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利用实验型微课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时间:2024-06-03

杨岳峰

摘 要:结合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从实验型微课应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谈一些具体做法和感悟,希望对微课与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型微课;实验教学

在胡铁生老师的引领下,佛山甚至全国都逐渐兴起了微课研究的热潮。随着研究的深入,制作微课的工具、软件以及网络平台的支持已经日趋丰富。但是微课与具体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还较少,研究层次比较浅,微课是否适用于所有课程,适用于哪些课程、哪些教学内容,还需进一步实践检验。本文结合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从实验型微课应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谈一些具体做法和感悟,希望对微课与化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带来帮助。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背景分析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不可替代的学习方法,是创新的基础。因此,化学教师应该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好学生实验。对于学生实验和探究实验,很多学生由于对实验原理理解不到位,或由于操作不熟练,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导致实验现象不准确,加上实验只能做一次,很难有改正错误的机会,更谈不上创新了。教师方面,由于受到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导致不少教师心中没有课程意识,没有把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还是急功近利地以达到考试要求为实验教学的目标,这样既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化学中的问题,因而改革实验教学势在必行。

二、实验型微课应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总结

实验型微课的应用对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实验型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媒体不同于教参配套光盘上的实验视频,它是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和实际教学需求设计制作的具有独立性、完整性的教学功能的资源包,其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能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撬动教学改革

可汗曾说过:“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基础知识的讲授(可以由其他人的视频讲解),而是能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启迪,能够开展群体的讨论与实践。”化学实验型微课的设计、制作、运用本身就是教师解读教材、重构教材的一次创新体验,而网络发布平台又为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启发教学思维的机会,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大量微课应用到教学中,也将缩短一线教师的讲授时间,让他们能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能让教师不再困于中考指挥棒,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教育、教学本质。

2.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学校教育还处于传统教学为主流的状态,教师讲得多,学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学基本是“齐步走”,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验型微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了实验型微课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让学生优差搭配,分组进行实验准备,自拟实验步骤,搞清实验原理;独立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观察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果;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一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不停地动手、动脑,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让后进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缩小差距。

三、实验型微课应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将实验型微课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实验型微课不能仅仅成为教师上课的替代品

新课标指出,自主性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标提出的高层次要求。所以,教师不能把实验型微课仅仅用于代替自己上课。教学内容虽然是固定的,但是学生是在变化的,不同的学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我们应该利用微课来释放课堂教学时间,使课堂不再是一言堂,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和引导他们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实验型微课要重视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的真实展现

在设计制作实验型微课时要重视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的真实展现,不能用图片、动画等方式代替。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应该采用现场拍摄加后期剪辑合成的方式来制作实验型微课,以保证真实性。实验型微课可以是实验课堂实录的一部分截取,但是拍摄手法上要有所区别,要运用多镜头拍摄,必要时要有远近景切换,不能一个镜头拍到底。如《二氧化碳的性质之水溶性》就是一个固定镜头拍到底,老师站在讲台的实验活动和学生的实验活动都无法清楚展示出来,效果实在一般。

做得比较好的实验型微课是《过滤操作》,近景镜头运用恰当、剪辑合理,能清晰看到学生在过滤操作中的对与错,教师也引领学生进行了讨论、评价、归纳、重做实验等一系列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而联系生活中的“过滤”,又能够培养学生从化学角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微课的高级阶段或发展趋势,应该是走向“微课程”。针对现阶段微课作品少、优质的专题型微课集更少的现状,我们下阶段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在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合理分工,整合各校、各科组教师集体智慧,科学选材、设计,制作出更多优质的微课作品,并充分发挥网络平台资源共享的优势,以满足课程改革的

需求。

参考文献:

丁健琦.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07(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