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4-06-03

王善叶

摘 要:英国知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可以让人明智,读史就是要尊重历史的真实,领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理性地学习历史。历史学科是为了要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把握人生的一把钥匙。近年来初中历史教学越来越关注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自觉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初中历史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把历史专业素养和核心素养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创新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经济发展日趋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精通某一领域的专才,还有技能全面的全才,就目前来说,全面开花的多元化人才更受社会和企业的青睐。传统的历史教学,只是单纯讲解历史事件,讲解历史事件的意义,教学方式过于偏理论,没有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学生没有真正的“读史而明智”,几乎忽略了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应该加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经验,认为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

历史学科专业核心素养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获得历史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情感。历史核心素养和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辩证法,客观、科学地评价历史事件,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转化为前进的力量。现代历史核心素养,倡导的是“立德树人”,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事物发展,提升学生的历史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1.把历史核心素养和历史教材结合起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加深历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还要培养学生基本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历史核心素养和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渗透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结合真实的历史史料,帮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产生的社会影响,引导学生把历史和当代社会发展对比、结合起来学习,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历史知识,还在无形中渗透了核心素养的教育。

2.转变历史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理论成分占的比重比较高,历史理论的实践活动和核心素养比重占的比较少,要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历史教师必须首先自身深入研究历史理论,把教材内容吃透,站在历史的高度,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推进社会理论、革命理论、科技革命在历史学科中的推广。历史学科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需要把其他学科融合起来进行学习,任何知识之间都存在共性,所以可以把各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历史教材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涵盖了历史、文化、藝术、政治、经济、科技等内容,所以建议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点来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历史知识点,快速梳理出历史时间发展脉络。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消除学生和遥远历史事件的距离感,让学生真实感受历史的更迭和社会的发展。

例如,在讲解初一历史《三国鼎立》这一课中,建议教师引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影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首先从视觉和听觉上,对三国鼎立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再结合官渡之战、草船借箭的典故、诸葛亮的《出师表》来辅助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到三国的局部统一促进了地方发展和民族交融,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促进了边疆开发和民族融合,为新的统一规模奠定了基础。同时,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进一步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让学生全方位地接受历史的熏陶,完善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3.打造平等、和谐、轻松的师生关系

初中历史相对于其他文科类学科,具有一定的严谨性,需要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内容、社会影响进行准确记忆,学生经常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倦情绪。为了疏导学生的厌倦情绪,历史教师应该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学会和学生做朋友,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教师可以编写一些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点。例如,历史朝代歌,通过简单容易背诵的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朝代更替。教师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真正打开学生的心扉,教师就可以把核心素养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内心,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也是倡导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议历史教师要提升责任感,把核心素养教育贯彻到每一堂历史课,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体会历史的魅力,只有让学生牢记历史,才能不忘使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彭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教学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7(14):162-164.

[2]周云华,黄飞.抓住教学关键要素 提升历史理解素养: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2):58-6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