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杨立 许瑞红 张波涛 王浩 张厚群 张丽丽
摘要:选取无污染的大白鱼,经预处理、剖杀、漂洗、腌制、调味、干燥、检验、称量、包装后制成腌制大白鱼成品。该工艺较好地保持了大白鱼的风味,肉质紧实细腻,盐度适中,口感优良,适合进行工业化生产。探讨了腌制大白鱼生产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预防措施。
关键词:腌制;大白鱼;工业化;工艺
大白鱼学名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又名白条、白丝、翘嘴巴,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体细长而侧扁,呈柳叶形。头背面平直,头后背部隆起,眼大而鳞小,因鱼嘴上翘得名。体背略呈青灰色,两侧银白,胸鳍、腹鳍、臀鳍灰白色。背鳍、尾鳍呈淡红色。大白鱼平时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的中上层,游泳迅速,善跳跃。以小鱼为食,是一种以活鱼为主食的凶猛性鱼类。
大白鱼分布广泛,我国的五大水系皆有其存在,生长快,个体大,最大个体可达10 kg,江河、湖泊中天然产量丰富。大白鱼肉性味甘、温,有开胃、健脾、利水、消水肿之功效,治疗消瘦浮肿、产后抽筋。其肉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一贯被视为上等经济鱼类。其营养价值较高,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8.6 g、脂肪4.6 g、热量116千卡、钙37 mg、磷166 mg、铁1.1 mg、核黄素0.07 mg、烟酸1.3 mg。
腌鱼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并且产品保藏期较长,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我国许多地区如湖南、广西、贵州等地都有广泛的消费市场。但是传统腌鱼都是通过作坊式加工,由于规模和投资小,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低,并且受自然气候条件与季节性影响极大,产品的品质、风味、质地和口感等也参差不齐,赵琳[1]研究表明以日光晒制的咸鱼的DHA和EPA分别损失60%和55%,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是鲜鱼的5.4倍和6.7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腌制鱼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与销售。
巢湖盛产大白鱼、银鱼和白虾,并且三者皆为白色因此自古以来有 “巢湖三白”之说。由于腌制巢湖大白鱼具有肉质细腻、组织紧密、味道鲜美和保存时间长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野生大白鱼资源日益减少,巢湖市在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中将巢湖大白鱼人工繁育成功,为使更多的人了解大白鱼并喜爱其腌制产品,对其开展工业化腌制工艺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大白鱼、食盐、白砂糖、味精、白酒、干红辣椒、花椒、姜、白胡椒粉。
1.2 实验设备
不锈钢桶;抽真空充氮包装机;低温冷风干燥机。
1.3 实验方法
1.3.1 感官评价 感官品质:采用感官鉴定方法。
1.3.2 腌制大白鱼的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鱼→预处理→剖杀→漂洗→腌制→调味→干燥→检验→称量→包装→贮藏。
1.4 操作要点
1.4.1 原料鱼的选用 选用新鲜无污染的大白鱼为原料。要求鱼体完整、无病、无不良气味、色泽正常,一般选用鱼的规格为0.5 kg以上。
1.4.2 预处理 将挑选出的鱼置清水中,洗去鱼体表面附着的泥沙、鱼草等杂物。
1.4.3 剖杀 将清洗好的鱼从鱼头到鱼尾沿鱼背剖开,去除内脏、鱼鳃和黑膜,注意不可弄破鱼胆。
1.4.4 漂洗 用清水洗净鱼血、鱼肠等杂物,置篮筐中沥干水分。
1.4.5 腌制 采用干腌法。在容器底部先撒一层盐,接着放一层鱼再撒一层盐。腌至容器口时,在最上层撒一层盐封口。腌至起卤后用干净的条石加压,使鱼体全部浸在卤水中,因鮰鱼肉较薄,在15~20 ℃条件下腌制2 d后可出卤。注意盐要分布均匀,并能与鱼体充分接触。所有的与鱼接触的容器、工具均需提前清洗和消毒,操作工作需将手洗净,并戴好橡胶手套,以防止鱼体接触细菌而腐败。
1.4.6 调味 将腌制好的鱼取出,沥去卤水后加入调味料并混匀,于室温下入味2~4 h,每0.5 h翻动一次。调味料各成分占鱼体重量为:食盐2%~3%、白砂糖1%~2%、味精0.3%~0.5%、白酒1%~2%、干红辣椒0.5%~1%、花椒05%~0.8%、生姜丝0.3%~0.6%、白胡椒粉0.2%~0.3%。
1.4.7 干燥 将调味好的鱼体沥去调味液,置于冷风干燥机中,选择中等风速,设定好温度风干至鱼体含水量36%~40%为宜。
1.4.8 检验 将干燥后的鱼进行检验,挑出形状和外观异常的产品。
