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王继福
摘 要: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播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的价值感唤醒。”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未知的知识产生激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合理的技巧、一定的策略。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来例谈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一、从常规中觅“新”“异”的策略
现在的初中生见多识广,思维敏捷,喜欢标“新”立“异”。我们要创造出迎合他们的“新”事物,给他们的心灵以震撼,使他们感觉到上课不仅是一场学习经历,更是一次见证奇迹的愉快之旅。 “乒乓球和饮料瓶”浮力实验(去掉瓶低)。师:“你能不把饮料瓶倒过来取出乒乓球吗?”同学们倒入水之后取出乒乓球,感觉特自豪!请一位同学帮我倒水(已去掉瓶盖),乒乓球就是不浮上来!当我把瓶盖盖上后,乒乓球浮上来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哇!”
二、层层推进、步步紧逼的策略
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有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的人才。初中物理教学素材中给我们物理老师提供了许多理想的“材料”。若教师能通过巧妙的设计,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使学生能轻松地在教师展开的情境中探究、思维中推移、整合中提升,这无疑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学习情感的陶冶、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不可估量的
作用。
三、采用模拟手法创设情境的策略
当前的初中生缺乏应有的物理表象情境,多媒体可以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为教和学增添了信息的传输和接受通道,喻形真、情切、意远于情境之中。播放海洋学家把“玻璃”变“雪花”过程,一位海洋学家把玻璃管的两端都封闭好,再用布包裹好,然后把玻璃管装入一端开口的金属管中,接着他把金属管沉到5 km的深海里,当他把金属管吊上来时,打开布一看,不禁惊呆了:布里玻璃管不见了,只剩下一堆像雪花似的粉状物,这是什么原因呢?
四、利用幽默风趣设疑的策略
一个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全面的完善和发展,能让学生在一种自我、自主激励中,不断地发展并获取自己所需求的知识和技能。比如,惯性的引入:有一化工厂突然起火,大火来势汹汹,消防队员无法靠近。这时,只见一辆旧消防车直奔火源中心而去,队员急忙而下,跳入火海之中救火,火源迅速得以控制,化工厂的老总激动不已,老总握住队长的手说:“我将重重嘉奖你们,请问您有何感想?”消防队长气愤地说:“我们一定立刻换掉那该死的刹车片!”
五、让学生成为实验主人的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实验是物理学习的思维基础,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理解物理问题的依托。情境:微型电风扇能发电吗?又怎样感知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请两位同学进行实验展示,分别用手指捏紧插头的两个铜片,另一位同学转动微型电风扇的叶片,说出手有什么感觉?叶片转得越快,手的感觉有变化吗?把一个发光二极管连接到两个铜片之间,又会看到什么现象?最后,把微型电风扇拆开,展示其结构,激发学生探究其原理的热情。
六、利用游戏创设情境的策略
理论是灰色的,唯实践之树常青!现代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就物理学习而言,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是缺乏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有目的地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为让学生明白火箭发射原理,请学生从嘴里向外吹气,怎样才能使吹出的气体又多又快,吹气的力量大小有变化吗?在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规律的得出也是水到渠成的
事情。
七、发挥教育机智、因势利导的策略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动态过程,受教师、学生、环境诸因素的影响,充满着各种变化和突发事件,对教师是一种挑战。若教师能及时、巧妙、睿智地处理,常能变“废”为“宝”,使课堂出现十分轻松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氛围,也使教师的教育机智得以充分的外化和升华。在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突然外面响起爆竹声,连续的爆竹声打断学生的探究情趣,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窗外,此时,若硬是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归课堂会适得其反,我大声说:“你知道爆竹声是由谁振动产生的?又通过什么传播到我们的耳朵呢?”学生立刻热烈讨论,想解决身边的问题。
物理情境的创设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有许许多多的策略。但无论采用何种策略去创设的情境都应该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规律,能真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情趣。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