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究生物实验,提升学生思维

时间:2024-06-03

申瑜

摘 要:针对初中生物探究实验的困境,提升学生思维的改进措施有:启发思维顺势研究,问题情境打开思维,问题引领引导方向,深入分析思维升华。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实验;学生思维

探究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落实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1]但初中生物探究实验确实存在困境,如学生探究过程中问题意识不强,实验的步骤过度依赖教师,模仿比重过高,缺少深度的思维参与,凡此种种,问题还真不少。该怎么改变呢?我们需要不断地探寻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2]

一、启发思维,引导学生扇动的翅膀顺势研究

学生为什么不能扇动思维的翅膀进行主动探究呢?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不放手,如老师总是这样引导学生:“我们一起回忆探究有哪些基本步骤?”学生自然就会适应性机械地“1.2.3.……”的背诵步骤,这样探究活动就必然会生硬、沉闷乏味和不自然。回到探究实验原点,教师要思考为什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怎样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究。用什么材料,按照什么步骤探究,这是一个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学——问”的“问题解决过程”。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继续往下走,帮助学生自己闪动思维的翅膀,顺势研究。如我在“观察植物细胞”这一实验课中,异于常规的一种上法,教师不给演示步骤,也没给视频演示,就是学生自己看了书后,学生根据自己对步骤的理解选择材料开始实验,最终学生制作出的临时装片肯定存在各种问题,投影出来可能会看到很多气泡,可能会看到细胞重叠,可能看到染色不到位等等不良状况。而这些状况恰好是引导学生自我反思的好机会,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适当时地点拨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是哪些步骤做得不好?该怎么纠正?那么我们再做一遍吧!在自纠的过程中实验的正确方法顺利找到。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自然而然的需要,这种顺势思维更符合真正的探究宗旨。

二、创设情境,用问题意识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每一个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都遇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困惑、怀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会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不断进行问题探究活动,这就是问题意识。当然,学生的问题意识也需要激发和保持。为此,我们要精心地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疑、激疑和质疑,有的放失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有机地展开教学过程。

如我在第一次使用显微镜时,放一段微课视频《一滴水中的世界》,当学生感知到这滴小小的透明的水滴中原来别有洞天,有这么多鲜活的生命,自然就会有所惊叹,也会生成“自然会产生水滴里还有什么”的疑问?教师实施引导,就容易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和冲动,这样通过微课既能解决课堂探究时间不足的问题,还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建构起亲自使用显微镜探知微观世界的实践探究欲望,从而用问题意识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3]

三、问题引领,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鉴于初中学生和初中生物课时的现状,为了能够较好地完成探究实验任务,教师需要用恰当的“导”为学生的思维保驾护航,“导”的度特别要把握好,它不应该包办学生的思维,不应该把自己的问题强加给学生,或者把自己的思路强加给学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可以利用问题适当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

如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时,可以设计这样几个思考题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你准备用哪些浓度的酒精溶液进行实验?你打算用几只水蚤做实验?分几组?如何体现对照性和重复性原则?水蚤是会运动的,如何限制它的运动范围在视野之内?水蚤的心率每分钟可以达到300次,取多长的时间段计数合适?一只水蚤的心率要计数几次,同一只水蚤先在清水中计数还是先在酒精溶液中计数?如何避免第一次操作后对第二次操作浓度的影响?如何设计记录表格?小组内如何分工?这一系列的问题启发我们,在探究实验中,关乎思维走向的最关键点在实验步骤的制定和探究计划的制订上,所以在学生制订计划时,根据活动的关键点,易错点,联系点等教师预设一定的问题,引领学生思维的走向正确的方向。

四、深入分析,讓探究实验结果在思维中升华

无论是探究还是实验,我们都会得到一定的结果,不论有没有得到预期结果,我们都要利用好这个结果深入地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得出规律性认识,这是将思维引向更深处的绝佳时机。

如对实验结果的反思还可以体现在对探究实验方法的理解上,比如,在做初中生物第一个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但其中恰巧有一次实验的数据与其他数据不同,明亮处多,黑暗处少,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引发学生思考的时机,“这个数值告诉我们,如果只做了这一次实验,准不准确?”实验确实存在偶然性,必须多次重复实验,重复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在比如在“测量不同事物所含的能量”,有的组测量的数值出现特别大的误差,我积极引导学生分析这个数值明显的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巨大误差,因此是无效的。实验没有得到预期结果,但通过这种思考,我们一次次加深了对探究实验的理解,逐渐掌握了正确的探究实验规律和方法。这样,学生思维进一步得到提升。

总之,在科学探究或者实验活动中,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到底是以什么为目标,是固化的知识,还是面前这些鲜活的“学习的生命——学生”[4]?是发展他们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是单纯要求他们掌握“脆弱性知识”?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学习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学生是有思维能力的个体,我们要尊重和相信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生命增值”[5]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发瑞.浅谈初中生物探究实验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6).

[2]周春香.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策略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92).

[3]胡加坤,李金亭.基于微课的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初探[J].中学生物教学,2016(20).

[4]朱景光,张玉军.反刍学生课程权利的失权与重建[J].济南:当代教育科学,2016(15).

[5]朱景光,刘峰.生活教育:重建课程的探索[J].北京:生活教育,2017(6).

编辑 马晓荣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