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彭军
小组学习是目前颇受广大师生青睐的一种学习形式。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建而成的合作学习小组能让每个学生的能量都得到释放,每个成员都有展示的机会。然而,学习是动态发展的,学习小组在运行过程中自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诸多矛盾,因此,它们需要不断培养和改组,方能步入良性轨迹。
一、学习小组的培养
一是培养小组长。教会他们如何分工,如何合作,如何运转,如何管理,如何评价。并经常召开小组长会议,听取各组发展情况,商讨发展之计。
二是培养科代表。教会他们如何管理好学科常规学习环节。同一学科,在全班可以指定若干科代表,分布于各个小组,并负责管理本学科各项常规学习环节。如,英语学科可以设置五个科代表,分别是口语科代表、朗读科代表、听默写科代表、阅读科代表、家庭作业科代表。例如,当老师发布“有声作业”时,口语科代表可以抽签的形式分发给各小组,科代表及小组长利用任何空档时间到老师那里完成,之后由他们去检查督促本组其他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三是小组长和科代表培训组员。教会他们如何开展前置学习,如何合作学习,如何参与讨论,如何为组争荣。
四是适时召开小组辩证会。小组辩证会的目的旨在分享小组运行经验,自查小组存在的问题,评价小组合作能力的发展态势。
二、学习小组的改组
第一次改组:旨在开展小组大讨论。
学习小组首次组建一个月后,召开第一次学习小组辩证会,各组内开展关于小组运行态势的大讨论,将最优秀和最差的小组进行糅合,重新分配,以基本实现“组间同质”。
第二次改组:旨在增强各组凝聚力。
召开第二次学习小组辩证会,各组集体推荐或评选组长。开辟学习小组园地,让各组都有自己显性的展示平台,展示小组的成就和成员风采,增强小组凝聚力。评选星级小组。
第三次改组:旨在增强各组骨心力。
经过前两次改组,全班学生基本上路,并适应了小组生活。此时,应想方设法增强小组的骨心力,即让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权威人士,达到管理的效果。开展组长竞选(竞聘)活动,全班投票,得票最多的几位即是全班各小组组长,然后由各组长在遵守组建原则的前提下自由选择本组成员(此举的微妙之处: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后进生或问题生的学习和管理)。组员确定之后,各小组制订并公布本组有针对性的小组协议,明确小组管理模式、组员应遵守的协议、小组的奋斗目标、小组学习的模式、组内帮扶的对
象等。
第四次改组:旨在促进组内共进步。
此次改组主要是组内改制,旨在维护或提高组内中等生(那些虽然不太突出,但愿意在组内担当一定角色的学生)的积极性,安排他们做组长的助手,轮流值周,参与管理本组的各项事务,各组形成常务组长和值周组长共同管理的机制,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实现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双进步直至双丰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