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孙秀娥
摘 要:生活是激活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源头活水,离开生活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是束缚学生发展的说教。因此要巧用学生生活资源,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这样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才是真实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课堂;生活资源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
生活是激活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源头活水,离开生活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是束缚学生发展的说教。我们当前的教育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师以教材为本、教参为依据,教学事例不够新鲜,忽视了学生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体验、感悟与理解;学生为学而学,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导致课堂缺乏“生命的活力”和教育“生活意义上的缺失”。
一、研究背景
1.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新课程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这就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过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感受学生生活内容,创设贴近初中学生实际的思想品德课堂,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具体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紧紧围绕学生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以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落实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源于生活,服务社会”这一理念。
2.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
在人们的活动中,“知”和“行”是两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的过程属于“间接认识”,是在学习别人经历过的事情、别人通过实践获得的认识。学生往往只是知道这些知识,却不太清楚它们是怎么来的,自己更没有亲自实践过,“知行脱节,知而不行”的现象普遍存在,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与关注。
3.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应该是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而老师就应该在新课标要求的倡导下,完善新课程教学要求。课标指明,本课程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思想政治基础理论常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和辩证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分析和处理品德成长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培育健全人格,弘扬民族精神,初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养基础。可见,我们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生活资源,挖掘学生生活特点,总结经验教训,强化学生的行为体验,有益于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巧用学生生活资源的实施策略
巧用学生生活资源,如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在生活里学到知识,在知识里学到智慧,做生活的主人,这样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才是真实有效的教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灵活使用教材,善于付诸实践
我们把教材静止的场景变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敢于超越教材的局限,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生活实际,科学地选择、调整和构建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一框《人生难免有挫折》,教材里只有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以及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等知识点,能让学生明白挫折是难免的,是生活中一定存在的,它与人生相伴即可。而战胜挫折的方法则是第二框《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的内容,如果分开讲授,每框题的内容都比较零散,因此将“战胜挫折有方法”这后一节的内容调整到本节课来讲,让学生在了解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认识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基础上,在学生已经涌起的要战胜挫折的蠢蠢欲动的斗志之时,马上引领学生去分析讨论自己的挫折(课前已经采集好的信息),寻找战胜的方法,领悟战胜困难的真谛。教学内容与环节都变得丰满而流畅。另外,在讲解战胜挫折的方法时,引导学生回看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遭遇挫折后最直接的反应是消极的心理情绪,因此要战胜挫折首先要将消极情绪进行疏导,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找到造成挫折的原因,运用各种办法进行解决;同时要认识到挫折可能会反复出现,因此我们坚定目标,坚持不懈;最后,还要善于反思和向别人学习,找一找战胜挫折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进行探索创新。这与原来教材中的讲授顺序也不一样,更符合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易于学生理解。
2.分析教材相关框题教学目标和内容,选取适合应用学生生活实际进行讲解的框题,开发学生真实生活的案例
如,七年级下册教材第四课《人生当自强》的第一框《人生自强少年始》,本框的目标是在学生对自尊、自信、自立有了初步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自立、自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认识到告别依赖、走向自强是人生的必然,掌握自立自强的正确方法,走向自立之路,做自强之人。在进行授课的时候,老师结合本校开展的“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由让学生猜选票的活动导入珠海本土的全国美德少年获得者苏××的事例,让学生感觉熟悉与亲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继续以美德少年为依托,组织學生拟定“自强好少年”的评选标准,并思考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自己能主动想办法解决的事例。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将晦涩难懂的自强的含义、表现等知识自然而然掌握了,思路清晰、环节流畅,教学效果好。
再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一框《人生难免有挫折》,学生对于挫折的理解大多在于自然灾害或者重大事故,而忽视自己身边一些能引起自己情绪波动的“小事”。因此本节课我在授课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选取的材料《小明的一天》,就是学生生活的形象再现,通过了解小明一天遇到的挫折、分析造成的原因,谈论小明应该怎么面对这些挫折一系列活动,将要学习的知识要点渗透其中,这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教学情景,更具有学生课堂活动的价值。
3.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
学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知道的东西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教师真的要好好向学生学习,一定要将学生这一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这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课程,而且让课程包含许多学生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比如,2016年9月改版后的七年级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三框的内容《网上交友新时空》,教学内容与老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节《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相类似,但又不同,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侧重网上交友,目标是让学生体会网上交友的利弊,正确使用网上交友,使之为生活、学习服务,提高网上自我保护的能力,针对性较强。
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到学生网上交友常用的方式,以此为突破口作为教学渠道。我利用进入微信的界面图片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继续利用QQ和微信,轻松愉悦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结交网友的方式,利用问卷星调查学生结交网友的动机、目的及交往的难忘经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网上交友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让人们自由表达内心的情感,舒缓压力,扩展人际交往圈;同时让他们了解到,这样的方式又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太虚拟,难以触摸生活中的真实,难以一起真诚持久的相处,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这堂课的亲和性和高效性。最后,师生共同回顾导入时展示的微信图片,思考什么样的人更喜欢网上交友?更容易成为那个“孤独的人”?在学生回答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要学会与现实中的同伴交往,增强真实而贴近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避免沉迷网络,通过他们接受的方式让他们受到教育。
这样利用学生真实的生活资源进行教学的方式,既贴近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符合学生网上交友的实际,同时也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以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学生,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和应用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王沛,陈淑娟.教师从教质量标准:教师工作胜任特征及其模型建构理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胡阿生.课堂观察:教学研究走向校本化的有效途径[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8(Z1).
[3]崔允漷,沈毅,周文叶,等.课堂观察20问答[J].当代教育科学,2007(24).
[4]吕渭源.教学模式·教学个性·教学艺术[J].中国教育学刊,2000(1).
[5]付海倫.启发式教学运用中的误区及解决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2).
[6][美]阿兰兹.学会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美]BruceJoyce.教学模式[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编辑 孙玲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