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打磨教学细节,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4-06-03

黄小晶

摘 要:打磨教学细节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重视知识细节,营造精致化、深刻化和地理化的课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深研教材细节,对教材中的图文或遣词造句进行质疑和推敲,让“思辨性”给课堂添光彩;在深化教学过程中,关注知识细节,合作探究,重视“思维创造”;在课堂教学的收束中,找寻教材与生活的链接细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感受地理学习的意义,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细节;思维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浙江新高考改革后,地理是选考科目之一。学考部分知识内容包括必修一、二、三和补充读本,而选考则需要再完成“区域地理”的教学。目前,高中地理教学出现了时间紧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在这个背景下,想要提高地理课堂学习效率,打磨教学细节须先行。本文意以“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课为例,优化地理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与思考,让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从教材分析,这一框题内容,承上启下,既是对第一章第四节“地球外部圈层”知识的重要补充,又为后面“大气运动”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从学情角度分析,本节课知识点较多,学生可能会出现知识凌乱的现象。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重视知识融通、学会层层递进地分析问题,透过现象进行探讨。要特别关注大气是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整体性的意识,对整个地理学科的学习意义深远。

一、深研教材细节,出入文本,洞察新意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首先要考虑深研教材、用活教材。在用教材教取代教教材的过程中,地理教师的自身专业素养能得到校验和提升。教师要多琢磨书本语言、多问、多质疑。教材中很多描述都是埋着伏笔,等待着教师和学生的揣摩探求。教材中对一些概念表述模糊,在实际教学中须深究并加以完善。否则,当学生解释复杂的地理现象时,很难活学活用。

笔者细究了教材中的一句话“对流层中的风霜雨雪等天气过程,是能量在对流层中传递和转换的表现”。学生讨论交流后,解读这句话,点明“雨”与“能量”的关系。为什么要用“能量”一词?“能量”是“热量”吗?“能量”与“温度”有关吗?传递和转换是动态的词,那么,对流雨常发生在几点?学生能轻易说出是14点。各种版本的初高中教材对此时间点都没有准确解释。学生习惯性认为对流雨都是14点左右发生,也就是当地对流最旺盛的时候。那么,全国各个地方对流雨发生的时间都是一样吗?接着,笔者给学生欣赏了一段自己拍摄的视频“首都的雨”(设计目的: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视频]“首都的雨”。2018年7月25号—29号,笔者第一次踏足北京,惊诧于首都夏季的对流雨发生的时间与杭州完全不同。仔细观察,连续5天,都是傍晚后开始下雨,甚至半夜后下雨(对流雨)。

[小组合作探究]北京夏季对流雨为何发生在傍晚和深夜?这里需要调用以前学到的地理知识做基础。因为本校学生主动调动知识的能力偏弱,地理知识体系较不扎实,对视频信息的提取不敏感,思考问题容易模板化,教师须适当及时引导。

[教师总结]雨水的形成离不开两大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动力。北京的夏季炎热且空气湿度较低,对流要持续很长的时间,才能积蓄更多的水汽,从而形成降水。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备课时,要审慎分析,深入透彻地研究教材,主动去发现问题,对教与学的方向进行精确定位。很多学生不愿意读地理课本,更不愿意精读,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性地研读教材的习惯,促进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

二、巧借图表细节,梳理逻辑关系,突破重难点

地理课堂要避免知识的简单叙述。如何让地理课堂丰满起来?教师要立足于已有知识的分析,努力通过教学设计让地理教学深刻化。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借助图表和思维导图落实基础知识点,在师生共同充分解读中,让地理课堂从平铺直叙转变为立体化。

(一)挖掘知识细节,动态绘图,提升学习的精准度

多数教师认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这两个概念对学生而言很简单。笔者利用一次年级大会时间对2019届高一252名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180位学生(71.4%)对这两个概念很熟悉但不理解深刻。如果教师把握不准学生的学情,就很难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需求。

[视频]位于浙江丽水的“黄茅尖”,是江苏、浙江地区第一高峰,海拔1929米,常年积雪。

[承转]浙江山地和丘陵占74.63%。请去过黄茅尖的同学谈谈爬山时的感受。山顶的温度高还是山脚的温度高?(本土化情境教学)

[学生讨论]人少且清净,走到忘却心灵,一直在攀登。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设疑]太阳以太阳辐射的形式给地球表面提供了巨大的热量。怎么会距离热源越近温度越低呢?

