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刘绪银
(湖北省监利县新沟中学)
摘 要:在中学班主任工作中,如何面对学困生一直是困扰广大中学班主任的难题,结合多年一线班主任工作实际从爱心、耐心和细心三个方面以及班主任工作要善解人意和出其不意几个方面谈如何转化学困生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爱心;耐心;细心
转化学困生需要“三心二意”具体为,三心:爱心、耐心、细心;二意:善解人意,出其不意。
一、爱心——教育需要爱,转化学困生更需要真爱
班主任要转化学困生,首先需要转变自己,转变自己对学困生的态度。
结合自己的心路历程,我对学困生态度的转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厌恶”转化为“关注”;第二个阶段:由“关注”转化为“关爱”。
学困生的言行有时候确实让人反感,甚至是厌恶,班主任有这种心情是情有可原的,但是这种心理不利于我们开展工作。如果我们厌恶学困生,就不想去面对他们,除非他们犯了错我们才去找他们,如果是这样就谈不上转化学困生了,充其量只能叫“维稳”。教育专家王晓春曾经这样说过,班主任遇到学困生,应该像科学家遇到不明飞行物一样,要像地震专家遇到地震一样,要对他们充满好奇心。这个学生为什么会这样?他是怎么思考问题的?这种反应导向疑问和研究,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我们冷静地把一个学困生當研究对象时,厌恶和反感就减轻了,因为你不太可能讨厌你想了解的东西,因为一旦你想了解,就顾不得去讨厌了。
当我们去关注这些学困生后,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成为学困生的一些原因,有的是从留守儿童到留守少年,再到今天的学困生,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受父母性格影响,有的是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学困生的成因有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刚开始并不是这样,甚至有的学生在小学、初中还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也曾经有过理想,或许现在依然有一些理想,只是不愿意付诸行动罢了。后来由于犯了错误,被老师和家长用错误的方式处理,加之青春期的叛逆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你越是说我,我越是要这样,看你能把我怎么样”“我就是要惹你生气,你越生气我越爽”,这也许就是一些学困生的心态。而究其本质,这就是缺少关爱的表现,或者说缺少正确的关爱,缺少正确的教育方式的表现。班主任如果换位思考一下,这些学困生其实也不容易:英语单词认识不了几个,早读根本无法开口;数学,英语,物理完全听不懂,睡觉也不知道班主任会不会来检查,老师会不会突然跑过来用书敲脑袋;作业不会做,但是又不得不交,抄袭又怕被发现;有时也会想想自己的理想,但是看看自己可怜的分数又觉得前途渺茫。
所以,学困生的转化更需要班主任用爱去感化他们,毕竟他们还小,可塑性很强,虽然他们调皮捣蛋,不爱学习,让人头疼,让人心烦,但他们还没有到一无是处的地步,其实他们还是很容易被感动的,只是需要教师真心付出。
对于学困生,我们要因为关注从而去关爱,因为关爱所以付出,因为付出所以更爱。
二、耐心——转化需要等待
学困生会经常犯错,并且他们犯错误具有反复性,也许刚找他谈完话,他也做了保证以后遵守纪律好好学习,但是下午就有可能又犯错误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也许会觉得这个学生真是“朽木不可雕也”,还会整理他的“犯罪事实”,甚至想让家长把他带走算了。
李镇西老师曾经这样说过,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区别不是学优生不犯错,学困生犯错,而是学优生偶尔犯错误,学困生经常犯错误。比如,学优生和学困生都有不交作业的时候,但前者是偶尔不交作业,而后者是经常不交作业。反复犯错是学困生的重要特点之一。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做班主任的就会理解甚至允许其反复。注意,这绝不是纵容,而是宽容,更是一种期待。有了这份宽容和期待我们在面对反复犯错的学困生时便会多一份从容与平和。
学困生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学业基础的提高需要时间,有时也会因为种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心理情绪波动而出现反复,班主任千万不能心灰意冷,要及时寻找他们“旧病复发”的原因。这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转化工作才可能有成效,因为教育需要等待,学困生转化更需要等待。
三、细心——转化需要智慧
相信许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感受:学困生的转化比班级常规管理更具有挑战性,更需要班主任做一些深入细致的工作。细心分析原因,细心发现其闪光点。
对待学困生,我们既要细心观察,又不能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我们和学生接触,一般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但是一个人的真正心理表现往往是在非正式场合才能看得更清楚。而这些非正式场合我们一般不在场。那就需要通过学生去了解学生,通过家长去了解学生,甚至还可以通过初中班主任去了解学生。
四、善解人意——转化学困生的秘密武器
有个故事可以启发我们: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铁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啪”的一声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他的心。”
学困生往往因为经常犯错,经常被“打击”“被谈话”,他们对老师存有戒备心理,想了解他们的真实内心往往比较困难,但是只有了解了学困生的内心想法,才能找到学困生转化的突破口,因为基本上学生犯的一些错误他们都能够进行正确的是非判断和道德归因。我们班主任要做的不是告诉他们这样做对不对,而是要搞清楚学生的思路,搞清楚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他这样做。
我有时找学困生谈话时,会故意避开教室走廊或者办公室,选择一个比较轻松的环境,比如到学校操场去谈,这时他们更容易吐露心声。有的学生不善于表达,我就采取给学生写信的方式,把我要说的话、要问的话写出来递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给我回信,这样效果确实好多了。
五、出其不意——转化的精彩所在
出其不意是指使用一反常态的行为和方法,使其感到意外和突然而产生强烈印象的方法。
面对学困生犯错,我们要欲扬先抑。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说有些学生犯了错误态度还很不好,你说一句,他说十句,结果把老师气得暴跳如雷,说一些过激的话,然后学生就抓住这个“把柄”不放,最后不仅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还使老师失了身份。经验告诉我们,面对学困生,只要教师急躁,就容易把事情弄僵,陷入被动。因为人在激动的时候,很难理智地思考问题,而学困生也大多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冲动起来会胡搅蛮缠,任性而为。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详细了解事情经过,而不能一开始就厉声呵斥。当学困生犯了错,他以为班主任一定很生气,一定会狠狠地批评他,当他已经准备好了和你争吵,已经想好了争辩词时你却不说他的错误,而是表现出关心,表现出冷静,这就是出其不意。我们不要总是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既然是“良药”,不仅要利于病,还要形状、颜色好看,闻起来香,吃起来味道好;既然是“忠言”,不仅要利于行,还要听起来顺耳。
参考文献:
周艳杰.让“学困生”走向优等生的尝试[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S1):58.
?誗编辑 白小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