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究三步走”让课堂教学走得更远更实

时间:2024-06-03

朱勇滨

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教师积极地参与这场课程改革的同时,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

“探究三步走”是将文本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以“问题”为主线,通过课前“发现问题”,课中“解决问题”,课后“拓展问题”,“先学后导,巩固延伸”,通过对每一步问题的探究,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探究三步走”整个教学实施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改变“以教定学”的教学策略,确立“以学定教、以导控学”教学策略,变“先教后学、师讲生听”为“先学后教、生学师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再简单直接地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中收放自如,教师工作重心从“授”转移到“导”上。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有效发挥主导作用、有效地引导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经过两年的不断实践和不断的学习改进,我已经尝到了我们“探究三步走”教学模式的一些甜头。下面就谈谈我对“探究三步走”教学模式的看法:

一、教师有目的地指导自学,减轻了教师上课的口舌之苦

一提到“教师主导”最容易使人想到的就是,教师要一下子从“演员”的身份摇身变为“导演”的身份,其职责也就从在讲台上解释书本内容而变成指挥学生自己去揣摩、领悟。诚然,指挥学生去研究这一点并不错,但是,与此同时教师更要研究怎样去指挥学生,这其中也需要一定的技巧。也就是说,教师的“导”绝不是简简单单地领着学生去逐一地生搬硬套教材中的知识点,而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又能有所侧重地去理解知识,进而达到能灵活运用的程度。我们常说,讲课是一种艺术,其实,引导同样是一种艺术,或者说,是一种比讲课的艺术更为精深的艺术。简单说,在这种“导”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做“演员”的“导演”,更要做“演导演”的“演员”。

二、学生自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记”。从而使学习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的刺激。因此应抛弃传统的教师行为中的话语霸权地位,重视师生构建的充满生命力、和谐发展的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师要成为数学活动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学习,敢于承认自己有不如学生的地方,主动放下架子,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要乐于向学生学习。尊重学生的研究成果,真正将教学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来。使学生清楚哪些是自己清楚的,哪些是自己不了解的,有利于下一步的学习。

三、小组讨论,解决了后进生的学习困难

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在教学中,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层次不同,所以任务型教学模式能给学生一个互帮互助的平台,在这个活动小组中,成员是一个整体,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可以帮助后进生共同进步,在这种帮助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也复习巩固了知识,后进生也在组员的帮助下,慢慢理解,慢慢进步,所以在互帮互助中,学生之间既产生了友谊,培养了感情,又鼓舞了后进生的士气,使他们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得更好。接受能力快的学生也在这种助人为乐之中感受助人的喜悦,也为自己感到自豪和骄傲。

四、教师答疑,有利于重点内容重点讲解

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一定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使学生在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中发展数学技能。教师在答疑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和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

五、巩固提高,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各知识点联系非常紧密,并且应用性非常强,不需要死记硬背,必须要有适当的练习进行辅助。既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新知识掌握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又可以让学生当堂发挥自己的水平,效果比较好,也节省了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学生都比较喜欢。

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学习是无止境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與失。在总结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今后我要不断改进,更加深入理解“探究三步走”教学模式的精髓,把我们新课改的教学做得更加得心应手。

编辑 谢尾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