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用兴趣为作文导航

时间:2024-06-03

摘 要:通过实践探索,从让学生想说话,到学生争着说话,再到学生美美地说话三个层面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并由此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内在情感;外在生活;诗意表达

“人的言说本能是写作行为驱动的主因。写作主题须有言说的欲求,即想写、喜欢写。这是写作、写作教学得以存在的理由,也是写作教学思维的原点。”让写作成为一种内在情感和外在生活的表达需要,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也是解决快餐文化泛滥的有效途径。为了讓作文教学真正进入以言说本能为写作行为驱动的良性循环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全面激发每一位学生“说话”的兴趣。

一、让学生想说话:尊重学生内心诉求,让表达成为一种需要

每位学生都有表达、宣泄、展示自我的欲求,这种欲求是想写的根本动机。教师应注重保护和诱导这种欲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写随笔式的日记体文章。叶圣陶在论述作文时提及:“能不能从小学高年级起,就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呢?或者不写日记,能不能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呢?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的就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

执著于心理真实的开掘,让表达成为一种需要而非任务,这是日记体文章的最大优点。而现在许多教师都要求学生写周记,却非真正让学生由衷地去观察、记录、表达,而是精挑细选一个命题让学生写,并从评分的角度认真批改,实质变成了每周一次命题作文考试。要真正让学生愿意表达,写心里的东西,教师必须从自身的角色开始改变。教者要从传统意义上“批改评分的教师”过渡到“倾听交流的朋友”。在面对学生的表达时,教师应该用情感共鸣来取代“立意明确,语言优美,构思新颖”的评语。为了营造交流的气氛,形式也不必拘泥于“周记本”,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在QQ空间或者博客中去进行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表达和交流;书信的方式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样,言说的欲求能更好更自然地在倾诉、倾听与交流中被保护、被激发。当表达成为一种习惯,写好一篇应试作文也会成为信手拈来的事。

二、让学生争着说话:激发学生审美趣味,让欣赏成为一种竞争

1.生与生的竞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树立写作榜样。比较常见而有效的办法是在学生习作中留心寻找和积累美文,并及时地公开美文,可利用课堂评讲,可将美文打印并张贴于班级公告栏。可利用学校文学社的平台在学生中开展各类作文竞赛、文学沙龙等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鼓励生生竞争的时候,要适时保护写作能力较弱者的自尊心,可采用分层教学,让同层次的作文比较。否则,学生很容易会在与同学的对比中产生距离感,望尘莫及,从而失去对写作的信心,造成适得其反的恶果。

2.生与师的竞争。“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言语生命是最感性、直接、丰富的精神存在。教师的言语情感、写作实践,对学生言语信念的形成,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鼓励教师写下水作文已成为当今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能动而有效的环节,在写的过程中,教师能发现写的难处和闪光点,从而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落笔成文。在师生写作竞争的过程中,能督促教师实践写作,提升专业水平,最关键的益处在于能利用教师对学生来说的楷模作用,最大地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兴趣。在师生共同参与中,教师应当处理好自己双重身份的角色——探索者与引航者,这样,教师的模范作用自然会促使学生在作文中进入竞争状态。

3.自我更新的竞争。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在竞争意识中强化自我意识,让每一个学生更多地以自己的作文进步速度为标准,多纵向比较。在每一次作文交流完毕后,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文作一个总结,对照以前的作文找出进步,并对以后的作文提出新的要求,培养学生这种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意识,从而激发写作热情。

三、让学生美美地说话:形成学生的情感价值,让诗意成为一种智慧

写作是人类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和文字来记录资讯、表达意向。由此可以看出,写作其实涵盖了所有语言的表达。这就为教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和启示。不仅仅用笔写、用键盘敲击的才是写作,凡是用语言表达的都是文学,都是写作。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言语人生、诗意人生是快乐、幸福的人生。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者,本身就应该做一个诗意的栖居者。只有对生活、人生充盈了情感的个体才能感染其他人。教师诗意生活状态的呈现会让学生有所触动,有所效仿。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经营用诗意的语言去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诗意的情境里体会“我们诗意地栖居”给个体带来的独特体验、情感和生命中需要的能够给予充盈的温暖,从钦佩到模仿到自然生成一种常规化的诗意表达,从而让诗意的写作真正成为一种时尚。

参考文献:

徐福君.“言语的智慧”课堂教学解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0(4B):49.

作者简介:胡佳,女,1983年12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科语文教学。

编辑 谢尾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