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网络时代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6-03

俞珠君

摘 要: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青少年的阅读方式。高效、快速的网络阅读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细品慢阅、圈点批注的阅读方式被抛弃。潜心研读正渐渐远离,浅表浏览成了新趋势。在这个背景下,面向当代中学生的阅读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前的阅读环境下,中学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重拾纸质书,丢掉浮躁,学会深阅读;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拓展阅读范围,展示阅读成果。期待打造“乐读”的一代人,构建读书人的国度。

关键词:电子阅读;功利化;娱乐化;深阅读

网络时代“热词”“搜索引擎”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在线浏览取代了牛角挂书、韦编三绝,复制、黏贴则成功替代了手自笔录。在高速运转的“E时代”,人们利用关键词搜索,通过相关链接,一分钟便可博览群书。潜心研读正渐渐远离,浅表浏览成了新趋势。在这个背景下,面向当代中学生的阅读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从电脑到智能手机,从博客到微博,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中学生也正兴致勃勃地接受新的阅读方式和阅读理念。以往泛着墨香、夹着书签的纸质书渐渐不被青睐,少年也用起了电子产品。课前的预习基本都是靠网络完成,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整理的妥妥帖帖。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但这些得来太容易,结论先于思考。像“文章风格、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这些需要读者去细读慢看、自己品味琢磨的环节被省略了。不可否认,网络资源给人们的“阅读世界”带来了便利,但长时间浸淫其间势必会造成思维钝化,特别是青少年!当搜索成为习惯,浏览成了常态,我们的学生还有时间去系统思考、个性解读吗?

花最少的时间看最多的书,成了少年追求的目标。催生出一系列光怪陆离的新式读书法,像“定制式阅读”“碎片化阅读”等。例如浏览网页时无意中看到这段话:“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霎时被张爱玲的盖世妙喻所折服,随手将“张爱玲”“小说”这样的关键词输入搜索栏,看一看她的其他作品介绍及他人的评价,读一读片段,花5分钟就算亲近了张爱玲。如此读书,贪多求快,不求甚解,令人担忧!

二、目的明确日趋功利

阅读的便利造成另一个问题——速成!通过自己定制,精准定位,寻找完成阅读目标的捷径——“名著导读”“经典解读”。你阅读中可能出现的疑问早有人替你思考、回答了,你只要坐享其成,就算没看过原著也能说出个大概来了。班里有一个“博览群书”的学生:基督山伯爵的快意恩仇、安娜卡列尼娜真诚的爱与恨、于连的自卑与野心……他都能侃侃而谈——《100部世界名著速读》《经典名著一本通》就是他的全部。

我们阅读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夸夸其谈,炫耀知识储备量,还是丰富个人情感体验?阅读的目的决定了阅读的方式,也决定了书籍的选择。“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初中第一篇课文就告诉了我们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而当代中学生的阅读却日趋功利化,没有“文化的积累”“感情的积累”,更谈不上“智慧的积累”,只有对一般常识的检索、对他人思想的收集。越来越多的学生放弃了独立思考的机会,热衷于拾人牙慧,充当思想的拾荒者并乐此不疲。

三、内容直白浅显娱乐化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全球进入了疯狂的“快餐文化”时代——快读、快扔!既缺乏内涵,也不可能体现和代表主流文化,多啃也无益。电子屏幕阅读,也使得读者的注意力不可能在一页上保持太久,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思考性阅读,大家更倾向于寻找娱乐化的、轻松的阅读体验。于是乎各种“戏说”“新解”应运而生:《三国演义》被戏说得只剩儿女情长,《史记》也歪解得只剩心机毒肠!不用考虑作品深度,也不在乎错读、误读,但求娱乐度。只为哗众取宠引关注,写的人随意,看的人更随意。等车时看一会兒打发时间尚可,若把它当做每日必做的阅读功课那真是贻笑大方。

在这样的阅读环境里,青少年更易迷失。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简单的文字已经吸引不了他们,需要配图来刺激眼球,而且图像占据的篇幅越来越大,文字反而成了点缀,可有可无。例如中央台的获奖公益广告Family,图像浅显易懂,加上配乐、解说,理解零障碍。这样的形式更吸引中学生,他们只要被动地接收图像信息就可以了,那种面对文字主动思索、再造想象、联系生活、逐渐情感内化的过程被简单化、“速成”化了。中国文字的婉转优雅、意蕴丰厚,中国文士的“言有尽而意无穷”,还有多少学生愿意花时间、费脑力去琢磨体悟?

