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

时间:2024-06-03

莫良华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多元化,人们对道德的理解越发宽容。因此,学生对感恩和责任的理解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人们提出感恩这个词,更多是想表达一种对社会以及美好生活的感谢。责任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对于学生尤其重要。他们很多人对父母的爱护、老师的帮助、同学的关心都麻木不仁,毫无感觉。他们对社会缺乏责任感,不僅不想回报社会,反而认为社会对他们不公,对他们冷漠,缺乏关怀。甚至对家人横加指责。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培养孩子的感恩与责任意识。

关键词:感恩;责任;榜样

感恩这个词是伴随一首叫做《感恩的心》的歌曲,正式成为流行词语的。人们提出感恩这个词,更多的是想表达一种对社会、美好生活及身边的亲人朋友的感谢。责任感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对于学生尤其重要。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多元化,人们对道德的理解越发宽容。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成长成什么样的人?我们十分担忧。

如何摒弃那些不良的影响,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

界观和价值观呢?这个问题不容忽视,现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家庭是主导

独生子女作为中国独有的产物,现在越来越庞大,这样的孩子被家里人视为掌上明珠,是“小公主”“小皇帝”的代名词。他们很多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因此受到家里人无比的重视。在家里说一不二,可以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父母又为了表达对这个孩子强烈的爱,对于孩子提出的任何需要,基本上是无条件地满足。基本做到了不拒绝。这样更助长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从不关心和顾忌家人的感受,不理解别人的艰辛和困难。造成他们没有感恩意识和责任心匮乏。

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庭对于培养孩子的感恩和责任意识尤为重要。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身教,通过自己的行为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责任心。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情,不再由父母代劳。即使做错了也不怕,重新来过。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父母也要坚决地拒绝,无视孩子的哭闹。坚决不能纵容他们。同时,父母要教育孩子与人友善、尊老爱幼,并且做好孩子的领路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

二、学校教育是主体

对于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学校来说,学校教育虽然屡屡提出德育的重要作用,但实际上也只是口头上的重视,同时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迫于家长的要求,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学校领导一面强调素质教育,一面占用学生大量的德育课时间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成绩。加强德育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中。学校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和情感教育也变得越来越弱。很多教育都成了一句空话。

但学校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成人为出发点,学生必须要先成人然后才能成才。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先要求老师从自身做起,身先士卒。教师自身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品质,以个人的魅力引导学生。另外,老师还要把感恩意识和责任教育与教学结合起来,深入平时的教学和活动中来,使他们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比如,利用演讲、作文、班会等形式,让学生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感恩之心及对父母付出的感谢。利用植树等劳动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明白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让孩子学会关心同学,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搞好同学关系。把课堂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做法:

1.在班级队伍中,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培养学生爱集体、爱同学,为集体争光,为班级荣誉而战。例如,我们学校每天都有值日生到各个班级检查卫生,一天一个孩子发现他前面的一个同学桌边有杂物,他什么也没说就主动捡起来扔到了垃圾桶里。前面的同学看到了他的行为,主动找到这个孩子,表示感谢。这样的行为都是感恩教育和责任感教育的结果。

2.关心同学,建立友谊。孩子们每天都要上课间操,在此期间要求孩子认真完成,互相监督,共同锻炼身体。

3.日常卫生培养劳动热情。给每个孩子划分一个责任区,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什么是责任,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责任区,同时尊重别人的劳动。

4.引进奖励机制。对于做得好的同学提出表扬,树立班级学习的楷模,使孩子们有榜样意识。我们班级每周都有一个小榜样,或者是卫生最好的,或者是帮助同学最多的,或者是礼貌用语用得最多的。时间长了,就在班级里形成了一种常态。学生就养成了一种好的习惯。

三、社会营造良好环境

社会上存在着负能量,孩子们在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时很容易受到影响。物质社会的光怪陆离,更是一次一次地触动着孩子们的心灵。此时,需要社会的正确引导和人们对于社会良好环境的营造。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他人的孩子,营造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感恩和责任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表达。具有感恩之心和责任之感的人,是具备强大力量的人,他们知道收获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遇到困难不怨天尤人,勇于面对。失去也不焦躁不安,而是从容面对,继续争取。面对危机不是手忙脚乱,而是不慌不忙。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他们有担当、有见识。将来可以独立面对一切,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人。相反,没有感恩之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们不爱惜得来的一切,不尊重他人,心中只有自己。他们面对困难只会怨天尤人,对待生活消极懈怠。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带来无穷的麻烦。面对两种人生,孩子们你们要怎么做?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都是离不开这个社会的,都

是社会的一分子。感恩和责任将是一个永久的话题,需要我们共同营造。现在提出的和谐社会,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需要他们担负起祖国建设的重担,勇于承担责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谱写出更加光明的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参考文献:

汪瑛.幼儿感恩之心的家庭渗透[J].现代企业教育,2016(3).

编辑 温雪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