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蔡桂琴
摘 要:积极心理产生积极语言。积极语言是积极心理的“物化”(外化),积极语言既是语言艺术,更是教育艺术。在教育教学中,恰当运用积极的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能够使学生保持积极情绪,专注投入学习,也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关键词:积极语言;重要性;运用方法
陈虹老师在《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一文中指出,“积极语言既是语言艺术,也是教育艺术”。那么,积极语言的重要性,到底表现在哪里呢?
一、积极语言的重要性
《弟子归》有言: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意思是说:你说别人的好,本身就是一种好的品行。人家知道你在说他好,就会尽心尽力做得更好,或勉励自己向更好的方面发展。这几句话,其实道出了积极语言的无尽妙处。如果我们能以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给别人以积极的鼓励,不仅显示了自己爱才、惜才和不妒才的胸怀修养,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积极性语言,能使对方尽力做好自己,并努力往更好的方面发展。这实在有双赢的效应。
躬身自省,我们教师是否常这样自问:今天,我积极了吗?我是不是“少说”“不说”“禁说”如“你太糟糕了!”“你很笨!”此类有负面暗示的话?是不是“总说”“多说”如“我相信你行!”“不错,再加油!”“你很棒!”这类的话呢?
陈虹老师在书中提到了语言性质问题。我想起了一个词,那就是“文质彬彬”。何谓“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语出《论语·雍也》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几千年前的孔子,就注意到语言中形式与内容的兼重。反观我们为人师者,肩负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可以肯定地说,我们语言中的“质”大都是正确的。但是,其表达形式也就是“文”就不一定是正确的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明明说的是正确的话,却不能被学生接受的原因。有时,因为不讲究讲话的方式和方法,即语言艺术,常常会导致我们原本预期的效果没达到,而且,有时还会产生南辕北辙的结果。最后是两败俱伤。因此,我们教师语言一定要“文质彬彬”,要设法通过自己积极的语言,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帮助他们增强令他们生活更好的力量。当然,我们老师积极性语言的使用,也有助于建构积极的师生关系,以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代替剑拔弩张的师生关系,这也能给我们老师自己带来愉快的体验和愉快的情绪,从而增强我们的职业幸福感。因此,“积极语言HAPPY模式”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教师要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培养积极的语言习惯,具备积极的思维、积极情感、积极品质、积极性格和积极人格。
二、教师积极心理物化为积极语言的方法
“物化”原本是中国古典文艺学、美学关于审美创造的独特范畴,审美移情是它的表现特征。我这里活用“心境物化”这个词,本意是为形象说明我们教师如果具备了积极的心理,即积极的心境,那该如何把我们的积极心理转化为积极的教学语言,并运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这个“物化”的过程,就是讲究语言艺术的过程,也是积极语言的运用过程。言为心声,行随心动。为了更好地阐述这个问题。我把积极的语言分为积极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下面,我具体谈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运用积极语言。
1.积极的书面语言运用。积极的书面语言运用,通常更多地用于我们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给予的积极性评价。别小看那寥寥数字的批语。我们都是当学生过来的,大学时导师在我们毕业论文上的几句评价,我们都会读了又读,揣摩了半天。同样,相比于冷冰的数字或等级,积极的书面批语所带来的效果要好得多。我记得班上一位学生有次作文写得太好了(那是初一时,我还不大了解学生的作文情况),被我误判为抄袭。这位学生在第二次作文时,就给我写了一封声明信,为自己鸣冤。我看了之后,马上在他的作文本上也给他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除了道歉,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对他文采的惊喜和赏识,还写了一些激励性的话语。这位学生看后很受感动,从此爱写作文,也多能写出好作文。我想,他是从老师的回信中,读出了老师对他的尊重,对他的关心和对他的欣赏,从而激发了他身上固有的积极心理因子和写作潜能。因此,我倒是主张,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好”“棒”这类积极的书面语言,也能给学生传递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最终让学生自己能发现身上的优点,从而强化它。如果教师的积极语言和激励性评价能够成为学生写作的动机之一,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2.积极的肢体语言运用。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面部表情、身体与四肢动作所表达的意义,都是肢体语言。谈到由肢体表达情绪时,我们自然会想到很多惯用动作的含义。诸如鼓掌表示兴奋,顿足代表生气,搓手表示焦虑,垂头代表沮丧,摊手表示无奈,捶胸代表痛苦。当事人以此等肢体活动表达情绪,别人也可由之辨识出当事人用其肢体所表达的心境。我们平时在与学生沟通时,肢体语言传达出来的信息丰富而微妙。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这态度,在这里,我愿意理解为肢体语言。当你板着面孔,对着学生怒吼时,学生感受到的不是你的爱(虽然你自觉是满怀爱心,对学生是恨铁不成钢),而是你的不满和怨气。在此消极的情境中,一切教育归于零。陈虹老师在《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一文中,对于《不同语境测试》结果表明,教师如果有足够的耐心,持用积极的话鼓励、激励学生,学生就会变得愉快,产生积极情绪,也会激发学生自愿做某事的动机,而教师也会感觉良好。于是,课堂氛围愉悦而轻松。还是举一例来说说吧,学生历来对古文有恐惧感。有一次,我决定让学生自行翻译一篇没有任何注释的课外文言文。全班没有一个学生敢举手翻译。之所以冷场,一是因为学生没有安全感。“我要是答错,会被人嘲笑,会很没面子。”二是作为课外古文,总有学生不识得的字,包括字音和字义。这时,我笑着说:“我相信,以我们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起码能读懂此文的一半内容,还有一半的内容,也只是因为有个别字我们不能理解它的意思的原因。没关系,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要是起来翻译的同学碰到不会的,有同学还有老师跟你一起并肩作战呢。不用担心的。”这么一说,终于有同学敢站起来回答了。那位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始终注意运用肢体语言,满脸含笑,不断点头赞许,适时为其鼓掌,译得妙处,走过去轻拍其肩膀以示赞许。学生因我的这些细微动作和表情而受到莫大的鼓舞,自然也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帮助和关爱,自信心大增,最终顺利翻译了这篇文章。可见,我们积极的肢体语言,往往能传递丰富的信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积极的口头语言运用。面对面的口头语言交流可以说是我们教师与学生间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我认为,若是面对大多数学生,教师一定不能口不择言,众怒不可犯。其实,学生在意的不仅是你说话的内容,还有你说话的语气和语调。征求意见,我们要态度诚恳,虚心听取;批评学生,我们要就事论事,不咄咄逼人,也不宜涉及学生的道德品质,给他上纲上线,若是与学生个别谈话,一定要先让学生有安全感,切不可将学生置于我们的对立面,这更有助于融洽师生的关系。
沟通是一门艺术,语言是沟通的媒介。积极语言能给弱者以勇气,给败者以信心,给胜者以动力。为人师者,要掌握好语言艺术,首先要努力使自己有积极的心境,其次要物化积极心境为积极的语言和行动。即达到题目所言的,言为心声,行随心动;心境物化,做个文质彬彬的老师。
参考文献:
张慧.师生课堂言语交际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