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区域发展背景下的自然灾害

时间:2024-06-03

张丽平 高振奋

【教学背景】

本节课课程标准要求是“分析台风、洪涝等气象灾害的成因与危害;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是高中地理课程中具有较强实践性、应用性的模块。自然灾害的内容主要阐明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是地理1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根据课程标准,从两个方面设计本节课内容:

第一,洪涝灾害有明显的区域性。在教学中,我明显感觉学生分析地理问题时在区域尺度的把握上严重欠缺。所以本节课设计从教学内容上特别关注区域尺度大小、空间展开范围大小和宽窄等;成因分析和防御措施都从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展开。本节课首先以北京为例分析自元代以来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其次从北京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看,山区和平原成灾原因有所不同,是从北京地理环境差异性角度出发,空间尺度发生改变。在治理措施上,从早期的河段治理到后期的流域综合开发,从北京自身的调控到京津冀地区协同治理,实现了时空尺度的转换,进而提高学生区域认知的能力。

第二,洪涝灾害是多种要素时空综合作用的结果。本节课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洪涝灾害的发生机理,并始终围绕水循环和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等角度,说明北京不同发展阶段洪涝灾害特点,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提出对策。完成“综合—综合分析—新的综合”的思维逻辑分析过程。学生学会多要素、多角度、综合地观察、分析,辩证地看待现实中的地理问题,不仅能解释过去发生的地理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服务现在、预测未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环节1:看现象,想问题

展示7·21北京暴雨洪涝的图片,启发学生思考洪涝给北京带来的影响。

设置意图:激发学生关注北京洪涝灾害,引发学生对洪涝灾害的思考。

环节2:做调查,提问题

学生课前分小组做了元代至今北京发生洪涝灾害的情况调查(发生的时间、地区、灾情等),并运用excel等软件将调查结果以图和数据的方式在课堂上呈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疑问确定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即“为什么多发?为什么变化?如何与时俱进的应对?”(体现了时空尺度,同时也体现了要素的变化,强调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设置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课前资料查询、提出问题,课上讨论分析、问题辩论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提炼问题的能力。

环节3:用原理,析问题

回顾旧知,结合图像资料,探究本节课问题。具体如下:

1.画出水循环过程示意图。

运用水循环原理解读洪涝灾害的概念。

2.展示资料:北京市地形、气候、河流水系图。

(1)运用资料,分析北京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2)7·21事件中房山和市區灾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结合学生调查结果:北京洪涝灾害变化特点。

提出问题:从元代至今,北京的洪涝灾害出现频率增多,强度有所加强,灾情尤其是城市内涝加重,这与北京城市发展有什么关系?试从水循环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加以解释。

4.探究问题:结合水循环原理提出减少洪涝灾害的措施。

设置意图:理论联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让学生通过“会学”达到“学会”的目的。让学生从不同要素及相互作用角度深入分析、在不同尺度区域中深入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洪涝形成的影响。从自然综合分析,到时空演化,人类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从更大的范围综合分析区域发展背景下自然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

环节4:用知识,化难题

展示学校平面图和地形图。

问题探究:请你为学校出谋划策,为减轻学校在暴雨来时的积水问题提出有效措施,并画在平面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设置意图:结合身边实例,加深学生对地理原理的理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环节5:建框架,促理解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该地区自然灾害的类型、时空分布、灾情等特点,在发展中人类通过活动可以放大或者缩小灾情;所以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因时制宜,趋利避害,实现人地协调发展。

设置意图:构建综合思维框架,渗透人地协调观。

【设计点评】

“区域发展背景下的自然灾害——以北京洪涝灾害为例”教学设计的点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高振奋)

牛栏山一中张丽平的“区域发展背景下的自然灾害——以北京洪涝灾害为例”是北京市主题系列地理教研活动“走进优秀教研组感受地理课堂教学魅力”之“走进牛栏山一中地理教研组——自主及探究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节高二教学展示课。这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中张老师应用新课程理念,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熟悉的案例,激发兴趣,产生问题,形成学习任务。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原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个学习过程层层递进,一气呵成,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纵观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和实施教学

张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特别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第一,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以往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选取学生熟悉的北京洪涝灾害作为研究对象,拉近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系;第二,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以往在学习中表现出的问题,整合相关的课标要求,构建情境,激发学生以地理视角审视生活现象,重新思考生活中洪涝灾害的发生过程、形成原因、应对措施等,将地理知识、原理和方法融入学生的课堂学习,形成完整的学习和思考过程;第三,采用不同的学习任务,细化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洪涝灾害的理解,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第四,在教学评价中,通过设计量表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有效评价,及时反馈,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价和指导。同时,通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反思,理清学习思路,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提升能力的要求。

二、情境教学,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

张老师在本节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学生的问题设计学习任务,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利用地理知识、原理和方法层层递进地解决问题。

“情境—问题—任务—探究活动—问题解决—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学生面对情境,结合体验,形成问题,利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开展探究活动,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地理知识、原理和方法不再是教学的终点,而变成了学生解决过程中的前提和基础。在解决问题中需要应用哪些知识和方法?如何应用才能有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启发?又进一步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就是这样在情境中从不同时间、空间和要素等角度对洪涝灾害的形成、危害及成因等进行综合思考,对洪涝災害及其相关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不断深入,将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为学校设计应对洪涝灾害的建议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任务驱动,为核心素养落地保驾护航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深入学习、提升核心素养是情境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张老师通过设计学习任务,将学生面对的问题细化成了一个个问题链,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同时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几个学习任务层层递进,情境中涉及的问题逐步解决,达成最终的学习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具体看:

以图片和学生调查构建情境,北京洪涝损失大、多发。在学生实践和体验基础上形成情境并生成了一系列问题。学生将自己的问题相互交流,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洪涝灾害关心的问题,教师以副板书形式进行记录,为本节教学提出了主要学习方向。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问题,提炼核心问题、主要问题,发现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解决核心问题的任务环节。使课堂学习自然而然地进入任务学习阶段。

准备环节,洪涝的产生与水循环关系。学生绘制并利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洪涝形成过程。这一任务的设计,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中涉及的知识和原理进行回忆和整理,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项目名称:北京市特级教师工作室。

编辑 乔彦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