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学美术课堂中黑白木刻版画制作的探索

时间:2024-06-03

杨敬棠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学科都根据改革要求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中学美术也不例外。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中学美术的开展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发展学生对美术的实践能力,通过自己动手来感受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美感,这样才能不断完善作者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中学美术;黑白木刻版画;制作过程;特点

黑白木刻在中学美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有特别突出的表现。由于中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非常活跃,所以,在进行木刻版画的实践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作品更加生动。木版刻画在中国已经有将近千年的历史,这是一种通过刻、画、印构成的,然后经过制版印刷而来的物品。版画可以分为平面的、凹画的、凸面的以及孔状这几种类型,而黑白木刻是一种采用凸面,以黑白为主要色调,材质以木材为主的版画。木刻版画在制作的过程中主要以刀具为主,木刻版画与绘画有所不同,绘画是逐步地增添色彩,而木刻版画是刻的越多版面的黑色就越少。

一、取材

中学生在开始接触黑白木刻的时候,总是会担心自己亲自动手不能把自己想要描述的事物、景象、建筑物体以及人物等素材清晰地表现出来,学生不敢轻易地采用繁琐的素材,为了交出满意的作品,学生往往描述出来的作品比较简单、单调,无法体现木刻版画的精致所在,视觉效果不明显。随着高科技多媒体技术的逐步使用,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来搜集一些比较优美的素

材,使学生充分发挥思维想象能力,构出丰富多彩、完美无瑕的

作品。

二、构图定稿

黑白木刻在制作中充分体现了黑与白两种色调,在对画稿的版画进行加工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使用黑白效果来对画稿衬

托,采用黑中一点白或者白中加黑的手法来突出刻画的效果。在构图过程中,为了使色调更加突出,对人物或景象的刻画更加细致,可以采用不同的刀具,运用粗细、大小、强弱不等的黑白点、线来对版画进行设计和处理,使学生能够自主想象,充分发挥学生对作品的思考与认知,使学生不断地熟悉对黑白木刻的使用。学生在把画稿定下来之后,再采用黑白广告的涂料对图案进行处理和加工,黑白色调的运用可以使版面增加强烈的美感,在整个版面中黑白两种颜色之间的穿插使整个画面更富有立体的感觉,艺术色彩明显。

三、制版

由于学生对黑白木刻的处理经验比较少,所以,很多学生在拿到素材的时候往往会无从下手,这时就需要教师从旁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黑白木刻的使用与制作。

首先,学生在确定要完成的画作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先采用黑白灰的关系,用铅笔把自己想要表现的素材绘制到图纸上,然后再转画到木板上,这样就会避免直接在木板上刻画和修改导致版面出现瑕疵,通过转化的形式使版面增加凹凸的感觉,以至于刀锋不会太利。还可以把画好的图纸用胶水固定到木板上,用刀在纸上轻轻下压使画稿拓印到木板上,而后再用墨笔描清晰

就可。

学生在逐渐地熟悉黑白木刻的技巧之后,就可以慢慢地直接用黑笔在板上进行构图与绘画,然后再进行黑白的相互利用,找到应该如何更好地使用各种工具对版面进行设计,这样会使木刻更加方便。

再次,就是要认真检查黑白木刻版面的每一个细节处,对画面进行全面的统一调整,使黑白木刻效果达到统一。这样不仅使学生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审美观点,还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完成的黑白木刻版画才更具意义。

四、印刷

在印刷的过程中,学生要检查每个版面是否粘牢,教师对学生应该放权,但是还需要从旁指导学生,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细节的完整。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印刷过程中均匀涂抹,力道的大小不同会使版面的色调不均匀,因此我们可以将油墨多滚几遍,在放印纸时请不要随意挪动,一定要小心翼翼。印好之后,要輕轻地揭下印纸,放在干净的桌子上,不要用手去摸,以免弄脏画面,这样才没有辜负自己的劳动成果。

五、署名

当然,每一幅作品都应该有自己的作者,不论是大师,还是初学者,在作品完成之后,都应该在作品上署上自己的名字,这样才是完成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完成黑白木刻作品的过程虽然复杂,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用心完成每一个细节,投入自己的情感,并且对作品的完成还是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能力,投入了活跃的思维,这样的作品能够鲜活多彩。教师的鼓励使学生能够更加对黑白木刻产生兴趣和喜爱,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之,黑白木刻在当代的中国版画界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版画的制作过程相当的复杂,它需要有成熟的构思与制作时的熟练技巧,每一步都要精细。在长期的发展中,版画的制作过程适应了中国的国情,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得以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在美术实践中加入黑白木刻这一项目,这样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提升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热爱程度,同时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喜爱之情。

参考文献:

[1]戴政生.谈“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演进与方略[J]. 美术大观,2006(10).

[2]刘庆元.中国传统木刻浅论[J].艺术界,2014(4).

编辑 赵飞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