1.4.9 称量 将鱼按重量及大小进行分级。
1.4.10 包装 可根据客户要求对鱼进行包装。一般采用真空充氮包装,以更好地保持产品品质。
1.4.11 贮藏 将包装好的鱼进行打码、装箱,于-18 ℃冷库中贮藏。
2 结果与分析
2.1 食盐用量对产品风味的影响
腌制鱼的时候腌制时间一般为2 d左右,此过程涉及食盐的动力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时间过短不能产生特有的风味,时间太长吃盐太多,会产生不良口感[2]。因此控制腌制条件为:腌制时间2 d,温度15~20 ℃。不同食盐用量对大白鱼风味的影响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食盐用量的增加大白鱼的咸味也逐渐增加,产品的质地会逐渐变得更加紧密,因此口感也会越来越硬,细腻程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3]。综合考虑,食盐的用量在4%为最佳,此时腌制大白鱼的咸淡程度及质地口感都最佳。
2.2 干燥温度对产品风味的影响
在不同的干燥温度下风干调味后的大白鱼至其含水量达到38%,观察干燥温度对大白鱼的影响,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在35 ℃、40 ℃时干燥条件下得到的产品有较好的外观、质地和气味,但考虑到生产周期及生产成本,选择40 ℃作为最佳干燥条件。
3 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预防措施
3.1 原料
显著危害:原料鱼被污染或者药残超标,品质差。
预防措施:确保大白鱼是在无公害养殖技术条件下生长,不得使用国家禁用的渔药,原料要新鲜,剔除肉质劣变的个体。
监控频率:每批。
验证:对原料逐条进行仔细检查。
3.2 剖杀
显著危害:剖杀时弄破鱼胆会导致产品有很重的苦味;开背偏离中线影响产品外观。
预防措施:在剖杀时注意技巧,不得弄破鱼胆,如已弄破,需尽快用清水冲去胆汁,并用刀削去被胆汁浸染的鱼体部分。开背的时候下刀要紧贴鱼脊骨,线条要流畅。
监控频率:每批。
验证:对产品进行抽查。
3.3 腌制和调味
显著危害:腌制时温度过高会导致原料腐败变质;温度过低导致鱼肉内部未腌透;腌制时盐份浓度过高或过低、腌制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直接影响产品口感和保藏期;鱼体在腌制的过程中接触杂菌会污染变质。
关键限值:腌制时温度控制在15~20 ℃,盐的加入量为4%~5%,腌制时间2 d。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腌制温度、盐度及时间,对所有工器具提前清洗并消毒,工人穿工作服并戴好橡胶手套。
监控频率:每批。
验证:对监控记录进行核对,可对产品抽样进行感官检测。
3.4 干燥
显著危害:干燥时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地、口感及风味。
关键限值:干燥温度33~35 ℃,时间根据鱼的大小及其他情况进行调整,控制鱼体含水量介于36%~40%之间。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干燥温度和产品含水量,每半年对干燥机进行检测、校准和维护。④监控频率:每批。
验证:对监控记录进行仔细核对,可对产品抽样进行感官检测。
4 结论
以大白鱼为原料,采用干法腌制、低温冷风干燥和真实充氮包装等加工技术,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大白鱼腌制工艺。此工艺生产出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外观、质地和气味及口感。这样既能为人们提供方便、安全、美味的传统产品,又能将本地的大白鱼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优选出食盐的加入量,在确保美味的同时,又不会摄入过多的盐分而影响健康。采用的低温冷风干燥可以较大程度地让腌制鱼完成干燥过程,并且不会产生哈喇味。这主要是因为鱼体中的油脂在高温和氧气中发生氧化,产生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和自由基[4]。提出了工艺流程的几个关键控制点及预防措施,更进一步明确了在产品生产时要注意和避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琳.咸鱼中DHA、EPA含量与酸价及过氧化值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6):566
[2]谭汝成,赵思明,熊善柏.腌腊鱼主要成分含量对质构特性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技,2006,22(3):14-16
[3] 沈月新.水产食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07-208
[4] 杨华,张李玲,梅清清.不同腌制工艺处理对美国红鱼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3,34(11):126-12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