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韩雄
摘 要:在高中课堂学习过程中,数学作为一门主要的学科应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自从新课程教学实施以后,由于学习课时少的缘故,一些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够优秀。因为数学有着逻辑性强、内容复杂、知识面宽广等特点,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足够的思维能力。所以说,学好数学这一门学科具有很大的难度。然而,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以下就是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策略的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传统
许多高中学校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还沿袭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比较古板。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讲解,认为学生能够装下一切的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课堂氛围不够积极。学生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上课态度较随意,没有积极性,也不愿意去思考。
2.教学目的不明确
许多学校的教师忽略真正教学目的,教师只是追求表面化,例如,在新课程人教版高中数学学习曲线时,教师会问学生:“双曲线是不是二次函数?”学生积极地回答:“是。”教师又问:“双曲线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大不大?”学生回答:“大。”只是这样简单的问答,使得师生的教学活动很空虚。表面上看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积极地思考。学生最终也不明白双曲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双曲线和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
二、新课改理念下提高高中生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1.改变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创新精神,采取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其次,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应该幽默风趣,有些数学知识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积极地和社会生活相联系。教师在教授高中数学时应该注意要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课前让学生积极地预习。课堂上应该提问一些经典的问题,例如,在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时候,教师就应该提出以下问题:直线和圆有哪些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这些位置关系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采用课堂问答或是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到课堂中。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讨论中,学生才能提高注意力与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才不会开小差。同时,教师也应该明确,并不是一味地往学生脑袋中灌输知识就是好的方法。教师重点教育的是数学理念、数学方法,只有学好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2.创设纠错情境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高中生在解答高中数学题时,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例如,在学习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时,学生总是分不清谁是谁的充分条件,谁是谁的必要条件。在做题的时候总是记混充分、必要这两个概念。对于这种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经常犯的一些隐晦的错误,经常做错的题目,创设纠错情境,带领高中学生分析和研究找出错误的原因,找到治疗“错”的方法,在知道错误中改掉错误,在改掉错误中防止错误再次发生。
3.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的问题,要使高中学生能够提出有思想、有价值、有意义的好问题,这就需要高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理解分析等发现问题,然后教师通过各种媒体软件设施,或是在数学实验室中创设与题目情境相关联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例如,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是A(0,-1),B(0,1),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t,t∈(0,1],求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曲线的类型。首先教师在讲解题目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想象成两个学生在下棋,一学生处于A的坐标,另一学生处于B的坐标,而M是一个不固定的棋子,教师这时会问学生如何求M点的坐标?所以想要知道M点的坐标就要设M的坐标。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然后根据斜率之积算出M的方程式。设M(x,y),则(x≠0),(x≠0),=-t,=-t(x≠0),整理得1(x≠0)(1)当t∈(0,1)时,M的轨迹为椭圆(除去A和B两点)。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愿意积极地思考。使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情况下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
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让他们打下强硬的基础,也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考出优秀的数学成绩,未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去改变去适应新课程改革,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学生,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姚利娟.新概念图策略下的高中数学实践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2013(0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