜小康”,一方面促成了“杜小康”的成长。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可以发现:当下,孩子们的成长主要借助父母和教师的耳提面命,借助良好的社会资源,而当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借助这些“鸭子”来促成时,这本身就给了读者一个深思:一个孩子该是孤独到什么程度,才会借助这些“鸭子”来促成他的成长。读罢,余音绕梁,延宕不绝,读者不免产生一种凄美之感。
教学有时需要“独辟蹊径”,这条路找到了,往往“纲举目张”,更能体现语文之美。
笔者希望找到一个解读文本的有效切入点,旨在提高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向“贵在得法”小心翼翼地走了几步,以期求得大方之家继续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文章矛盾处驻足,在文章精彩处欣赏,在易忽视处停留,在无疑处生疑,让学生邂逅不一样的语文风景。
参考文献:
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78.
作者简介:潘英(1982.10—),女,汉族,本科,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南校区,职称:中一,研究方向:打造有温度、有厚度的灵动课堂。
编辑 郭小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