以上种种造成当代中学生语文阅读水平下降、思维能力减弱、文学鉴赏能力低下等问题。在当前的阅读环境下,中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应对这些新问题、新特点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尝试。

1.鼓励学生重拾纸质书,丢掉浮躁,学会深阅读

传统的纸质书比电子屏更适合长时间的思考性阅读,也更适合“动笔墨”。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页空白处或字里行间圈、点、勾、画,留下一行行娟秀小字,记录下点滴阅读感受,待日后回味细品,这才是真正的阅读。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系统地教学生圈点批注的方法,我认为不用等到九年级,初一就可以尝试着做起来。当然,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需要经历一个转变、适应的漫长过程。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应该读什么。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推荐适合的美文,比如学习了《背影》一文,为了使课堂得到延伸,启发学生在平常小事里发掘挚爱亲情,多关注那些因常见而被忽视的温情细节,我推荐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二部分。作者瘫痪,母亲生怕触碰儿子脆弱、敏感的神经,便让“跳”“跑”等字眼在嘴里消失了,小小细节让学生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多介绍一些优秀的作家作品,让学生有文可读。

其次,教学生怎么读。这需要争取家长配合,当教师推荐美文给学生阅读的时候,不要图省事,一“搜”了之,一定要打印出来,让学生直接在纸上“阅读”。哪些词语充满灵性,让人“惊艳”?哪些句子能触碰到你柔软的心房?把它们找出来,珍而重之,动情地读一读、仔细地划一划。不光用眼睛看,更要用脑子想,在旁边写一写读到这些文字的感受,哪怕就简单的一个字——“好”!不用担心,渐渐地学生自己也不会满足于“一字真言”。

最后,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不间断地指导、监督,还需要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利用好在校的零碎时间——早自习、午休课,带着他们读读文章、说说感受、写写体会。“写”是对“说”和“想”的整理,使我们的思考由浅入深、更有条理。经过系统、有序的训练,学生势必能掌握细读慢阅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合理利用网络拓展阅读范围,展示阅读成果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阅读量,另一方面高速度带来了“浅”阅读、浅思维,但多数学生还是沉迷其中。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资源,降低网络对中学生阅读习惯的不良影响?这不仅是语文教育者的迫切要求,也是现实和时代的需求。

首先,堵不如疏,教者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搜集阅读资料,拓展阅读视野。当学习到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时,学生接触到一个踌躇满志、自信乐观的政治家形象,与传统观念中敏感多疑的白脸奸相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一键链接到“百家讲坛”中易中天对曹操的解读,进一步延伸课堂,让不同的思想碰撞出新的灵感,增加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

其次,利用多媒体这个平台,及时高效地分享各自的阅读体会。建设班级博客,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思想的驿站,也方便教师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设定适宜的互动话题。青少年正处在一个“自我发现”的特殊阶段,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要求,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事物,有独到的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期望自己在集体中占据重要位置,渴望被重视、被需要。利用青少年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大家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积极参与阅读体会的交流,并为此提供安全、健康的平台以满足他们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最后,可定期组织各任课教师和学生评选较有价值的读书笔记,发现独特的阅读视角,打印成册各班交流。这样既点燃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也表明了“大众”的审美倾向,更好地做出正面引导。

以上就是我对当前阅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这个人的精神成长史,通过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可以看出这个民族思想的深度和高度。信息时代更需要打造阅读的一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修养,构建读书人的国度。

编辑 杜嫣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