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区域地理与必修知识相结合

时间:2024-06-03

范莹莹

摘 要:教材及初中课程设置原因,造成浙江高中生地理基础薄弱、区域概念不强,对地理知识的系统性缺少把握,不能很好地就某一区域地理现象进行逻辑严密的整体性分析。

关键词:自然地理;区域地理;黄河流域

目前,湘教版地理教材案例多为零散的个案,加之浙江初中无论是社会还是科学教材涉及地理学科知识本就不多,造成现在很多高中生地理基础薄弱、区域概念不强,对地理知识的系统性缺少把握。对于这种现象,以往高中教师多是在高二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对文科生进行区域地理的补充和强化。这种教学安排在新课改的今天势必要做出改变。一是效率不高。将高一必修的理论与高二的区域分析割裂开来,缺少对知识的有机整合,造成学生地理学科综合分析能力不足。二是时间不允许。浙江高考改革后,选考地理的考生在高三第一学期甚至高二就要参加第一次高考,不可能再像以往拿出那么多的时间学习区域地理。对此,能否在高一的必修模块学习中,尤其是自然地理整体性较强的这一部分渗透区域地理思维就成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本文就以黄河流域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寻根溯源,构建模型

自然地理模块侧重理论,在渗透区域地理前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合作探究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在图纸或沙盘中构建模型。理论知识是基础,打好基础根基才会稳,根基稳才能理解此处现实中的现象,并有可能应用于彼处。

【教学片段1】模拟流水作用:

观察流水对泥土的冲击作用视频演示。请思考:

1.比较流水作用发生前后小土山表面形态的变化。

2.比较流水侵蚀和沉积发生区域的差异,并说明其成因。

3.总结流水作用在不同区域所形成的地貌类型。

二、运用理论,渗透区域

【教學片段2】合作探究活动二: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它历经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季风区,从上游顺流而下,可以观赏到非常典型的外力形成的地貌。这些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三、整体分析,探寻规律

【教学片段3】合作探究活动三:

一队考察团从黄河源头出发,一路东行,经黄土高原和太行山脉,最终到达渤海。以下图片是他们此次路途中拍摄的。请和A、B、C、D、E、F对应起来,并描述各种地貌成因。

该图各种外力作用主要分布地区的规律是建立在对外力作用地貌成因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并能利用模型结合实际黄河流域多种地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对区域地理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思维要求很高。

新高考侧重学科应用能力的考查,淡化知识的记忆和复述,强化知识的变式和迁移,强调联系特定区域的应用分析。同时当前地理学科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那么在教学中让复杂的、零碎的、悬空的原理落实在一个具体的区域里,形成全局的空间感就很有意义。当然这样的教学设计也会受到特定区域的限定,无法使学生领会更广泛的区域案例,这需要教师精选课后习题作为有效的补充。

参考文献:

[1]周红星,夏丽娟.高中地理问题探究式教学的设计与反思:以“河流的外力作用”为例[J].地理教学,2015(22):21-23.

[2]刘冬花.新高考改革方案下的地理教学[J].地理教学,2016(18):50-53.

编辑 范昕欣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