教师邀请两位同学到黑板进行绘图演示,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绘图练习。

[教师点评]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地面辐射(长波辐射)的吸收强,对太阳辐射(短波辐射)的吸收弱。为什么太阳辐射为长波辐射?因为温度高,则辐射强,则波长短。

学生在动态作图中,落实基础知识,诠释概念的內涵。周末,笔者组织班级地理兴趣小组成员前往杭州玉皇山,在爬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山脚到山顶的气温变化。知行合一,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二)强化时间细节,联想衍生,见木成林

教学中总是强调晴天比阴天昼夜温差大。那么,问题来了:

[讨论]白天有大气逆辐射吗?在同一时间段,阴天晚上的温度比晴天晚上的温度还高吗?(学生思考,引发质疑,讨论交流,观点碰撞)

[学生总结]必须先厘清大气逆辐射的概念。大气辐射中射回地表的一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温度是影响大气逆辐射最主要的因素,呈正相关的关系。其次,云量的大小会影响大气逆辐射。

至此,学生清楚了,白天也有大气逆辐射,且比晚上大气逆辐射强。在同一时间段,阴天晚上的温度也不一定比晴天晚上高。通过时间细节的挖掘,为后续知识的拓展埋下铺垫。各辐射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交汇(横向),更有自身的更迭发展(纵向)。

[易错习题]下列与大气逆辐射作用有关的地理现象是:

( B )

A.城市温度比郊区高  B.霜冻多出现在早春或晚秋的晴夜

C.雨后天空格外蓝    D.夏季天空多云感觉凉快

在易错知识点的讲解中,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大气逆辐射”是考试的易错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大气逆辐射”的前因后果及其具体表现梳理清楚,笔者邀请学生到讲台画“对流层大气运动”的思维导图。通过分享,出现了知识冲突,学生再次返回思维导图,探究发现问题的所在。在整个过程中,根据文字的描述及逻辑推理,进一步厘清“大气逆辐射”的内涵,落实了地理核心素养。

三、联系生活细节,跳脱文本,感悟地理学习意义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杭城热词。

[视频演示](同屏对比)学校垃圾分类前后对比图片。请学生谈一谈垃圾分类对对流层大气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自主表达的意愿,引导学生将“外在任务”变为“内在需求”。学生一番反馈交流后,教师总结。其中,干垃圾以焚烧为主,垃圾分类后,干垃圾减少了,对流层中污染气体排放减少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也会减弱,能有效控制对流层中“逆温层”的形成,还会减缓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当今科学不可预测的全球性气候问题。[作业布置]学生收集杭城关于“垃圾分类”的照片,并微信群分享。笔者为学生搭建了习作展现的平台,鼓励家长和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注重展示评价)。了解大气与人类活动的密切性,学生能增强大气环保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地理课以地理知识为依托,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优势,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产生“共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教學细节无处不在,教师要根据学情用心雕琢,充满智慧。细节可以表现为点状,出现在某一个小的地理知识点上。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细节也可以放大,成为线或者面,甚至有辐射作用。一堂优质高效的地理课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广泛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细节,要精心设计才能展现细节在教学中的作用,更要联系现实才能更好地体现地理学习的深远意义。细节有着“四两拔千斤”的作用,能让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唐全腾.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刘爽.浅谈地图教学的重要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0(6).

编辑 乔彦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